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禁城与御窑金砖再续前缘

 苏迷 2018-02-03

  本报讯(记者 顾玲)明代永乐年间,阳澄湖畔的一座古窑场,用独特的黄泥粘土烧制成了用于紫禁城宫殿铺地的“天下第一砖”,被永乐皇帝赐名“御窑”。昨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来到相城区陆慕御窑遗址,把“故宫官式古建筑材料基地”的牌子交到了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御窑金砖厂厂长金瑾的手中。今后,紫禁城将牵手御窑金砖,联合研究濒临失传的传统材料制作工艺,一起保护古建材料生产技艺的传承和推广。

  “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在精细和严谨,金砖就是集中的体现,从材料供应、制作的方法和检验,到最后成品产生,有一套严谨的程序,所以它经久不衰。”单霁翔说,北京故宫博物院修缮文物建筑遵循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和原形制的“四原”原则,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寻找并鼓励恢复原味传统工艺。经过严格甄选,最终确定苏州陆慕御窑金砖厂作为材料基地,让其生产符合故宫官式古建筑修缮的优质材料。

  此次授牌是故宫纪念其肇建六百周年并“将紫禁城交给下一个六百年”的重要工程项目之一,是在邀请全国古建筑专家经过多次考察论证,确认御窑金砖厂技艺传承完整有序、具有唯一性和独立研发成果,所产金砖符合故宫对古建筑修缮材料的要求并受当地政府支持之后,所做的一项古建筑修缮质量保证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实事行动。

  苏州御窑金砖厂是始建于1950年代的一家古建砖瓦生产企业,上世纪80年代,在金砖制作传人金梅泉的带领下,恢复古法为故宫坤宁宫后廊做了一批精工细作的大型方砖。2008年起,金砖厂启动古法重制明清原味金砖项目,并经过多年尝试和努力取得成功。

  据金瑾介绍,金砖厂今后除了为故宫文物建筑的修缮尽力优先提供质量过硬的砖材外,还将合作举办各类金砖的传统文化活动,聘请故宫专家到苏州指导金砖厂的生产和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制作和经营,并全面提高厂内其他各类古建砖瓦产品的质量,让御窑金砖厂跟随时代发展,传承并创新砖陶工艺和文化,提升并拓展苏州御窑的品牌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