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学习理论之概括

 阅读与探究 2018-02-03
 中国最早论述学习问题的是孔子,他从“性近习远”的人性论出发,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而经过中国古代长期的教育和治学实践,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学习经验,我们后代仍然可以领悟到中国古代教育家、学者的学习思想、理论有许多真知灼见,可谓是一笔珍贵的精神遗产。本文试从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作用以及学习过程这六个方面论述一下中国古代学习的思想。
一、学习目的
在学习目的论述上,我国古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理论,每个人的理论都有其独特之处,但总的来说离不开两点:一是个人的修养与发展,而是达到治理国家,实现太平。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培养个人的修养,但在孔子心目中,学习的最高目的还是“学以致道,学以致用,学以治世”,即培养君子,治世的贤才。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在于实践,在于应用于社会。老子的教育思想归根到底是以“道”为最高教育,他主张人们通过学道成为“圣人”。而孔子要培养的是“君子”,无论是“圣人”还是“君子”,他们都需要具有德才兼备的品质。孟子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明人伦”的君子和有天地浩然正气的大丈夫。通过学习,使人成为一个道德君子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虽然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君子”思想,但孟子更注重的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一种内发的思想品格,一种人格的培养,即“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荀子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使人改掉恶劣的本性,成为道德高尚的“士”、“君子”和“圣人”,以“学为圣人”为学习的最高目的。墨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为义的兼士”,所谓兼士,就是各尽其能去实行“兼相爱、交相利”的义士,在他看来,不爱是社会混乱的根源,在他的《墨子·兼爱》中精辟阐述了“兼相爱、交相利”的观点。到了汉代的杨雄,继承了孔子学习要躬行践履的思想,杨雄也提出了学习要付诸实践,应用于实践。其在《学行》篇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学,行之,上也”,付诸实行是学习成果的最高体现。董仲舒则主张通过学习以丰富知识,用以济世救民,学做圣人君子,入世为官。这种思想继承了儒家“积极人世”的精神,与孔子的学习目的有所吻合。王符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遂道术而崇德义”。主张人们通过学习促进智力与品德的同时发展,使个人的整体修养得到提高。其《潜夫论》中说: 夫教训者,所以遂道术而崇德义也 (《潜夫论·务本第二》),使学习的目的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注重了人的德智共生。颜之推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使自己的见识广博,提高认识能力,并把自己学得的知识与认识付诸实践。人的能力具有差别性,只有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因此他说:“钝学累功,不妨精熟”,天资迟钝的人只要努力勤学,刻苦专研,也能够做到精通熟练,成为有学问的人。韩愈所主张的学习的目的,实际上也是儒家思想的教育目的,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学习提高道德修养,以治国平天下。在他看来,只有具备较高德行的人才是人才的最基本的要素,而其最终目的是培养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北宋著名教育家张载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做圣人,此圣人不是在朝为官,而是养成优良品质。他提出:学习者通过学习和教育先要学着做人,做至善至仁的人,同时“学必如圣人而后己”。
二、学习方法
学而有法,教无定法,学习是一个有方法技巧的过程,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效率而言,就像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一样重要,只有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让学习顺利进行。在我国古代,我们的先贤们就已经意识到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学习方法。
孔子在学习的方法上坚持学同时要思考,要应用于实践。他在《论语》中说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在学与行关系上,孔子主张学行并重。他强调“学”必须“笃行”,认为一个人只说不做是可耻的。老子认为学习应循序渐进,积少成多,不可急于求成。所以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与足下。” 孟子认为在学习上渐进是规律,恒心是途径,融通是关键。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学者要有恒心,不言放弃的恒定追求是学业有成的必经途径,与此同时人要学会融通,融会通变的应用方式是学习的关键。荀子在《劝学》篇中谈及四种学习方法:善假于物,积渐全尽,锲而不舍,用心专一。他认为,善假于物即善于利用客观条件是学业成败的关键;积渐全尽,就是不断积累。“不积践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此外,他认为学习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在《劝学》中他精辟的说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子》篇的最后结论是“君子结于一也”,认为学生只要用心专一,无论多难的可都可以学好。董仲舒在学习上提出了连贯法,且学习要深入思考。注重知识的连贯性有助于广泛联系知识,一以贯之。因此他在《春秋繁露·精华》中说到:“得一端而多连之,见一空而博贯之”。此外,他还认为学习应深入思考,提倡深思好学。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竹林》里引用孔子的话说:“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只是没有深入思考,哪有什么达不到的难度?王符在学习的方法上提出,要重疑问,善思考,重互助。他在《潜夫论》中提出:学习要重疑问,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不能随便接受旧说,即使对先圣遗业,莫大教训 ,也要博学多识,疑则思问,这样才是作学问的上乘之道。他还提倡学习要重互助,学问是人与人的经验与成效的结晶,非任何一个人所能为,所以学习要与周围人交换其所知。葛洪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独立思考。如果没有志向和恒心,则人们就容易碌碌无为;此外他还认为,学习者应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不能人云亦云,毫无自己的思想。韩愈认为学习方法主要有三个,即勤勉、既要博又要精、学习与独创结合。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这就是他在《进学解》中说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而且博学与精学是对立统一的,只有正视二者关系才能真正学到精髓;最后,学习还要持批判继承之法,韩愈认为“师古圣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学习要活学古人而非只会背诵,要有创新。
三、学习态度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但不同的人收获不同,这与每个人的学习态度密切相关。有什么态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从而决定不同的结果。我国古代不少教育家、学者对学习在态度上的主张,总体上来说,学习态度要专心致志,勤奋好学,坚持不懈,虚心向学等。
孔子在学习的态度上提倡勤奋好学,虚心乐学。孔子说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这些名言都体现了孔子主张发奋好学,虚心乐学的学习态度。老子在学习态度上主张无为而学。老子所谓的“无为”,其真正的内涵并非是不要作为,而是要求人们顺从自然规律,顺应自己的自然本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摆脱了“功利心”的桎梏,专心致志,不带私心杂念,忘我地随心所欲地去寻求知识。而孟子也继承孔子的学习思想,认为学习就要专心致志,敢于思考、敢于怀疑,打破唯书是从、崇拜权威的心理。在《孟子》一书中就提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另外在(《告子》上)一书中说到:“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俱学,弗若之矣”。这体现了孟子主张学习要敢于思考、敢于怀疑,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荀子在学习的态度上提倡专一不二、持之以恒、实事求是、谦虚不骄。在《解蔽》中,他提倡学习目的专一不二,说:“知者择一而壹焉”。在《劝学》中说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此外还必须有一种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他提出了千古流传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还重视实事求是、扎扎实实的学习态度,反对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自欺欺人。最后,荀子要求人们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他在《非十二子》说:“不知则间,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吕不韦所倡导的学习态度是勤奋刻苦、虚心求教、有紧迫感。他在《尊师》中论述学习态度:学生能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虚心求教,就是对教师最大的尊敬。《吕氏春秋》明确提出,人人都应当“疾学”,就是说对学习要有强烈的紧迫感,从而全力以赴发奋学习,《劝学》中“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也说明了这点。汉代杨雄认为学习要刻苦努力、持之以恒。他以磨刀硺玉为喻,强调只要努力学习、修行,就有可能成为君子以至圣贤,他指出:“君子强学而力行。”他还以“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为喻,说明学习必须持之以恒,方能达到目标。董仲舒主张学习要不耻下问、谦卑不骄、专心致志。他在《春秋繁露》里说到:“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就是说君子不隐瞒自己的短处,不知道就发问,不会的就去学习。他认为,为学要不畏艰苦,勤勉而进,专心致志,专一虚静,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强调学习要发奋努力,专心致志。东晋葛洪强调学习态度应实事求是,认真从严。他认为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认真学习,才智是不会从天而降的,他说“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网焉,虽勤而无获。他认为若能“固志不苟,”最终就能有所成就,葛洪认为,应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人云亦云,毫无自己的思想,应重思慎独,多加分析,多动脑筋。颜之推关于学习态度上,他提倡虚心务实,刻苦专研,博览群书,他反对妄自尊大,骄傲浮夸的学风。颜之推指出:“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他认为只有尽可能地扩大获取知识的范围,并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鉴别,才能更接近客观的真理。颜之推强调学习要刻苦钻研,勤勉努力,人的一生都要学习;此外,颜之推赞赏《尚书》中的“好问则裕”和《学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说法,提倡学习要虚心,师友之间应相互切磋,相互启明。韩愈认为,学者应秉承虚心求教、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每个人不可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总有不懂的地方,要虚心向他人请教,因此他在《师说》中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韩愈在《进学解》中说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就是说,要想使学业精益求精,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端正学习态度,勤学苦练。朱熹极力主张虚心的学习态度。面对新事物,新知识,要虚怀若谷,不能固执己见。他还认为学习要专心致志:“人做功课,若不专一,东看西看,则此心先已散漫了,如何看得道理出”。
四、学习内容
中国古代学习内容主要是以儒学为核心。主要有政治、道德、伦理、文学、音乐、艺术、哲 学、历史等方面的知 识。儒家经典成为“人道”的载体。
孔子主张学习“文”、“行”、“忠”、“信”,在《述而》著作中就清楚阐述了孔子主张教的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并明确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孔子还把“六经”作为教学内容,在《泰伯》中谈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阐述了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通过这些内容使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当然孔子教学任务中最根本内容还是学“道”,他对“道”的信仰已经达到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程度。自孔子始,《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春秋》,一直成为传统的教育内容和学习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的“道”思想,同样也把“道”作为主要的教育和学习的内容。在《孟子·尽心下》中提出了“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使于妻子。”而法家则旗帜鲜明地提出“废先王之教。”(《林非子·向田》)他们说的“先王之教”,即指尧、舜、周孔、孔、孟的儒家传统教育内容。强调“不务德而务法”。(《显学》)即学习法制、律令、耕战等知识。墨子的教育内容和学习内容更注重实用技术的传授和学习,特别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包括声学、机械原理、建筑技术、几何学、力学、光学、等)的传授和学习。董仲舒提出的“罢默百家,独尊儒术” 被汉武帝采纳后,儒学开始取得独尊地位。董仲舒极力提倡以儒家的“德教”作为治国之道。他说的“道”即指自然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其“道”的内容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即“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化”。(《楚庄王》)他进而强调“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由此,经学及儒家伦理道德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内容。刘向父子一再强调为政为学者皆应以“六经为本,经明则行修,经明则学成,此天下不易之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因此,代表人世社会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的“人道”始终是学习的主要内容。
因此,此后的思想家几乎都把“三纲五常”、“四书”、“五经”作为学习内容。其中就有贾谊主张的学习内容有《书》、《诗》、《易》、《春秋》、《礼》、《乐》六者之术,称之为“六艺”。贾谊还将学习儒家六经视为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必不可缺的行为,以“德”为宗旨,将六经的学习价值系统化。杨雄认为圣人之道的精萃集中在五经之中,因此,要学习五经的内容。涂干他主张学习的内容为六德:智、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葛洪则提出了以道为主的学习内容,“包儒墨之善,总名法之要”,他认为道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颜之推他认为学习五经,主要是学习其中立身处世的道理,但读书不能局限于《五经》,还应博览群书,通“百家之言”。此外,他还重视学习“杂艺”、一些农业生产知识。清代张之洞主张“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其主张的学习内容: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西政、西艺、西史。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已形成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五、学习作用
我国古代教育家、学者在阐释学习的作用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对个人发展的作用,更是从宏观的角度,即从治国安邦的高度来认识学习的作用。
在孔子看来,学习的作用是使自己成为“君子”、“仁人”,是具有道德、有修养和德才并重的人,从而让老百姓安乐。在《论语》中就精辟地道出了学习的作用:“学习致其道”,“ 修己以敬”,“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 善是孟子学习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经过教育和学习,最终使人性善良。而主张性恶论的荀子抛弃了传统“学在官府”的狭隘观念,在其名著《劝学篇》中更是深刻精辟地阐述了学习对个人学识才能的获得,道德修养的重大作用。吕不韦编著的《吕氏春秋》对学习的作用,作了一个简单明确的结论:学也者,知之盛者也。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尊师》)。意思就是说,对个人来说,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吕氏春秋》在强调学习作用的同时,特别提出要“善学”。“善学”的就是要善于取众之长,补己之短。后世教育家和学者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教育家尤其是《学记》的有关思想。汉代贾谊、董仲舒认为学习的作用也是提高和培养个人的道德素养;董仲舒说:说:“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杨雄在其《学行》篇中指出“习非”可以“胜是”,“习是”可以“胜非”,“学则正,否则邪”。可见学习可以使人走上正道,品行良好,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东汉末年,徐干在《治学》中开宗明义的第一段话就是“ 昔之君子,成德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何故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在他看来,学习可以提高道德修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以至成为“圣人”。东晋儒、道合一的教育家葛洪同样十分重视学习对促进个体的个性发展和增进知识,启迪心智、提高能力的作用。在其《助学篇》中开章明义,“夫学者,所以清澄性理,簸扬埃秽、雕锻矿璞;碧炼屯钝,启导职明,饰染质素、察往知来、博涉劝诫、仰观俯察。夫不学而求知,犹顾鱼而无网焉”。
中国古代教育家、学者更从治国安邦的高度来谈学习的作用,《大学》提出:“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八条目,其中前五条为“修己”,“ 修己” 的目的则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治国安邦的作用。《中庸》则进一步阐发了上述思想:“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 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对此,其后的教育家,学者也是如出一辙。陆贾出自行仁义的思想主张,高度重视学习的作用,指出:“仁者道之教,义者圣之学,学之者明,失之者昏,背之者亡。”(《道荃》)董仲舒提出“虽有知心,不览先王(指儒经)不能平天下”。(《春秋繁落·趁庄王》)刘向说:“夫不学,不明古道,而能安国家者,未之有也”。(《新序·杂事卷五》)
六、学习过程
中国古代学习理论可以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第二十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五个阶段,或者可以说是几个递进的过程。“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博学百家,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就成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学习最担心没有疑问。朱熹认为“人须会问始得。“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然而质疑问难的审问过程只是思维活动的开始,审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即为学的第三阶段“慎思之”,进入慎思才是真正进行严谨周密的积极思考。“明辩”即为学的第四阶段。“明辨之”则是指学习者在质疑问难和思考之后,运用概括、判断、推理、演绎、分析、综合等思维方式探求的过程,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明辨是慎思的进一步发展。“笃行”是为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是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即孔子所说的躬行践履,具体体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学习本质和目的。
纵观中国古代丰富的学习经验,对当今而言,仍然有很大的理论借鉴意义,作为当代教育者我们需要认真领悟、吸取其精华,结合实际,应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