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意念沉潜的下,何理不可得? 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解:把心沉静下来,除去心中的杂念和浮躁,有什么道理我们会不理解不明白的呢,不明白事情的道理,不过是我们心中的杂念蒙蔽了我们的理性。 建立自己的目标,坚定自己的意志,不屈不挠、奋发图强,只要你真正有决心,就不会有什么做不好和做不到的事情了。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 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 解:追求美好的精神志向,是为实现更好的自己和崇高的人生理想。生命中没有平凡的岁月。只要自尊自爱自强,积极乐观,即使在此时的光阴里有些寂寞,他日时机到来,必成就一番事业。 虚度年华,得过且过、打发光阴一样的过日子,怎么对得起含辛茹苦生我们育我们的父母双亲呢?生与育的意义在于获得幸福与美好,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拥有真正的价值。让我们的今天优于昨天。 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 不开悟,便如胶注鼓瑟,一毫转动不得。 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 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解:不懂得谦虚谨慎,就会如同水浇在石头上,一点也进不到石头里,人的心胸也一样,自大自满狂妄轻浮,哪里还能够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不明白道理,会像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弹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所以明白道理,方能变通。懂得变通,所做的事情才能得心应手。 没有真切的体会与感受,就会像电光照在物体上一样,不过是浮光掠影,无从把握也一点不能留下。 没有真正的实践,不过是纸上谈兵,就像水上的车,地上的船,一点实际用处都没有。 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 而滞矣。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 人心如明镜,全体浑是光明,习染熏之 而暗矣。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解:人的心就像是生长在大自然的谷物种子,充满生机,只是人对物质过多的欲望追求禁锢了这种生机,其实生机并没有消失,只是变得稀疏了而已。 人的心像明亮的镜子,充满着光明与美好,只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不好的影响,使它变得暗淡了,但光明并没有真正消散,把心中的灰尘与暗物擦去,就可以明亮如初。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 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解:自己的好要适当掩藏一些,不自我夸耀,不刻意张显,既可以避免伤害别人而招来嫉妒和怨恨,自己的道德修养正好又能够使自己进一步得到完善,人的精神与人生的道路是无止尽。 别人的不好和缺点,不必针锋相对,应该要掩藏几分。这是做人一种宽厚的胸怀,也是大智若愚的豁达,正因对他人的不足给予包容和体谅,恰好也是给自己留出一方天地,让自己身心舒展而变得更为强大。 敬守此心,则心定; 敛抑其气,则气平。 解:尊重并保持自己的本心,就会内心安定,适当调节和抑制自己的脾气,就能够心平气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