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11亿元,黄龙溪要大变样了!这才是千年古镇该有的样子!

 小天使_ag 2018-02-04

话不多说,先跟着双双看几张美美的图☟☟☟

➤ 镇龙街、川龙街交汇处

➤ 镇龙街、川龙街重现旧时繁华

➤ 改造后的川龙街效果图

看出来这是哪儿了吗?是不是变得你们都不敢相信了!我们的古镇黄龙溪又要“升级焕新”啦!

双双了解到,目前黄龙溪部分景观正在打围改造,蜀汉牌楼、老龙门、皇金路、川龙街将在农历春节前后修葺一新,古镇新姿将首次呈现。

华侨城助力黄龙溪创“5A”

2017年8月1日,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与成都华侨城黄龙溪投资发展喜结连理,共同助力黄龙溪创建 “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知名古镇黄龙溪旧貌换新颜的步伐也由此正式开启。

➤ 古镇升级焕新示意图

成都华侨城黄龙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首期投资11亿元对黄龙溪古镇实行保护性景观风貌提升及配套完善、古镇商业业态重构及文化复兴,还原尘封于千年岁月中的码头贸易,再现历经时代更替却质朴依旧的市井生态,将黄龙溪所积淀的文化资源彻底转变为文化产业、文化创造

改造的这些地方到底有什么变化呢?双双已经提前打探到啦!

古街升级焕新 重现市井繁华

蜀汉牌楼

改造后

➤对入口门楼两侧的人行道进行铺装和景观梳理,将此作为黄龙溪第一个形象展示,取“上风上水,祥龙福地”之意,解构川西建筑穿斗结构,表达黄龙迎宾之意。

老龙门

改造后

➤结合牌坊和交通流线、功能节点,重新组织入口落客区和人流动线。青砖、灰瓦,以独特的装置、垒砌、陈列,与历代地图、图像、图景嵌合并置,记载、纪实、记录着消失的时空气质与信息记忆,阐述千年文化,演绎古老生活。

皇金路

改造后

➤道路整体的通达性和引导性将显著提升,一步一景,赏憩相济;以古朴的青砖和青石板铺地,举手投足,古风古韵。

➤改造后的皇金路将呈现众多富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景观小品,还将在入口和出口设计凉亭,于景墙上镌刻黄龙溪历史主图浮雕、碑刻,组成黄龙溪历史长廊。“黄龙渡清江,真龙内中藏”,一方水韵龙脉的迁徙流转,尽收眼底。

川龙街

改造后

➤融会市井生活、文化展示、水轴主题三种空间布局,既能服务居民、游客生活,又能展示市井文化、悠闲休憩。“千古一溪,黄龙见水”,惬意水轴构成商业流线,重塑商业空间的区域主题与空间品质。

学府路

改造后

➤崭新的古街氛围呼之欲出,还将码头文化通过景观小品的形式展示出来。

梳理文化内核 焕发古镇蓬勃生机

➤ 古码头冬日盛景

回溯至宋代,黄龙溪已是四川重要的茶叶榷场,是川茶集散贸易中心;此后水运贸易兴盛,黄龙溪的渡口码头常年停泊的船只逾百艘,上下排列三四里,热闹繁忙;镇中茶馆林立,茶市兴隆,成为商贸、社交和休闲的理想场所,繁华的市井格局便由此而来,绵延千年。

黄龙溪码头掠影

对于此次古镇的提档升级,文化内核的梳理和挖掘至关重要,华侨城凭借在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上的先进理念与成熟经验,以“千年水码头、天府慢生活”为脉, 以“市井文化”、”码头文化”为主题,再现老川西市井生活,重拾天府记忆,以风貌改造提升形象、以业态重构焕发新生、以文化复兴凸显特色。

➤ 旧时天府记忆风貌改造

未来,华侨城将进一步以历史文化保护、文化内核挖掘,呈现黄龙溪“家椽青瓦”的川西建筑特色,恢复地道的四川水镇码头村落形态,重现“千人拱手万盏明灯”的繁盛景象;实现分区式旅游场景特色体验,制造独特的古镇旅游产品;提升黄龙溪市政基础设施和景观基础设施,打造方便适宜的旅游、居住环境。

➤ 旧时地道川西建筑再现

➤ 温馨老川西的民俗生活

看到这儿,双双只想说,真的超期待春节的到来呀!哪儿都不去,就去看看古镇黄龙溪!

【来源 双流电视台 黄龙溪古镇 编辑 余淼 审核 孙健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