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观察丨林新华:人生要圆满,须有大胸怀

 wwm5837 2018-02-03

作者:林新华

突然想到孟尝君,是因为看到他的一则故事。

对于孟尝君,历史是以“战国四公子”为他定位的。他与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平原君赵胜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政治活动家,皆以礼贤下士而闻名于世。

孟尝君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是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因封袭其父爵于薛(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

我看到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他的封地薛。因种种原因,许多百姓欠了他的债,他要在门客中挑一个人去帮他收债,一个叫冯谖的自告奋勇去收。令孟尝君意外的是,冯谖去了不久就回来复命说:“我私自假造您的命令,把债款赏赐给众百姓,顺便烧掉了契据,百姓欢呼‘万岁’,我为您买到了义。”孟尝君听后虽然不高兴,但考虑到冯谖已经这么做了,也就没有再追责了。后来孟尝君在外遇到挫折返回封地薛时,在距薛地还有近百里的地方,竟然看到薛地的人民扶老携幼,在半路上迎接他,孟尝君这才体会到冯谖的深谋远虑。

看到这个故事,我既为冯谖的深谋远虑而赞叹,更为孟尝君的顺水推舟而叫好。

从这个故事来看,孟尝君似乎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如果孟尝君真的有这样宽广的胸怀,以他的家世、才华、机会和门客的相助,他的人生结局应该是非常圆满的。

因为孟尝君在顺利继位之后,凭着父亲留下的丰厚资产,开始四处招揽人才,给予丰厚俸禄。借助数千门客的才智,孟尝君一时声誉鹊起,许多国君争相请他为相,他因此先后在秦、齐和魏三国为相。尽管每次干得都不那么开心、长久,但一个人能辗转三国为相,而且每到一地都有建树,足见孟尝君是一个精明能干、才智超群的人。

秦昭王求贤若渴,听说孟尝君的名气多次相邀,请他入秦后任他为相。遗憾的是,后来秦王听信谣言,说他处处维护齐国利益,凡事先齐后秦,要将秦国整垮再回到齐国。几经周折,孟尝君死里逃生又回到了齐国。他的堂兄弟齐闵王田地十分高兴,当即拜他为相国,领衔朝政。他任用了一批贤士为官,力行改革,大悦民心。后因为贵族田甲叛乱,齐王怀疑孟尝君参与其中,君相由此不和,情谊不再,仇恨滋生,孟尝君愤而去职,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被任相国,至此已在三国为相。

按理说,不论秦王,还是齐王,虽然有误解,但孟尝君是否也该反思自己,为何自己总被猜疑呢?他们虽然糊涂,难道自己没有原因吗?然而,无论从秦国逃出来,还是从齐国辞职,他似乎都没有去反思自己,而是把一切后果都怪罪别人,因此总有满腔仇恨,总想着要复仇。

在齐国为相时,公元前298年,孟尝君曾联合韩、魏,率领三国之兵,攻入秦国的函谷关,到了盐氏,秦国败而求和。如果说,这一仗虽有挟私报复的嫌疑,但毕竟是各为其主,也不违道义。但为了向齐闵王复仇,他与苏秦发动秦、赵、韩、魏,联合燕的乐毅,五国一起攻齐,这齐国可是他的祖国。

公元前284年,五国联军在乐毅等人的指挥下攻克临淄城,齐闵王逃走,后被楚军杀害,齐国几乎被灭国。幸得田单等人奋力拼搏,拥立齐闵王的儿子为齐襄王,并设计将乐毅逼走赵国,赶走燕军,才得以复国。但经此一劫,曾经强盛的齐国,从此没落。

一个人为了报私仇,竟然联合外人侵略自己的祖国。孟尝君这种行为,岂是君子所为?这一行为,让他为人所不齿。

在魏国无法立身后,孟尝君被迫返回齐国,黯然回到自己的封地。到薛地后,他宣布与齐国划清界限,使自己的封地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中立于东周诸侯列国。

齐襄王五年(前279),当了几年“薛国”最高统治者的孟尝君逝世。于是,齐襄王联合魏昭王共同出兵杀到“薛国”,剿灭他的儿子们,瓜分了薛地,孟尝君的“薛国”也随之灰飞烟灭。

一个能力非凡之人,为何没有美满的人生结局呢?为何没有为后人留下祥和幸福呢?追根溯源,我们看到的是孟尝君缺乏宽广的胸怀,睚眦必报,为他和他的家族播下了痛苦的种子。

孟尝君胸怀之狭隘,不只是这一个例证。

据史载,孟尝君从秦国逃离经过赵国时,赵国平原君以贵宾相待。赵国人听说田文贤能,都出来围观想一睹风采,看到孟尝君没有他们想象的伟岸、英俊,于是失望地评论说:“原来以为田文是个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到他,竟是个瘦小的男人罢了。”孟尝君听了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他竟然带着随行的下属,愤而砍杀了几百人,几乎毁掉了一个县才离去。

为一句并不算大不敬的话,竟然砍杀几百人;为一个自己也有错的误解,竟然要灭祖国杀同胞。

狭隘的胸怀,出众的才华,这两个特点的结合,带来的是孟尝君千古的遗憾。

我们假设,如果孟尝君有宽广的胸怀,不违道德,心怀底线,不只记恨别人的误解,不只记得无原则地去复仇,不为了以雪自己的委屈,而去联合外人侵略自己的祖国,残杀自己的同胞,背叛自己的国家,他和他家族的结局,一定会是另一番光景。

人生必经恩恩怨怨,不是所有的仇恨都要去复仇,都值得去复仇!如果没有原则、缺乏底线,睚眦必报,则旧仇难了,新仇又生。总纠结于怨恨中,哪有畅快的人生?哪会积福于后代?

孟尝君的教训,说明一个真理:成大事者,需要大胸怀;人生圆满者,必有大胸怀;惠及后代者,一定是大胸怀。


来源:衡阳晚报

编辑:王圣一

责编:魏臻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