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 | 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已然缺失的教育法宝

 恶猪王520 2018-02-07

《论语·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子路有一次问孔子:"闻斯行诸"?就是你听到之后呢,就要付出实践吗?就得赶紧去做吗?结果孔子跟子路回答:有父兄在,你老爸、你老哥都在,你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做?你得问问他们的意见,你得咨询。后来没多久,冉求又问了一个一模一样的问题:闻斯行诸?结果孔子就二话不说就跟他讲,"闻斯行之",听到你就去做,潜台词叫做少废话。结果这样一前一后,估计公西华、公西赤都在场,听了很困惑,怎么一模一样的问题,两个完全颠倒的答案。结果孔子就说,很简单,因为两个人的个性不一样。

《论语·先进篇》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是一个那么冲的人,所以我时不时就得帮他踩个煞车,那至于冉求是一个相对犹豫的人,然后思虑一多,有时候就会开始算计,所以孔子就跟他讲:"闻斯行之"。其实在孔门的教育里面,跟我们今天的教育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今天教育很在意智商,孔门里面那个智商高低,跟你被重视的程度,基本无关。就是说今天他更在意的是,你整体的生命的状态。

所以就是说,今天在孔子看冉求跟子路这两个人的生命状态不一样,生命状态不一样,你就不可能给他同一种说法。所以就是说,在中国真正的教育里面,本质上他不会产生一个就是说"闻斯行诸"?这样一个所谓客观普遍的命题,变成一个哲学命题,就是说大家来讨论,是不是"闻"?就是必须要"斯行诸"这个东西,这也是中国哲学不发达的原因之一。

因为我们觉得一旦变成所谓客观普遍性的东西,他本质上就有问题,因为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哪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譬如说今天像子路这种人,包括我说我每次帮他踩煞车,每次踩了煞车,也都必须要不一样,有时候你就觉得必须要帮他猛踩,什么叫猛踩?你就别干了!有时候你就跟他提醒说,你再考虑一下,有的时候还行。总而言之就是,即使是我每次帮他踩煞车,他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那你到底怎么判断?说实话你在现场,你就知道怎么判断。

所有现场的东西,第一个都是动态的,第二个他都是应机的。所以中国的因材施教,实际上就是什么?就是老师在面对学生的见机行事。所以在这种情况,在中国他就会从一个西方意义下的哲学,一种抽象、普遍定理的一种讨论,转向变成中国式的,那种对当下这一个人、这一个情况、这一个时机,他的一个对应的问题。所以因材施教其实是根据他的整体生命状态,你给他实际上对他最有益处的那一种教育。

在中国,其实很多人都会把中国想成是集体主义,然后很重视群体。其实在中国从来没有集体主义,中国也没有个人主义,中国的集体跟个体基本上是绑在一块。你看我们这个面对教育这一件事情,不管是孔子的教育,还是后来禅宗的教育,那一种对应性,基本上你在西方的教育里面,是很难听到、看到这种教育。因为西方基本上是建立在一个知识的传播,即是知识的传播,那么个体的差异就不重要了。可是中国因为重点全部都在生命性,生命性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一样,所以他一定要有一种很个别性、极度差别的一种教育方式,所以孔子才会讲说:"和而不同"。

在中国你看自古以来,每个地方差别那么大,但是这个差别那么大里面,他背后又始终有一个统一东西,就是这个统一跟差别,他是一种矛盾的统合,大家看中国文化要从类似这样子,常常看起来是两个相反的东西,可是在我们这个文化里面,他实际上是一直有办法,把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东西,他把他统合起来。

现在老师做因材施教难度很高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只教知识,他基本上他不太对应你实际的生命状态,尤其愈到一个年纪以后,基本上高中以后,老师对学生的整个生命状态的掌握、关心,其实都已经非常淡了,因为重点,全部都在知识,都在谈专业。任何一个老师,他都是以某一个专业来跟你来往的,他只能够在这个专业的基础上,偶尔行有余力,他额外的再去关心你一点。

如果你是以知识传授为重心,他本质上就谈不上什么因材施教,他最多只有小班教学,也就是说,说到最后,我们今天教育的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现在其实已经没有真正中国传统意义下的教育了。我们现在的学校,本质上是在训练,不是在教育,教育才有因材施教的问题,训练只有什么?只有那个什么教学方法,

用什么最高的效率,达到最大的效果,跟因材施教其实是没有关系。


主讲人简介


薛仁明,1968年生于高雄茄萣,台大历史系、佛光大学艺术研究所毕业,台湾知名文化学者林谷芳先生入门弟子。

1993年起长居台东池上,关注生命修行与思想实践,以自身经历开启解读国学既熟悉又新鲜的视角。

2009年,陆续于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及《联合报·联合副刊》发表专栏,近年来除写作外,于北京上海广州台北各地书院,定期开课讲述国学。


 

 版权声明:本文及视频为大爱电视《一种说法》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