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带来投资乐趣

 learnmachine 2018-02-03

    近15年前突然英年早逝的王小波,是我景仰的作家。他曾出版过一本杂文集,叫《思维的乐趣》。书中他说:“我们这个国家,只有很少的人觉得思想会有乐趣,却有很多的人感受过思想带来的恐慌。所以现在还有很多人以为,思想的味道就该是这样的”。我觉得,这话放在中国股市,也十分的吻合

 

    罗素也说过:“有些人宁愿死,也不愿意思考”。既然我已经皈依了价值投资,行为上的无所事事便成了常态。同时固执地相信,自己距离死亡,应该也还遥远。因此,经常就会对生活对股市胡思乱想。幸运的是,这些思想,经过文字的记述,竞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乐趣。感谢微博,它能让我方便地记录自己一闪而过的思维:或许肤浅,或许无聊,或许可笑,这都无关紧要。岁月无痕,思想有迹,这是问题的全部。

 

    以下是我的近期的一些思想印迹,转录于此,自娱自乐而已。

 

1、投资很“简单”,尤其是价值投资:看上一家好公司,等待一个好时机,买进并一直持有。但是,这种“简单”是漫长的学习理解思考过程的结晶。缺少这一过程,“简单”就成了肤浅。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都采用买入并持有的方法,其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2、投资是一个人的事业,集体决策式的合作都不会长久。公募基金的平庸,与它们有个投资决策委员会有很大的关系。私募中每人负责一个账户的方式,也很成问题。巴菲特曾说,他进行重大决策时,如果需要找个人商量,那就走到镜子前面。所以,股市投资,非常适合独立的,自由的,理性的,思维健全,行事专注的个人

 

3、老巴说:“价值投资要么马上被领悟,要么永远不明白。它与个人的IQ或教育背景没有关系”。价值投资在中国股市萌芽于2003年的“五朵金花”,至今不过8年,究竟有多少人,真的领悟了明白了吗?

 

4、一朋友,有一块资产,专门融资给他人炒股。5年来,这项资产已经翻倍。期间,在他的近10个账户中,一拨一拨借钱炒股的有近30个人,结账时,全部赔钱,无一例外!其中,因无力补钱被强行平仓的,占了一半以上。尽管如此,朋友的资金依旧供不应求利率逐级走高。人类本性中的,在这里暴露无遗。

 

5、经济护城河的核心:1、产品或服务的定价权;2、产品或服务的依赖性,成瘾性,即不断地重复购买。做不到这两点,这个护城河就是虚幻的,就不会牢固的。

 

6、两好友都以股市为生,年内所用策略却截然相反。一人定力了得,始终基本空仓。另一个对波动不理不睬,认准所选目标,不断地规则买入,直至满仓。投资成果,二人竟大致相同,不亏不盈。这个市场已越变越有趣:多元,包容,理念不同,策略相反,却能各得其所。这种进步让我舍不得离开股市,更舍不得把它骂死

 

7、套用王小波式句型,搞笑创作如下:半数以上的适龄女性,高估着自身的审美品味,喜欢把所有的气质往自己身上扯,其实,这是过度自恋,严重的可以称之为病态。你要说我这是偏见,我只有摇头,却无话可说

 

8、记者对据说30次推荐重庆啤酒的券商研究员王晞,极尽嘲讽讥笑。21世纪网记者说他“劳苦功高”,王晞不接受他采访,该记者使用语言冷暴力:“之前王晞忙于推荐重庆啤酒,而今忙于推拒媒体采访。不知是否正在研究强推下一只重庆啤酒”。感概:若把股票分析当饭碗,要么傻掉,要么疯掉

 

9、解决财政缺口的一个办法:印钞。通过洗劫储蓄来达到目的。纸币时代,通胀容易通缩难。印钞权是鸦片上瘾并难以戒除。默克尔现在似乎很理性,坚决不让欧元区与此毒有染。但是,一个人要是快断气了,抢救就会不择手段

 

10、王小波语录:1)怎么做对是科学,怎么做好则是艺术。前者有法则,后者只能潜移默化。2)人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3)用一片童心来思考问题,很多烦难的问题就变得易解。4)心烦这件事,正是多数中国人最大的苦难。5)中国人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在生活中感到烦躁时,就带有深刻的虚无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