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一日,细雨潇潇,薄雾弥漫。来到临近黄龙溪古镇一棵茂盛的古榕树下,独自站在岸边观望,只见水色褐黄的鹿溪河、水质清澈的府河蜿蜒而来,一浊一清泾渭分明交汇在一起,与恬静怡人的锦江在黄龙溪古镇不期而遇,绕过黄龙古镇向南流去,宛如两条长龙紧紧地缠绕在一起,极为壮观,令人震撼。据《仁寿县志》记载:“赤水与锦江汇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谓之黄龙溪清江,真龙内中藏。”《黄龙甘露碑》标有:“黄龙见武阳事,铸一鼎,象龙形,沉水中……故名曰黄龙溪。”建安24年(公元219),汉时武阳兼新津彭山之地,东县(华县)东南接壤,仁寿也象牙,黄龙所属之地,昔属武阳,今属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取名“黄龙溪”。 “黄龙见水、溪通古蜀。”一半街巷一半江水,这就是一个依水而建的黄龙溪古镇。沿着成都南延线一路向南,顺府河而下,鹿溪河与府河交汇的地方便是“蜀汉第一古镇”黄龙溪。古镇上的古街道、古榕树、古寺庙、古牌坊、古渡口、古民俗、古衙门浑然一体,除了拥有古风古韵的文化气息,还拥有视觉极佳的美丽风光。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边欣赏着江边秀丽的景色,一边呼吸大自然新鲜空气,清新唯美的意境,风景似诗如画,确实令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 黄龙溪廊桥位于成都市黄龙溪主景区之外,只见这座具有古典特色的黄龙溪廊桥,在仲秋迷蒙的烟雨中,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伫立在清澈深邃、蜿蜒的府河之上。当铺陈着古代韵味的廊桥与沉默朴实的街巷古道与流檐飞拱的楼阁廊舍交相辉映,仿佛是一幅简洁清雅的古典山水画,笔墨丰盈、气脉连贯、拂境清幽。 黄龙溪廊桥是一座仿明清风格、集古典韵味与现代气息融为一身的桥梁,廊桥全长367.57米,宽18米,外观设计,主以黄龙溪古镇的山水景色、文化背景、人文景观为主,与古镇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廊桥左右两廊设计精美造型别致,亭廊相间,体系完整,雕梁画栋,清静幽雅。桥身黄龙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两边雕栏装饰纹样以龙为主。 漫步在青石板铺砌的桥面,耳边仿佛文人墨客轻声吟读的诗句,或闻见文雅书生以笔抒怀,咏叹绵绵之情。一行行深刻着岁月的年轮,桥下吱呀吱呀摇撸而过的船只,沉浸一段厚重的时光,从远古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感受历史沧桑和久远…… 据说,清朝末年,黄龙溪镇有大小商铺上百个,著名商号有益民等,所售商品有粮食、木材、煤炭、山货以及卷烟、盐、糖、酒等。有做煤炭、木炭、柴火生意的,从自贡运盐到成都销售的,做叶子烟、卷烟生意的,往成都贩运竹筛、刷把、箩筐等杂货的,都在这里聚集。黄龙溪码头经常泊船上百艘,来往场镇、进出码头的客商、行人和依赖船运为生的船工、渔民,熙熙攘攘,一派人声鼎沸的繁荣景象。
 细雨纷飞秋意浓,独自倚栏观望。廊桥之下,河水蜿蜒而来,绕镇而过,草木葳蕤(wēi ruí),雾气氤氲(yīnyūn)。只见河道里划过一条仿制古船,船头立有身着汉服撑伞的女子,举止优雅,仪态柔婉,表情凝重,眺望远方…… 廊桥,往前一步是爱情,退后一步是婚姻,有多少依恋的故事发生在这廊桥之上呢?或遥望期盼,或坚贞守望,或惜惜相别,或泪眼婆娑……有些人,有些事,一辈子都难以理解。为此,只知道廊桥是一座憧憬美好爱情的桥,也是一座芸芸众生获得团圆的幸福之桥。好莱坞电影《廊桥遗梦》,讲述了一段在廊桥上一种既浪漫又无奈的至死不渝、刻骨铭心的恋情。虽然影片播放已经过去几十年,但在人们心中刻下了挥不去的决绝和美丽印痕,寄托着观众无限的思念、爱恋、幻想与期待。 廊桥是代表着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和独特魅力,也是代表一种纯洁的天性和相濡以沫的情感,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无论沧海几易桑田,只要人行走在艰辛的路上,“桥”就是路的连接和延伸,特别是充满爱意的“廊桥”,如若稍稍驻足,就会发现人世间那种种的温情漫卷和悲欢离合。在互联网上游走的时候不难发现,世界上每一座廊桥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座廊桥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韵味,每一座廊桥都是世界桥梁史上独有的存在。 透过缥缈的烟雨,又一次徘徊在那棵千年古榕下,依稀看见黄龙溪古镇在清溪映月时的静谧和安逸,月明星稀,万籁俱寂,皎洁的月光朦胧地洒落在廊桥,洒落在廊桥旁的楼阁亭台、栈道船舫。竹林幽静,竹影萧萧,山水不移,月色依旧,化作了廊桥静穆庄严之美。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廊桥古镇,无不向世人展现着简约古朴的风格和清新自然的韵味,又演绎着悠久的历史人文和浓郁的川蜀风情,清雅秀媚,灵动流畅,让众多游人在鹿溪河与府河桨声灯影之中,领略一下黄龙溪千年水码头的绝妙风光。此时此刻,此情此境,真真切切体会到一幅幅山水画的魅力所在。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