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骨 | 饶宗颐:一个人要有正气,才能立足于世

 林小霖 2018-02-07

原标题:风骨 | 饶宗颐:一个人要有正气,才能立足于世

导语:

享誉海内外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今日凌晨逝世,享年101岁。他没有耀眼的学历,却独辟蹊径,达古通今,学贯东西。他长于开风气、出奇兵,在许多陌生的领域开荒播种,在许多新鲜的风景中着人先鞭。他诗、书、画、乐俱佳,学术界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钱锺书称他为“旷世奇才”,季羡林说他“最善于发现问题,最能提出问题”,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有人说:饶宗颐“有三颗心,第一颗叫好奇心,第二颗叫孩童心,第三颗叫自在心,一颗比一颗高”。持着这三心,饶宗颐在智慧的求索中执著,而不为执著所累。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让我们读一本饶宗颐的小传,纪念这位大师的传奇人生。

《饶宗颐传:香江鸿儒》 严海建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不可复制的饶宗颐

饶宗颐常常用因缘来解释自己的成就。他说,他今天成为一个学人,这是有因缘的。因缘很重要,就是条件好,应该有的条件都成熟了。有些人大半辈子的经历都花费在创造条件上了,很可惜,很浪费光阴。而他没有这些曲折,似乎是生下来就机缘已熟,于是命定要做学问。

当然因缘并不是无来由的,正如我们熟知的那句话: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饶宗颐曾说:“很多的因缘围绕着我,我确实比较幸运,但也说明我有做这些事情的条件,不是任何人都有这个因缘的。”

一生得天时地利人和

学人成功,当然以内缘因素为首要,不过也多有外缘背景。饶宗颐一生,颇得天时地利人和,内缘与外缘相得益彰。

饶宗颐幼时的家学渊源即为一般人所不及,其自小就养成好学多思,耽于想象的习惯,且读书全凭兴趣,这是不可多得的基础。

当一般儿童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知识的接受者的时候,饶宗颐却异常地早熟,学习全是就性之所近,很早就开始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是其后来走上治学一途的重要基础。所作研究全是为己之学,而不是出于功利性的外在目的,且总是能居于主体地位,不迷信权威,具有怀疑精神,见常人所未见。

而饶宗颐治学风格之养成多得益于其优越的外在环境,早年是家境殷实,诗礼传家,读书完全自由,且完全没有功利化色彩,这样的读书环境自非常人可及。而其后来学术上成就的取得也有赖于商帮的支持以及寓港不归的学术际遇。

1949年,饶宗颐为《潮州志》编辑事宜赴港,咨询资助人之一的潮商方继仁,由于方氏的劝阻及资助,饶宗颐得以寓港不归,遂决定了后此大半生的学术际遇。

当大陆政治运动屡起,批判斗争不断,而饶宗颐得享“偷来的时间”,是为天时。而香港的开放也使饶宗颐能够与欧美汉学界互通声气,促进其学术研究,是为地利。饶宗颐早年从学得父辈师友提携甚多,到港后治敦煌学,方继仁斥巨资为其购入英藏敦煌文献缩微胶卷,为当时日本之外亚洲仅有的一套,此后饶宗颐刊布图籍,展览书画,开研讨会,建纪念馆,亦多承潮商财力的支持,此则为人和。

东西俱收而不失本我

饶宗颐的学问领域之宽广,学术视野之开阔,所见史料之广博可以说是罕有人能比肩,而这些都是得益于其外在因缘的多重性。但饶宗颐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其在此多重外在因缘的影响下不失本我。

饶宗颐一生所遇的名师益友不可胜数,其均能以自己既有的学问基础,有所因应,取他人所长,所以饶宗颐的学问都不是照着做的,而是接着做的,正如有学者评价的那样,饶氏治学,“几乎没有一个时代是‘交白卷’的”。

饶宗颐对“缘”的解释不是完全被动的,他认为,缘是外面的条件,你自己有某种内在的条件可以同外缘结合,能够配得上的才能够搭得上。饶宗颐的幸运即在于内外缘的交集。

既有为,又有趣

当然,除学问以外,饶宗颐在艺术上所达到的境界也是罕见的。饶宗颐集学问与艺术于一身,所以他的生命是充满自信的,是圆融的,是和谐的。

在现代中国,一般知识人若是能做到学问上有为,往往因功利心过甚,而失之无趣,饶宗颐做到学问上的有为和生活上的有趣二者兼得,其实这正是儒者所追求的内在圆融。

饶宗颐的学问、艺术与文化人格是特殊的因缘所造就的学术文化现象。追寻这些因缘之由来及其作用,将对于未来的中国文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饶宗颐语录:

一个人在世上,如何正确安顿好自己,是十分要紧的

1.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万古不磨,就是中国人讲的不朽,中国人讲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中流,在水的中央,说明有定力,有智慧,有忍耐,就是要保持一种自在的心,是一种境界。

2.无挂碍中的挂碍 ,是指自己造出来的障碍。现在的人太困于物欲,其实是他们自己造出来的。

3.积极追兔子的人未必能够找到兔子,而我就靠在树底下,当有兔子过来的时候,我就猛然扑上去,我这一辈子也不过就抓住几只兔子而已。

4.人于寂寞处,养成孤独,否则时间不够用,集中精力做事。

5.人基本离不开政治,受其限制,但要超越它,自己可以控制,并不是不可以的。在某种情况下将自己提升,可以减少对自己的牵涉和干扰,养成独立的精神。

6.人生对事物的追求是无限的,人生有涯,以有涯追逐无涯。庄子说:“殆已”,我觉得不一定,以有涯追逐无涯,反而有无限的境界,可以扩大自己的精神辐射。

7.一切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是损人的原则出发和归宿。我们要从古人文化里学习智慧,不要天人互害 ,而要制造 天人互益的环境,朝天人互惠方向努力才是人间正道。

8.怀疑精神基本上是做学问的一个条件,学术上没有甚麽事情是不能怀疑的。

9.忘我地“走”、忘我地想、忘我地读、忘我地追寻,我觉得这是一种极大的乐趣。

10.写字、做学问,实际上是把一个人的生命都摆在里面,有“气”、有生命,才会缘缘不绝。

11.外出闲云野鹤,返家静如处子。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宁静的心态,排除掉各种烦恼,养成自己心里头的干净,心里头的安定,所以才能“定”在做学问上。

12.我自己也奇怪,85岁了,但是我的心态还是十几岁那个年龄的孩子的心态,还不停地干着那个年龄时有兴趣的事。为什么会这样?大概因为我对很多事情看得比较透吧,无常的事情令我看富贵、贫贱,有钱没钱,都差不多。我都不怎么在乎,不当回事,认为变化是一定的,是自然的,因此都不动摇我的心。

13.由生到灭,事物变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这是一种过程,知道这是一种变化,不要执著,不执著,心中就没有痛苦。

14.人的生命如同蜡烛,烧得红红旺旺的,却很快熄灭,倒不如用青青的火苗,更长久地燃烧,来得经济。

15.我选择了学问之道是正确的。千金易散尽,但学问是不会背叛自己的,而是与时并进的。

饶宗颐书法作品赏

饶宗颐

1917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州的大富之家,其外祖父为清末进士,父亲饶锷为当地工商金融界名流,饶锷四兄弟都开了发行钱票的钱庄,周转海外侨汇和国内军饷,几代皆为潮州首富。

饶家不仅富甲一方,家学渊源更是深厚。早年毕业于上海法政大学、喜爱西洋建筑的饶锷,在家乡建起了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藏书十万余卷。受父亲影响,饶宗颐时常浸泡在此,读书玩耍之间,文史典籍早已烂熟于心。当其他孩子都步入学堂读书的时候,饶宗颐总感觉学校教的“太肤浅”,他宁愿独自一人躲进天啸楼里自学。

在父亲的悉心栽培下,饶宗颐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培养了超强的自学能力。这位后来学富五车的汉学大师,连初中都没毕业。虽然未获得正式学校文凭,也未曾留学海外,但后来却在海内外二十余所高等院校任教,精通英、法、日等六国语言,还熟知古代梵文、楔形文、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文字,皆得益于他的自学能力。

1938年,在中大中文系教授詹安泰的举荐下,饶宗颐被聘为中山大学研究员。当时广州已为日军占领,中山大学被迫迁往云南澄江。饶宗颐决心绕道香港前往云南,不料途中染上疟疾,滞留香港,成了著名出版家王云五的助手,从此开始对古文字产生兴趣,并研读大量的经史子集。

从1952年开始,饶宗颐在香港大学中文系任教16年,主讲诗经、楚辞、诗赋等。这一时期,他对敦煌学、甲骨学用力最勤。与大陆学者相比,身处香港的他,不仅没有因为各种战乱和政治运动中断学术研究,甚至还可以接触到海外的汉学研究。要考证甲骨文,他就出现在日本;想要研究敦煌学,他便去了法国;要研究梵文,他就去印度。从一个领域跨到另一个领域,且在许多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成绩。

饶宗颐的研究几乎涵盖国学的所有领域,学涉十四个门类,创下五十项第一。很难把他归到哪一家,他曾幽默地说,“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游子”。

谈到弘扬中国文化,饶公说要“求是,求真,求正”。他说,尤其是要做到“正”。“正”就是要弘扬正气,秉持正直,坚持正义。不正的人,或许他们有自己的独到想法,但一个人,只有求“正”,才能永远立足于世。中国人自古就是最讲正气的,文天祥被蒙古人抓到以后,不屈不挠,坚信天地之间有正气,可悲可泣更可敬。《易经》本身也是讲求“正”的,佛家也讲求“正”。

饶宗颐经常说,“我来不及看书,来不及烦恼”。他风趣地把自己比作知识海洋里的“两栖游物”,“我一天的生活,上午可以在感性的世界里,到了下午说不定又游到理性的彼岸上,寻找着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个天地。越是没有人去过的地方,没有人涉足的地方,我越是想探秘。”

有人问饶宗颐有座右铭吗?他说:“座右铭?不敢有座右铭。就是做事不要太计较,多做一些对人有益处的事情吧。”

|来源:半亩读书微信公众号

|编辑:焦策 丁智豪(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