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男生为什么拉黑父母?

 追梦一往无前 2018-02-06

 

 

看完网文《北大男生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之后,

有许多感想、感悟。

北大男生为什么拉黑父母?

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宠爱、保护?

是父母不当的教育引导?

还是孩子缺少感恩之心而没有省悟?

先看记者对王猛(化名)“控诉书”的解读。

 

北大男生叫王猛(化名),

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

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

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学习刻苦,成绩突出!

 

而最近,王猛却写下一封万字书信,

里面讲述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种种经历(矛盾、冲突),

且言辞激烈(简直是控诉)。

 

他不避讳自己性格的“弱点”:

“内向,敏感,不善交际”。

他认为,这正与父母有关(埋怨父母)。

 

他的文字里,

满是父母的“肆意操控”、“炫耀”和“冲突”。

父母的过度关爱以及缺乏亲情,

让他没能树立足够的信心(信心不足)。

 

万字长信的开头部分文字。

被控制的爱:

单纯环境限制了社交能力。

他说,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

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关爱多度)。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

有次班里搞文艺演出,

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

但母亲不由分说地让他穿长裤。

 

从小到大穿衣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父母包办(选出)。

高中毕业前,

所有的社交圈子几乎都在生活的大院里,

“朋友,都是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不能自主)。

 

王猛五六年级时喜欢奥数。

一开始母亲并不乐意让他去学习。

一次参加奥数考试回来后,

发现携带的文件夹不见了,

找回后发现被人划坏并抹涂,

“回到家后,母亲不但没有安慰我,

反而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高中时,

王猛曾强烈要求到外面的学校上学,

但遭到了父母的拒绝(因此打住)。

尽管后来考上北大,

也因社交障碍很难与人交往(相处)。

 

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远离家乡,

逃离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没有(仍然受到束缚)。

“就在离开前,

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

请她之后多多照顾”。

在王猛看来,这不是照顾,而是一种控制(约束)。

 

情感的孤儿:

向父母求助从未得到支持。

在王猛看来,

父母并没有关心自己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

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数次“救助”,

都没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帮助)。

 

小学时,因为不会剥鸡蛋,他遭到同学的取笑,

后来传到家里亲戚耳里,

又一次遭到了亲戚多次的取笑(而受辱)。

 

在大院学校上高中时,

一次向父母反映自己调座位后身边环境变得糟糕时,

也遭到了父亲的打骂,

“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突出)?”

 

决裂:

拉黑父母,“他们本有很多的机会。”

2005年春节成了王猛在家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当时,小时候取笑他不会剥鸡蛋的亲戚来到家里,

“她看我正在做一件塑料模型就瞟了我一眼,

讪笑道‘原来你只有玩模型时,动手能力才不那么差’。”

(话语带骨)

因为剥鸡蛋的事,多年来频繁遭到嘲笑,

这次便没有忍住,猛地站起来怒视相对(圆睁怒目)。

“这次,父母依然没保护我,也没对亲戚说不。”

 

自那以后,王猛便没在家过春节。

毕业后,在经历了几年不太顺利的工作后,

王猛借着英语优势决定出国读研(再深造读书)。

 

然而父母的“关爱”如影随行,

随后他找了一位“老朋友”对自己照顾。

在与家人的通信中,

王猛讲述了与这位“老朋友”并无共同话题,

但父亲却依然要求他学会跟有问题的人交往(接触)。

 

2012年前后,一封长长的决裂信发出,

王猛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各走各的路)。

“这期间有太多的机会,他们都错过了(无法弥补)。”

 

最近10年,王猛仅回过一次家,

还是“例行公事”——更换过期身份证。

那是2015年春天,

整个行程仅在老家的城市呆了6个小时,

只因为需要向父母拿户口本,

在家中停留了不到10分钟(就离家出户)。

 

救赎:

性格弱点突显,赴美申请心理学研究生。

北大毕业后,王猛进入对口专业机构上班,

但因动手能力跟不上,交流也出现问题(错误),

自卑的心理导致很多事情跟不上,只好离开,

此后的几个工作也都不顺利(受阻)。

 

事实上,王猛已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弱点”,

并强烈认为这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有疏忽),

他决定为自己冒一次险,

同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自我救赎),

去一个心理学课题组跟组学习,

并在之后申请赴美读心理学研究生;

希望把“自己到底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搞清楚!

 

在美国,

王猛曾有一段时间不由自主想起

从前沮丧、注意力难以集中的事情,

他找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

足足用了6个多小时口述;

“咨询师说我几乎有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

但父母依旧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

 

研究生毕业后,王猛回了国,

最终在一所高校研究心理学相关的项目。

至今父母也不知道他身在何处,

最多的信息莫过于“在北京”(生活居住)。

 

2017年国庆,王猛收到父亲的邮件,

邮件中,家人转变了语气,

希望聊一些王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相互学习帮助),

王猛没有多说,

只冷冷地回了一句:

“我喜欢的话题有人聊(有人关注)”。

 

父母搞不懂:

儿子为何老揪着过去不放。

看到儿子发来的决裂信,

一开始父亲老王(化名)没觉得有啥特别(特殊),

因为儿子类似的“抱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习以为常、熟视无睹)。

 

儿子把这封信称为对家人的“最后通牒”,

老王没想到,这不像“通牒”的通牒,

真成了儿子与家最后的告别(分道扬镳、互不隶属)。

老两口搞不懂:

儿子为何老是揪着过去不放?(无法解读)。

 

春节:

母亲只能谎称儿子在美国“忙”。

这些年来,母亲都会在春节前给儿子发去短信,

询问其是否回家过春节。

还是在几年前,仅有的两次回复:

“有事,不回”和“不”。

 

近几年,老两口似乎已慢慢习惯了。

儿子电话拉黑了,短信不回,也没有什么微信。

“每年春节都有人问,你们儿子咋又没回来,

我都说他在美国,忙。”

都是这样说着应付。

 

在王猛眼里,已经没法信任他们了。

记者问:“可父母就你一个孩子,把你抚养大,

送进了令众人向往的高等学府,就这样决裂,

你有想过他们的感受吗?”。

王猛回答:“那是他们自作自受(自己找苦)。”

 

疑问:

明明“正常的”孩子,咋就这样了?

“搞不懂他是啥原因”,

可儿子12年不回家过春节,彻底决裂也已6年,

身为父母难道真的没有思考过其中的缘故?

 

在两人看来,儿子从小到大,到上大学都是正常的,

有什么问题想法都会给我们说(清楚)。

老王认为,在美国做了心理咨询后,

加上和“老朋友”的相处不愉快,

他就开始不和家里联系了(开始反目)。

“这是一个转折事件,

总认为我们给他推荐的人不行,是要控制他”。

母亲老刘说:

 “国内就不说了,国外是完全陌生的环境,

我们介绍一个朋友,在必要时候也好有个照管,我们错了吗?”

儿子到底怎么了?老两口还是没搞懂(搞清楚)。

 

掌控?

人生一半都在外边,“问题出在后面啊!”

会不会真如儿子所言,

是父母从小的掌控和过度保护导致的呢?

老王说:

 “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

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

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

 

母亲老刘也承认,的确对孩子说了很多“不”,

但这些也都是原则上的不。

对于王猛提及的上学问题,

以及父母按照个人喜好决定其衣着,

老王说大院内孩子单纯得,

选择衣服上,老王则称父母的确会帮其做选择,

“但也不是所有(衣服)”。

 

小白(化名)是王猛的初高中同学,

在小白看来,

王猛父母的确在对王猛的保护上有些过度。

小白介绍,

当时王猛上学到回家实际上仅有几分钟的距离,

不过,但凡下雨天,在下晚自习前,

出现在教室的后门的,总有接王猛的父母。

 

寻因反思:

忽略了儿子的“不一样。”

最近,老王仔细地分析了儿子与家人断绝关系前后的几次转折点,

他得出结论,

儿子强烈的情绪爆发点往往都在其经历不顺的时候。

小白有同样的观点:

“他是当年的理科状元,上了当年北大最好的生物专业,

他一直孤僻,不善言语,抗挫折的能力要差一些。”

 

在王猛的中学老师张老师看来,

王猛内向,但有上进心,喜欢跟自己较劲,

在班级里孤立少言,

“大院里,交流有缺陷,交际能力比外边要差一些。”

 

记者将王猛的万字长信转给了老王一份,

希望他能清楚儿子对过往真实的思考和想法。

毕竟儿子远离这么多年,

老王其实也有自己的反思。

抛开儿子本身性格中的内向,抗挫折能力不强外,

觉得自己曾在处理儿子的“求助”上的确存在方式方法的问题,

忽略了儿子的心理感受。

 

思考:

北大男生为什么12年不回家、6年拉黑父母?

是因为他与父母关系如猫鼠,

没有交汇点,没有感情基础。

再追问下去,双方都有过错;

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自省不足。

 

作为父母,爱孩子没错,

但关爱多度,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成长与成熟。

爱孩子,不单单是给予物质与金钱的帮助,

更要与孩子建立和谐的关系,

开拓交流情感的通路;

重视孩子的教育引导,

重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与非智力因素,

重视自省、感恩、毅力与习惯的培养,

学会选择思考的角度。

 

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给予的爱,

如果孩子没有自信和实践的勇气,

如果孩子自省不足,就会常常埋怨、指责父母。

 

作为孩子,

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

应该引以为豪、感到幸福。

王猛举出的例子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不应该成为与父母反目的理由(理由也不充足)。

把父母的关爱说成是对自己的操控,

过于自负、先入为主。

说父母的过度关爱以及缺乏亲情,

让自己没能树立足够的信心(信心不足)。

父母不是缺乏亲情,

而是自己没有感受、感悟。

自己自信不足,

跟父母的关爱没有太多关系,

真正原因是自己综合素质不高,

封闭太久,实践不够,毅力与勇气不足。

如果有海量的胸怀,勇于实践,不怕失败,

会不断取得成功,综合能力会不断提高,

自信也会增强、上路。

王猛17岁离开父母,已经34岁,

还责怪父母,难以使人信服。

父母要老,一般来说,要“走”先一步,

无法替你包办一切,自己还有漫长的人生路。

18岁以后,自己就要对自己的行为担责,

自己的人生应该自己做主。

成年后,还不断埋怨父母,令人唏嘘!

 

王猛心胸太狭窄了,

母亲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因此,王猛耿耿于怀,很不舒服。

亲戚的一句玩笑话,王猛也圆睁怒目。

没有宽广的胸怀,没有抗打能力,

又如适应社会?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王猛说给了父母“太多的机会”,他们都错过了。

试问:谁是长辈?谁该更主动沟通?

谁应更需自省、醒悟?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换位思考,应该好好感谢父母为自己的付出。

即使父母有点小错,也应该包容、大度。

 

王猛应该多读一些关于人生和为人处世的书,

多了解社会现实,多了解现实中的人情世故,

换位思考问题,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要想改变他人,先要改变自己;

相互谦让和妥协,才有更好的去处。

太执着、太较真,

既伤害家人,也伤害自己,一样痛苦。

浓浓的亲情和友情,可以使人幸福;

关键是思考问题要有正确的角度。

一个对没有大错的父母都不能宽容的人,

如何在社会中与人相处?

 

还有一个原因,

王猛太执着、太较真,暗耗心神,背上太重的包袱。

创伤性应激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

需要开导、治疗和补补。

当开导、治疗得当时,

当阴阳协调、心静气和时,

就不会那么敏感、小气(仇恨)与易怒。

学会宽容与糊涂,有利于健康和人生幸福!

 

家庭教育学问很多,千万种家教,千万条路。

对不同气质、不同思想性格的孩子,

教育方法应该有所不同,不能疏忽。

条条道路通北京;

只要孩子接受家长的教育引导,与家人和谐、和睦,

能够成人、成才、成功,

那么,你的家教就算得法,值得大书特书!

 

作者:追梦一往无前

2018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