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山水册页:精工而有士气,文雅秀气可掬

 leafcho 2018-02-02

五代、北宋的山水画主要成就表现在北方画派的大幅立轴,南宋的山水画,主要的成就是院体的边角小景,元代的山水画,主要的成就表现于江南画派的大幅立轴画,明清两代的山水画,主要成就的表现就在于小幅面的册页、扇画之中,在延续了前朝的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于宋元之外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

作为职业画家的仇英,其创作充满了儒雅的气息,即所谓的“精工而有士气”。“精工而有士气”,是明代中期普遍的审美准则,所谓“精工”是指笔墨技艺的细巧,所谓“士气”则是指风格意境的高雅,而小品册页画就成了最适合于表现“精工而有士气”的一种画幅形式。

明清山水册页:精工而有士气,文雅秀气可掬

清代朱偁册页

明末的董其昌是一位册页创作的高手,他对于书画的爱好主要是作用于情感寄托的需要,而不是以此为谋生的手段,而这一宗旨遥接元人的画道。因此,他在技法风格上又创造性的提出“南北宗”的理论,他提出:“以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不如画。”董氏所倡导的“笔墨之精妙”置于“径之奇怪”之上,当然也就把创作的重点转向了更易表现、赏玩、品味笔墨的小幅面的册页画之中。

明清山水册页:精工而有士气,文雅秀气可掬

清代黄易册页

整个清代的山水画坛,董其昌的影响无处不在,尤其是清初六大家即王时敏、王鉴、王肇、王原祁、吴历和挥寿平号称的“正统派”,四高僧即弘仁、凳残、八大山人、石涛号称的“野逸派”,以及以龚贤为代表的金陵诸家,无不是在董其昌的导向下发展了各自的艺术风格,在册页小品画的创造方面均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

明清山水册页:精工而有士气,文雅秀气可掬

赵筱册页:仁者寿

清中期以后,山水画坛日渐沉寂,立轴画几乎无复可观,但是册页小品画仍不失清新的格调,得以继续发展,如顾鹤庆等京江画派画家,黄易等金石画派画家,金农等扬州诸家所作山水册页,精神和气魄虽无法与明四家、董其昌、清六家、四僧和龚贤相比,但篇篇文雅,秀气可掬,不离山水册页“精工而有士气”的基本宗旨,还是值得称道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