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宗师,只用二句话,就总结了苏轼的一生!

 NLMU 2018-02-05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可谓是大师辈出,无论是文史学界,还是格物致知,都有很多闻名全球的大师!其中,有一个人在大陆名气不大,却著作惊人,更有学者将他称之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因为此人一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大陆、香港、台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此人被公认的有两个名头:(1)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2)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此人叫钱穆!

可以说,从文坛地位上看,钱穆属于近代国学的一面旗帜,即便胡适与之相比,也可谓相形见绌!所以,他评价苏轼,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那么,钱穆是如何评价苏轼的呢?重点是只用了两句话,却基本上概括了苏轼一生的伟大和曲折!显然,从这两句话来看,钱穆对苏轼一生总结的非常到位,不信请看以下评价!

第一,“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

第二,“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

言而总之,通过钱穆的总结,读者可以了解三件事:(1)苏轼在官场一直很失意,(2)官场失意之时,苏轼作品很好,安逸之时,作品一般,(3)苏轼诗歌擅长豪情和逸趣,但在静谧上不如王维,写实上不如杜甫!

其实,从苏轼官场来看,的确没有得意过,重点有三个节点:(1)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2)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3)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至于苏轼诗词,用评论家的说法是“豪放派”,豪情万丈!和李清照的“婉约派”相对立!因此,钱穆对苏轼文学评价“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可谓是高屋建瓴!

关于苏轼的诗词才华,钱穆还有一句评价,即:“爱好文章辞藻,所以他们持论,往往渲染过分,一说便说到尽量处。近于古代纵横的策士。”这句话意思是表扬苏轼,对用词遣句和渲染表意,通常做到了极致,达到了“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的地步!

值得一提的是,想要了解苏轼一生,或许不能简单的看钱穆这两句评价,但通过这两句评价,却可以轻松大致了解苏轼苏东坡的一生!当然,从钱穆评价苏轼的这两句话,可以看到,钱穆不愧是一代宗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