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建”速写 (金源先生 绘)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后,天津各处房屋大多数都有不同的损坏。各家都捡震倒房的砖头,木头在花园、体育场和便道边搭起了“临建”。
1977年的一天,我下班路过南京路的一家“临建”,看见门槛上蹲着一只小白猫。它的眼晴一只是蓝色的,一只是黄色的。我知道这是一只波斯猫。它可怜楚楚地看着我,我也看着它。这时从屋里走出一个老太太,说:“这是我家大猫下的小猫。你如喜欢就抱走吧!”
于是我把它带回家。开始拧开眼药水小瓶后面的胶皮盖,灌上牛奶。把眼药水的嘴儿放在它的嘴里,它贪婪地吸着。看见它能吃奶,我很高兴。过些日子,把牛奶放在一个小碟里,它能去舔食了。
我把它放在一个鞋盒里,盒里放了棉花。后来在床靠外的一角给它放了一个方棉垫子,垫子上又放了报纸,它每天卧在那上面。
我给它起名叫“大白儿”。“大白儿”很聪明,每当我下班回来,它都用柔软的身体蹭我,然后躺下左右给我打滚儿。
“大白儿”慢慢长大了,是一只雄猫。我发现它很懂人的话。
那时年前一进腊月,紧挨胡同的食品公司(大沽路副食品商店,原英国菜市)里开始热闹起来。买松花排大队,买海蜇排大队,买火腿肠等酱制品排大队,买鸡、野兔的队伍一直从烟台道的食品公司后门排到前门,再排到达文里胡同内。每一样食品不排上小半天是买不到的。
有一天我说:“咱家还没买到海蜇,常没货。”
过了两天,“大白儿”给我叼来一个大海蜇,个头又大又厚。我很奇怪,它是从哪叼来的?它又是怎么知道我想买海蜇?
又有一天,我说:“得买个掸子扫房。”
没过两天,它又给我叼来一个旧的鸡毛掸子。
又过了两天,“大白儿”又叼来一根假火腿肠,是人家挂着做商品晃子的。
原来“大白儿”是“小偷”。
以后我想买什么再也不敢同着“大白儿”说了,怕它出去惹祸。
快过年了,我突然想起“大白儿”的趣事。
写于2018.1.30 |
|
来自: 汐钰文艺范 > 《旅行北京、天津、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