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不知的翡翠历史:翡翠开始在中原地区流行是在什么时候?

 司马庄中心小学 2018-02-04

翡翠在我国本为鸟名,《说文》“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后汉书·西南夷传》中载“出孔雀、翡翠”,唐代诗人陈子昂“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诗句中的翡翠也是指的翡翠鸟。

但此名何时借用玉石,目前还不得而知。

章鸿钊先生曾在《石雅》一书中引汉班固《西都赋》“翡翠火齐,含耀流英”、引汉张衡《西京赋》“翡翠火齐,络以美玉”之句,并考证火齐为宝石珠、翡翠与火齐并题,有可能指玉石。

还有人根据宋代欧阳修《归田录》所载“余家有一玉罂,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圣俞以为碧玉。在颍州时,尝以示僚属,坐有兵马钤辖邓吉者,真宗朝老内臣也,识之曰:‘此宝器也,谓之翡翠。’云禁中宝物,皆藏宜圣库,有翡翠盏一只,所以识也”之事,认为宋代时期,翡翠已明确指玉石了,但是否为今日之辉石翡翠,还有待考古资料的证实。

不过明末谢堃在《金玉琐碎》一书中曾详细的叙述了一件翡翠螳螂,其“头颈翅爪,碧色通透,唯肚腹上红下白,红色者,翡也,白色者,质也,其巧可爱”。这种绿、红、白三色分布在一块玉石上并具有半透明的滇黔翠,极可能就是我们今日所称之的翡翠。

此外,明末的徐霞客在其游记中也记载有永昌故人潘先送给他两块翡翠,后托工匠碾成两个印池,两个杯子,碾价为白银一两五钱之事。由此可知明末云南永昌府(今保山)确已有了翡翠与,当时徐霞客称之为“翠生石”,很有可能就是今日缅甸所产的翡翠。同时,有云南考古工作者,在云南考古中也有发现明末墓葬出土翡翠器物的情况。

然而,截至目前,所有的考古发掘的宋代、明代内陆墓葬中还没有翡翠器物的出土记录,就是在著名的嵌饰着各种宝石的万历皇后的凤冠上,也未见翡翠饰物,看来翡翠大量地输入中原地区,还应该是18世纪末叶清朝中晚期的事,而后很快受到帝王后妃以及富豪们的垂青,经济价值也日益增高。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姑妄听之》中说到“盖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好尚,无定准也。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昂。绿松石、碧鸦犀,价皆至贵,今则日减。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同时,中国艺人还按照中国玉石的传统碾啄手法,利用翡翠质地的不同色泽,创造了众多的精巧、秀美、技艺高超的各种装饰、佩戴、陈设、观赏等工艺品。

据赵汝珍《古玩指南全集》引爱月轩笔记所载,在清末慈禧太后随葬的珠宝中有大量的翡翠制品,其“脚下足旁有翡翠西瓜两个,绿皮红瓢,白子黑丝,估价为五百万两银。翡翠甜瓜四枚,白皮黄籽粉瓢者两个,绿皮白籽黄瓢者两个,估价值六百万两银。在头顶有一翡翠荷叶,叶满筋绿,如天然一般,重有二十二两五钱四分,制价二百八二五万两银......翠佛二十七尊,每尊佛重六两,此外还有翡翠桃十个,绿色桃身,粉红色桃尖,与真桃极为相似。还有翡翠白菜两颗,绿心白叶,在菜心上落着一只满绿色的蝈蝈。绿色的叶旁有两只黄色的马蜂......”。

总之,翡翠制品自进入中国内陆后,便成了上至皇帝,下到百姓极为钟爱的玉石装饰品了。它们不但深居皇宫,而且还运用于当时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品类众多,难以计数,从而一跃成为中国清代晚期玉器制品中的一朵奇葩,为中国玉器增添了新的内容,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本文参考文献《中国玉器发展史》常素霞 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