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课堂 书法入门之三:书法初学者必须要先有的正确的心理状态

 偷得浮生半曰闲 2018-02-07

高处放眼 天高云淡

认识书写的工具,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怎么学?要有什么样的一种心态来学习才是正确的?

一、首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心理准备

“笔法千古不易”,要不然,上下五千年,留名后世的也不会只有屈指可数的那么几个书家。看似简单的一个毛笔,学问深奥莫测,那些所谓的“书法速成班”、“书法秘籍”之类的都是不能苟同的。运墨如人生,就像学二胡一样,也是一辈子的事情,二胡就简简单单两根弦,但足以你研磨一生,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对二弦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拉出来的音乐质感也是不一样。相同的,随着人生的经历、锻炼积累,每个阶段对书法对墨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写出来的字,字形、质感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艺无止境!

二、让心静下来。

“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先,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书圣王羲之在《书论》中有这样的论断,可见从古至今,书法心态、书法心理都是一门学问,学书法的人一般都会比较心态平和,因为心静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前提条件。凡作书贵在心气沉静、沉稳庄静,立意在动笔之前,写字在动笔之后,未写之前,构思就已成熟了。心浮气躁,急匆匆赶时间的情况下,是写不出意蕴优雅的好字。

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都非常忙,时间紧凑的忙里忙外,要嘛就是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很大,家庭、事业、婚姻个个方面,能够抽出一段休闲的时间,找一个悠闲安静的环境,心态平和的写写字,再现代社会看来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所以,个人认为:学习书法,首先要让心静下来,心不静,气浮躁,书法你就永远不得其门而入。

书法课堂 书法入门之三:书法初学者必须要先有的正确的心理状态

王羲之《书论》片段

三、量是质的保证。

喜欢书法和学习书法是两码事,喜欢书法的人不一定能狠下决心去学书法,因为学习书法真的是一件非常煎熬的事。学习书法必备之一,就是要耐得住寂寞,不怕枯燥乏味。每天单一的去练习。只有持久的练习才能提高或者保持肌肉的记忆力。刚开始,那些枯燥的笔画、线条、图形的练习让许多对书法有兴趣的人望而却步。有的人一时兴起,拿起毛笔信手写几个字,过几天又置于一边,搁置脑后。也有很多人喜欢书法但是不临帖,只是一味的相信熟能生巧,自成一派。这样久而久之,会养成许多笔法上的错误,而且每天都会重复自己的错误,到最后想改的时候就非常不易改掉。如果你没有恒心,或者没有时间,或者爱好特别广泛,我劝你不要选择书法。书法不同于其他,不投身其中,是不会有很大的收获。当然,我相信也有天赋异禀的人,生来对汉字的结构掌握的就很好,写出来的字在美学角度上很耐看。可是驾驭毛笔,笔法上功力深厚的人写出来的字是有生命的,是可以传递感情的。书法,就是在宣纸上跳舞。不但要美,而且要美的不俗,美的很有厚度。

量是质变的保证,只有坚持大量的练习,才能有质的飞越。 按照前辈的经验,但凡我们去做一件事情,每天你雷打不动的抽出一个小时,练习十年,才算是进入了角色。每天两个小时,十年,才算是个行家。所以,学习书法的人,必须对自己要有严格的要求和计划,不管有什么事情,每天抽出一个小时的练习是必须要去执行的。如果真的喜欢书法,相信沉溺其中的感觉,会让你感受不到时间流逝。往往打算写一个小时,转眼就两三个小时过去了。那种“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感受是非常享受的。慢下来,让时间去堆砌,终有一天会有比较好的收获。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四、开阔心胸,放宽眼界。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这里的“散”,个人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写字之前先让自己身心放松、散淡平静下来;二是书法者的情怀,淡泊闲适。书写的情怀尤为重要,这决定了书法作品的意蕴内涵和境界。所以,毛主席说“风物长宜放眼量”,常怀闲适恬淡的心态,走出去,遍访名山大川、碑林时刻、古法书籍、各路书家名作等,这些都是放眼量,都是散怀抱,有朝一日,你写出来的书法作品意蕴一定不会差。

书法课堂 书法入门之三:书法初学者必须要先有的正确的心理状态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谨供参考!如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望不吝批评指正。祝您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日有所进,学有所成!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