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六出祁山攻打曹魏,魏延提出奇袭被拒绝,原因竟然如此有理

 昵称VChmUhmv 2018-06-20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曹操建立了魏、孙权建立了吴、刘备建立了蜀。本来三足鼎立,势均力敌,谁也动不了谁。可是蜀国发生了一系列的意外情况,先后牺牲了刘关张三兄弟,这让蜀国元气大伤。

刘备为二弟关羽报仇失败之后,逃至白帝城,随之而来的是病危托孤于诸葛孔明。从此蜀国的一切大小事便寄托于诸葛亮之身。

诸葛亮六出祁山攻打曹魏,魏延提出奇袭被拒绝,原因竟然如此有理

诸葛亮为了蜀国的安定与发展,先是七擒孟获,又是革新发展经济。蜀国在当时一举成为能与魏吴比肩的强大国家。

可是后来,诸葛亮先后六次出兵,征讨魏国。这一举争议不断,也许不对魏国出兵,能保证国力,为之后抵抗魏或者吴的进攻保持着强大的力量。不过历史就是历史,过去的事情谁也无法改变...

当初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攻打曹魏政权之时,长期驻守汉中的魏延提出,走子午谷奇袭长安之计谋。如果此计谋成功,曹魏就能被蜀国一举歼灭,从而扩大蜀国的势力,改变三国格局。但是诸葛亮听到这计谋,便断然拒绝。

诸葛亮六出祁山攻打曹魏,魏延提出奇袭被拒绝,原因竟然如此有理

现在分析看来,这样的计谋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实现。其一、若是奇袭,必定要遵循一个定理——快!如果行军速度慢,必定会被曹魏发现,这样一来便失去了奇袭的意义。

其二、如此长途行军,不能确保完全保密。如果被魏军发现,肯定是被包围全歼,危险性太大。

其三、粮食问题。古时候急行军都是短途行进,以极快的速度达到战场,做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可是此次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路途遥远,就算是前两条能达到要求,但是粮食并不能及时供应,若是在长安城外僵持个把月,那不是全军都得饿着肚子作战?哪里还能有战斗力。

诸葛亮六出祁山攻打曹魏,魏延提出奇袭被拒绝,原因竟然如此有理

诸葛亮谨小慎微,凡是都亲力亲为的性格决定了此计谋并不会被采纳。如此大的危险性,爱惜人民与兵士的诸葛亮怎么会同意魏延这种“一时脑热”的计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