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道德经》智慧破解交易获利之道(四十一)

 百科知识博览 2018-02-03

    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 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⒁。是故不欲琭琭 如玉,珞珞如石。”

    往昔曾经与自然之道浑融一体的:天因为与道浑融一体而清明;地因为与道浑融一体而宁定;人的精神因为与道浑融一体(即“营魄抱一”)而活灵;虚空因为与道浑融一体才使自己不 再是虚空;万物因为与道浑融一体而得以生长;侯王因为与百姓浑融一体而保持了统治地位──这些(清、宁、灵等德能表观)都是因为与道浑融一体而自然实现的。

    天如果没有与道浑融一体的清明,恐怕终将崩裂;地如果没有与道浑融一体的宁定,恐怕终将发生动荡;人的精神如果没有与道浑融一体,恐怕终将萎顿枯灭;虚空如果没有与道浑融一 体,恐怕终将一无所有;万物如果没有与道浑融一体,终将灭亡;侯王如果没有与天下百姓浑融一体而高高在上,恐怕终将被颠覆。所以,在一个谐和统一体中,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 础,因此,荣辱同源。所以,古代的侯王们常常说自己孤弱、无助、不谦虚,这不正是因为他们充分体认到必须以贱为根本吗?正是以此自谦。因此,多求德能表观,则没有德能表观,德能 的表现并不像宝玉那样显得华丽高贵,也不像石头那样显得顽劣下贱。

    在《道德经》里,老子总是强调“一”。这个“一”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统一”。这个“一”是老子在向人们揭示,人在与事物互动的过程中,作为管理者应该具有的德性——既坚守 出之于道的德能,又能与时俱进的和谐一致性。所以,老子才会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一切都在流动着,一切都在变化着,如何与变化方向保持一致性呢?如何与时俱进呢?这就是《道德经》要传达给我们的智 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