分享

高鹗手定的《红楼梦稿

 太平洋的怒潮 2018-02-02

叹一枝仙笔生花,偏生得美玉有瑕。若说没续完,万千读者迷着他。若说有续完,如何

学者说虚话?这猜谜啊,叫人枉自嗟呀,令人空劳牵挂。一个是泮宫客,一个是傲霜

花。想此人能有多少笔杆儿,怎经得秋挥到冬,春挥到夏?

“枉凝眉”用《红楼梦》曲文原韵改作

新近购到《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这本稿本,是《红楼梦》考证中一件重要新材

料,使我们看到高鹗改稿补辑的实在情形。以前高鹗“伪作”后四十回的话,到此又得

重新估价,或甚至根本动摇。此稿应称为“杨继振本”,或为“高鹗手定稿”。一九六

三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分订十二册,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厂石印。原为杨继振

所藏。

封面里头原题签作《红楼梦稿本》,下双行题“佛眉尊兄藏,次游签”。据此翻印本的

跋,次游是秦光第的字,杨继振的幕客。“佛眉”何人未详,可能就是杨继振以前的藏

书人。再下一页,是“红楼梦稿——己卯秋月堇堇重订”。再下一页,是杨所题大字

“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稿百廿卷,内阙四十一至五十卷,据排字本抄足□记”。据范宁

的跋,“杨继振,字又云,号莲公,别号燕南学人,晚号二泉山人。隶内务府镶黄旗,

著有《星风堂诗集》。他是一位有名的书画收藏家……”书中每册首末都盖有“又

云”、“又云考藏”等图章。最重要的是第七十八回末朱笔题“兰墅阅过”四字。

今程刻乙本,就是完全照这手稿所改的。比如这七十八回,改的厉害,是关于林四娘姽

婳词及祭晴雯芙蓉诔那回。好几段删改的一塌糊涂。且举一二例。中有一段底本一百多

字批评功名举业的文章被删去。姽婳词中有一次换韵也是他所改。

底本:

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实可伤;魂依城廓家乡隔,马践胭脂实可伤。(即阳唐韵,

与上节同。)

改稿:

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血凝碧;马践胭脂骨髓香,魂依城廓家乡隔。

又如今程本同回宝玉说必用“长篇歌行,方合体式,或拟李长吉《会稽歌》,或拟白乐

天《长恨歌》……”。其中或拟李长吉一句,系高手定本在夹行中所加。现在程刻乙

本,就是经过这样修改过的文字。回回都是如此。

杨继振鉴定此稿为兰墅的“手定”稿。于七十二回(也删得厉害)末页有杨氏附记云:

“第七十二回末,墨痕沁漫处,向明处看,有满文□字影迹,用水擦洗,痕渍宛在;以

是知此抄本出自色目人手,非南人所能伪托。己丑又云。”又一行小字云:“旗下抄录

纸张文字皆如此。尤非南人所能措言,亦惟旗人知之。”己丑当系道光九年,一八二九

年(不会是一七六九年),去程甲本三十八年。三十七回首,也有朱笔批语:“此处旧

有一纸附粘,今逸去。又云记。”

此稿情形大概如下:底本前八十回是所谓脂本,文字近甲辰本(1784),而改了以

后则变成程刻本的面目。稿中两种笔迹:一是抄手的,笔迹平常;一是批改的,书法秀

丽老到,在密行蝇头小字改处,犹间架分明,笔笔遒劲可喜。删时也有单字点去的,或

上下直扛删去的,也有用勾勒把几行一段勾掉。细行密补,纸位不够时,用另纸二三行

至十余行粘上。石印本都用单页另行印出,以存其旧。也有全回不改,或极少改的,看

来是改后重抄正的。凡与批改者笔迹相似的钞本章回,都没有改,可见得是改后誊清

的。平常修改是使句读读来顺口,转节处分明,正像塾师改作文一样。现在通行的一百

二十回本,就是根据这“高鹗手定本”原稿。这一点,真比脂本初稿高明。如第一回底

本,开头就有许多文句太随便,高手定本改得好。如底本“虽我未学,下笔无文”(甲

戌本缺),高本改为我虽不学无文”。又“故曰贾雨村云”后转一段“此回中凡用梦用

幻等字”,改为“更于篇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更”字改得好。所谓几回删改得一塌

糊涂的,就是又把几行涂去,再在行中用行书细字密密添补,有时一页之中补写的字跟

底本一样多。补写不足,再用另纸粘上。大概删改最多的是以下几回:廿四、廿五、廿

九、卅六、五十八、五十九、六十五、六十六、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八。真

是密密删改的,大半在后四十回,如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八十四、八十五、八十

九、九十,及一百十七至一百廿回(九十一至九十五,无改字谅系誊正;一○八至一百

十一,亦如此)。纸张地位不够,另纸粘上的,前八十回仅两条,后四十回,从八十一

回起,共廿一条,单一百十六回至一百廿回五回中,共十五条。八十二回末,又云

批记:“目次与原书异者十七处,玩其语意,似不如改本。以未经注写,故仍旧后文标

录,以存其旧。”

最重要的,此改后的文字,大体上全与程伟元的刻本符合。据跋文作者范宁说:“这本

子上修改后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九都和刻本一致……”范氏说:“杨继振说,这个抄本

是高鹗的手订《红楼梦稿》,不是最后的定稿……

鹗和程伟元在修改过程中的一次改本,不是付刻底稿。”如此稿第七回回目便全留空

白。

关于高鹗是“作伪”或是“修补”的大问题,范宁先生跋语中有一段如

下:

其次,通过这个抄本,我们大体可以解决后四十回的续写作者问题。自从有人根据张问

陶《船山诗草》中的赠高鹗诗“艳情人自说红楼”的自注说:“《红楼梦》八十回后

皆兰墅所补。”认定续作者高鹗,并说程伟元刻本序言,是故弄玄虚,研究《红楼梦》

的人,便大都接受这个说法。但是近年来许多新的材料发现,研究者对高鹗续书日渐怀

疑起来,转而相信程、高本人的话了。这个抄本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些材料,我们看到

后四十回也和前八十回一样,原先就有底稿。高鹗在这个底稿上面,做了一些文字的加

工。这底稿的写作时间,应在乾隆甲辰(1784)以前。因为庚辰(1760)钞本

的二十二回末页,有畸笏叟乾隆丁亥(1767)夏间的一条批说:“此回未成而芹逝

矣。”仍保留着残阙的形式,但到甲辰梦觉主人序钞本时,就给补写完整了。……可见

这补写的人,对宝钗后期生活是清楚的。这就是说,后四十回所写宝钗生活的文字,这

位补写的人见到过。或者后四十回竟是出于他一人的手笔,也很可能。因此,张问陶所

说的“补”,只是修补而已。这正与我的解释“补”字相符。

紧接这段,下一段开头说:

后四十回既大致可以确定不是高鹗写的,而是远在程、高以前的一位不知名姓的人士所

续。这样一来,我们前面提到周春的话,就得到实物的证明了。周春的话,是说“乾隆

庚戌秋”(1790,即程刻前一年),有人“用重价购抄本两部,一为《石头记》八

十回,一为《红楼梦》一百二十回。”(见《阅<红楼梦>随笔》)

这高鹗手定本,我的意见有六条。

一、这证明高鹗的冤枉。至少他不是“写”,而是“补”。他未尝作伪,而有底本作依

据,前八十回及后四十回一样。

二、我很怀疑,此稿虽称为“高鹗手定本”,但是详看所添补,确为于红楼本事极熟悉

的人。那么讲,所谓添补又非出高鹗手。我倾于相信,很可能是雪芹自己的手笔。况且

稿本卷前题“己卯秋月堇堇重订”。己卯是庚辰前一年。“堇”,字典解为“土芹”,

生于水者为芹,生于土者为堇。这个假定,关系太大了,看笔迹与我们所知或是雪芹手

迹的“空空道人”四字相似。又高鹗所题仅说“阅过”而已,所题又是在七十八回末。

这事尚待慢慢的研究。

三、1764(时间格式作了改动)年至一七九一年间抄本的情形极混乱,而且缮本也非常的

多。正如程乙本高鹗的引言所说:“是书沿传既久,坊间缮本及诸家所藏秘稿,繁简歧

出,前后错见……此有彼无,题同文异。”这些话是实。所以说:

“按其前后关照者略为修辑,使其有应接而无矛盾。”又说:“广集核勘,准酌情理,

补遗订讹。”这话也是实。

四、在混乱钞本中,大家已经承认,明明畸笏看见“后三十回”,明明有一百廿回目,

八十回以后有雪芹的未定稿。在没有发见作伪的真证,我们应信程、高序言中的话。相

反的,我们没有证据,证明曹家的后四十回散稿,全部散佚,不可复得。曹死后,朋友

中有敦敏、敦诚、张宜泉、裕瑞、明义、畸笏等。

五、大家囿于成见,由于高鹗作伪续书,到高鹗核勘修补底稿的不同的假定,这一转变

的太大,所以仍要假定,如有补续者必不是雪芹,而是另一某不知名姓的人。绕这大

弯,真可不必。胡适考定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些小不符之处,正是畸笏所谓原稿散佚五

六回。曹氏未经整理的后三十回佚稿中,有未尽符合处,不足为奇。大家排除先入之

见,当认为后四十回不但不坏,而且异常精密,异常合理,不失本书大旨。

六、我们今日有文字比较清顺可念的《红楼梦》本可读,应该感谢高进士这样细心校勘的功夫

本文链接:http://www./hongloumeng/2/hongloumeng5802.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