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七擒孟获看诸葛亮的战略眼光

 老周説史 2018-02-06

历史上一般都认为诸葛亮是个战略家,依据是他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对国家未来的战略格局作了准确的分析和预判,并据此为刘备做了正确的顶层设计,表明了他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从这点看,诸葛亮确实可以称为战略家。(同时他还是个实践家,帮助刘备把战略构想一步步变为现实。)但我认为这只是他的早期,待出山追随刘备之后,他在战略方面就变得日趋平庸了,除了刘备死后主动捐弃前嫌和吴国结成统一战线共抗曹魏之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战略视野了,对外一味穷兵黩武,对内不善于发现使用人才,使得蜀国日渐衰弱,先是成为三国中最弱一国,后成为最早被灭亡的一国。
从七擒孟获看诸葛亮的战略眼光

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都是被当作诸葛亮的传奇战绩而在历史上大加渲染的。尤其是七擒孟获,在历史上得到很高评价,被认为是攻心战的成功范例。三国演义中,作者用轻松的笔调描写诸葛亮玩弄孟获于股掌之间,几擒而不杀,最后终于让孟获心服口服,不再叛乱,从而解除了蜀国的后顾之忧。

真是这样吗?我不敢认同。我认为七擒孟获是诸葛亮战略上犯的一个大错误。当初,他本可以把孟获抓住之后直接斩首,这样就一了百了,却非要搞个七擒六纵,完全是劳民伤财,既浪费国帑又损兵折将,无谓的消耗了蜀国本来就衰弱的国力。有人说,诸葛亮平定南中(今云贵及川西南)获取了大量资源,还是有收获的,我也不敢认同。南中乃荒蛮之地,诸葛亮自己都说“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不毛之地能有多少资源?那时的资源无非就是人和粮食。诸葛亮征南唯一的收获恐怕也就是招募当地蛮人组建了一支彪悍的无当飞军吧。
从七擒孟获看诸葛亮的战略眼光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是有想法的,之所以七擒孟获而不杀,是跟他一贯的战略思想有关。诸葛亮念兹在兹无日或忘的就是完成刘备生前的遗愿:“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也就是说,他一天到晚想的就是进窥中原,与曹魏争天下。所以,他不想对西南边陲耗费太多精力。孟获是当地土人领袖,如果能让孟获心悦诚服,不再造反,让蜀国后方稳定就可以了。所以,他不惜以丞相之尊亲征南中,对孟获这个南蛮土著领袖施展各种高压手段,务必让他内心臣服,就是为了能腾出手来,一心一意北上攻魏。他也做到了,顺利地征服了孟获,然后开始六出祁山,北伐曹魏。
从七擒孟获看诸葛亮的战略眼光

然而,诸葛亮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他打孟获可以游刃有余,轻松搞定,打曹魏就不那么简单了,到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双方实力差距太大。四川虽然号称天府之国,但真正的富裕之地也就成都平原那一小块地区。就经济总量而言,蜀国跟魏吴相比差得很远。当时曹魏占有北方大片国土,共有12州、100多万户人口,黄河流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曹操又实行屯田、兴修水利,招募流民等措施,更增强了国力。吴国占据江东,有4州、50多万户人口。那时的江南虽然不像后来那么富裕,但也算小康,毕竟是鱼米之乡嘛。相比之下,蜀国是最弱的,只有一个州,不到30万户人口。

面对这种现状,做出正确的战略规划是非常必要的。诸葛亮应该怎么做呢?不是北伐曹魏,而是发展本国经济,增强国力。当时蜀国形势有点类似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秦穆公也是一雄心勃勃奋发有为之君,想问鼎中原,但被关东六国堵在函谷关过不去,于是把满腔精力向西发展,开发了大西北和四川,大大拓展了秦国的国土,为秦国后来的强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商鞅变法富国强兵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最终得以进军关东统一全国。蜀国进军中原也是面临魏国的阻隔过不去,后方也有大片未开发的地区。向西南方向开疆扩土,增加国土面积,增加人口数量,是发展经济的最好手段。那个年代,土地和人口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尤其人口,绝对是第一生产力(现在也是)。西南地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物种丰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果诸葛亮把孟获抓获以后立即咔嚓掉,然后派大军南下,在荒蛮之地建立郡县,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派军队驻扎保护,大力开发当地经济资源,使其尽快与内陆(成都一带)融为一体,养精蓄锐,韬光养晦、励精图治,待国力强盛后再北伐曹魏、统一全国,这才是王道。

但诸葛亮没有这么做,而是听了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建议,搞所谓攻心为上,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之后,还是把南中交给了孟获。孟获虽然表态臣服诸葛亮,但也只是维持现状不再捣乱而已。虽然诸葛亮也在南中设立了几个郡,派了官吏,但没有军队守护,这些官吏能有什么作为?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叛乱依然不断,最后,这些郡也就不了了之。虽然这些叛乱对蜀国核心利益影响不大,但南中地区也就没能大规模开发。一方面穷兵黩武,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进行错误的战争。另一方面大片宝贵资源被弃之不用,白白浪费。这不是诸葛亮的战略错误是什么?

从外部条件看,诸葛亮是具备开发大西南条件的。曹操死后,曹丕满足现状,不再热衷统一全国,蜀魏边境比较平静,而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国边境易守难攻。另一面的长江一线则是盟友吴国的地盘。诸葛亮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开发西南。

诸葛亮如果尽早开发南中,对中华民族的后世也有极大功勋。因为南中开发之后,还可以继续南下开拓东南亚,把中国领土扩大到现在的中南半岛,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现在也就没有越南缅甸那些烦心事了。可见诸葛亮的错误战略,对我们后世造成多大的恶果啊。

最后说句题外话,诸葛亮即便要打魏国,也应该听从魏延的建议,搞军事冒险。派魏延率一支奇兵经子午谷偷袭关中,占领潼关,然后诸葛亮率领大部队与魏延会师,攻占关中地区。一旦获胜,对曹魏威胁极大。但诸葛亮不听魏延之见,非要在陇东大路上跟魏军打持久战阵地战,这就是硬拼国力,这个做法和当年红军五次反围剿时李德指挥的战法十分相似,就是乞丐与龙王比宝,不会有好结果。诸葛亮不敢冒险是出于他谨慎的个性,但此时的谨慎全无必要。因为魏延提出只带一万兵马偷袭关中,即便失败了,对蜀国国力影响也不大。

七擒孟获之一的火烧藤甲军属于恃强凌弱,手段太过残忍,所以诸葛亮因此而折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