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素来有“春宜养肝”之说。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 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肝火旺盛,使人做事急躁,容易发火。因此,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此时养肝,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各种茶饮的调节也可以实现清肝、柔肝、疏肝、护肝的功效。
1.柚子皮茶方法:每次用柚子皮6~9克,加适量清水煎煮或沸水浸泡,代茶饮用。 作用:适用于两胁胀痛、肝区胀闷、心烦易怒等肝气郁结症状的病人 2.绞股蓝茶方法:每次可用绞股蓝15~20克,适量清水煎煮或沸水泡服。 作用:绞股蓝是目前除人参属外,唯一被证实含有人参总苷的植物。对人体有滋补、镇静、抗紧张、促食欲、降转氨酶、延缓衰老、防癌等作用。适用于肝功能异常,伴疲劳乏力、食欲差的乙肝病人。 3.茵陈茶方法:每次可用茵陈20~30克,加适量水煎煮40分钟后去渣取汁,代茶分次饮用。 作用:茵陈有清湿热、退黄疸的功效。对有口渴、小便颜色深黄或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等不适的肝炎病人,可起到一定的保肝、降酶、退黄及缓解症状的作用。 4.鸡骨草茶方法:用鸡骨草15~30克,加适量清水煎煮40分钟后取汁服用 作用:鸡骨草性凉,味甘微苦,具有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效。适用于黄疸或尿黄、胁肋不舒的肝炎病人。 5.决明子茶方法:将决明子微炒、捣碎,每次用10~20克,加水300~400毫升煎煮10分钟,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喜甜味者,可加入蜂蜜搅匀服用。 作用:决明子性味甘、苦、微寒,归肝、肾、大肠经,可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决明子也具降低胆固醇、抗菌和降压的作用,适用于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病人 6.荷叶茶方法:将干荷叶搓碎后,每次5~10克,用开水冲泡,第一次泡茶的效果最好;每天可冲泡2~3包,最好清晨空腹饮用一次,祛脂效果更好。 作用:荷叶是“药食两用”之物,其化学成分中的荷叶碱具有消脂的作用;荷叶中富含的黄酮类物质,是大多数氧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以间接地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从而达到保护肝细胞和降脂的目的。适用于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病人 7.枸杞菊花茶方法:枸杞子、菊花适量,滚水冲泡饮用 作用:除养眼外,还适用于血虚兼有肝热的干眼患者。 8.薄荷柴胡饮方法:薄荷5克、柴胡12克。材料加600c.c.水,以大火煮开转小火煮30份钟,当天喝完,连喝7天至症状减缓后停用。 作用:薄荷、柴胡可以疏肝解郁。适用于熬夜、压力大致肝火上升口臭者,常伴随失眠症状。 9. 黄芩茶方法:黄芩6克,绿茶3克,将黄芩用200毫升水煮沸,然后用它来冲泡绿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 作用:具有清热燥湿、泻肺火、解毒、利尿、降压、镇静等功效,主治热病烦躁,对肺炎、肾炎等病症有一定益处。 10.双花菊花茶方法:黄菊花效果更好,每次取8至10枚,配以3克金银花,用适量沸水冲泡,闷上几分钟后饮用。 作用:清热解毒、清肝泻火、疏散风热,适用于肝热症状明显的患者 11.蜜糖红茶方法:红茶10克、蜂蜜,红糖各适量。先把红茶放到开水中泡开,然后微冷切之后加入蜂蜜,红糖(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添加) 作用:每天饭前喝一次,就能起到养肝护肝,去除寒气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肝火旺,脾胃功能不好的人更宜多喝。 12.乌龙茶方法:烏龍茶5克,開水沖泡,加蓋稍泡片刻後即可飲用,加入适量菊花、枸杞更佳 作用:乌龙茶除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署、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适当饮用可达到养肝的目的。
1、别喝新茶。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2、头遍茶不能喝。由于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所以,头遍茶有洗涤作用应弃之不喝。 3、空腹别喝茶。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 4、饭后别喝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正确的方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 5、发烧时别喝茶。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6、溃疡病人最好别喝茶。茶叶中的咖啡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诱发溃疡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胃穿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