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 物源致病内因 物源是人体显态器官组织系统。 (1) (2) (3) 2.物元致病内因 物元是隐态组织经络系统。 (1) (2) (3) (4) 3. 质源致病内因 质源在人体生理中主要是指体液中的组织液以及血液。 (2) 4.质元致病内因 质元在传统中医学中,以气概括。 (1) (2) (3) 5. 体源致病内因 体源主要指后天主观意识,心智识神系统 (2) 6. 体元致病内因 体元主要指元性、三魂七魄、五脏阴神阳神。 二、疾病的外因机制类 7.物源致病外因 (1) (2) (3) (4) (5) (6) 8.物元致病外因 (1) (2) (3) 9.质源质元致病外因 10.体源、体元致病外因 (1)鬼魅类 (2)野兽类 (3)龙蛇类 (4)飞禽类 (5)虫鼠类 (6)草木类 (7)怪石类 参考书: 1.《道医学》,熊春锦 2.《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中医各家学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禄命五行密码》,梁湘润 5.《三命通会》 医家命理研究(2)天干指代藏腑的现状 五臓的阴阳、气血,是全身阴阳、气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臓的阴阳和气血关系之间的关系是: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五臓生理活动的作用。因此气和阳合称为阳气。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五臓组织及精神神志的作用。因此血和阴合称为阴血。 但是阳和气、阴和血又不能完全等同。五臓的阴阳,代表着各臓生理活动的功能状态,是兴奋还是抑制,是上升还是下降,是发散还是闭藏。气血,是五臓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六腑除三煎以外,与五藏构成表里关系。肝胆互为表里。脾胃互为表里。心与小肠互为表里。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肾与膀胱互为表里。 任何疾病的发生,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势必造成藏腑生理功能的紊乱和藏腑阴阳、气血的失调。 因此,藏腑、气血应当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道医有用天干指代藏腑的习惯,以天干为例。
在命理资料以及中医资料里,也有使用支代干方式标记的。比如胆用寅。但是我们要明白,中医的寅不代表四柱的寅。 一个天干有很多指代,那么如何选取呢?笔者认为,不同的天干选取应该配套不同的理论以及不同的技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