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如何画好写意花鸟画

 哎o(∩_∩)o 呀 2018-02-08

        讲笔墨,初讲可以说“:线者为笔,染者为墨”,易懂易入手。进而应当明了“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用墨无笔,古人称之为“墨猪”,它有肉无骨;用笔无墨是行笔间缺乏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其实“笔”与“墨”分不开,所以叫“笔墨”,它是一种表现美丽的手段过程。如同地球公转和自转:为表现意象造形的美服务,是“公转”;它也有美的自我表现,是“自转”。笔墨离开了这个意思,那就是“耍笔墨”,那不是“笔墨”,更不是写意画。



学习国画其实说难也不难,关键要得法,在这种前提下,努力勤奋才能见到成效,否则方向搞错了就会越走越歪。在学习国画时,首先要记住三个字:读、品、临。读就是欣赏和分析,从作品的主题立意到构图,气韵,从造型特点到笔墨变化,从色彩的运用到虚实关系等等。“品”就是脱开技法的层面,品味作品要表达的情。“临”就是对照范画模效,也叫临摹。临摹的方式很多,对构图气势好的可以进行“整临”如果画面局部精彩,也可以“节临”,一切因需要而定。每次临完之后一定要对照原作反复比较,努力寻找差距,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王雪涛:花鸟画的六大要领


如何画画?怎么画好?是很多人关心的。有些人来看我作画,用心临写,以至将如何画花,如何画鸟等等,记成文字,视为定法。这是否能画好画呢?技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画?要解决;如何画好?更要刻意探究。利用这一机会谈一点体会。

                                                                                                   ——王雪涛


一、基本功的锻炼要扎实


 花鸟画是以描绘花卉、禽鸟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力,体现欣欣向荣的生气,从而给人以健康的艺术感染。它描绘的对象是大自然,因此培养对自然界的生命力,训练观察力的敏锐是主要的。不少前人也是这样做的。传说一位画家,为了体验草虫的形态,经常趴在草丛中观察,以至露水打湿了衣裳,可见观察之认真。我小时生活在农村,对自然界中的一情一景十分偏好,幼时养成的观察和写生习惯,对我一直影响很大。要认真地了解物象的结构、特点、习性和生活规律,画时才能做到心手相应。特别应当提到的是,有些人对所谓“写意花鸟画”有一定的误解,以为“写意”者,不必求其形似,只图练习笔墨,这是把对现实的观察、提炼、概括与不必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性和结构特点混为一谈,其结果便是把生动、多样、变化丰富的大自然,不是画得千篇一律,就是非驴非马。有些画出自不注意观察人的手笔,是一眼可以看出的,这是画不好画的。花鸟画的源泉是生动的大自然,而不是他人的笔墨,提炼与概括也要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因此对自然界的观察是训练心眼的基本功。



不注意对物写生,把握不住对象形体的特征,就失去了艺术再现的能力。写生不是画虫鸟标本,不但要能准确刻画形象,而且特别要强调概括能力和捕捉对象瞬间的动态,我对自己的速写总是以这样来要求。手眼的敏捷是速写要解决的问题,画面的生动,离不开速写的锻炼。




二、默写比速写更重要


我讲的默写,实际是默记,凭眼睛看,用脑子记。速写再快,也常局限于一时一物,而认真观察后,印在脑子里的形象,则更为完整、生动,待到运用时自然发于笔端。我的老师王梦白是近代画家中十分注意写生的,其主要方法是默写。他喜欢看描写动物的影片,有一次一起看电影,见到猴子结成一串下来喝水,他很激动,不断捏我的手,让我注意观察。他的猴子画得很好,抓得住神气,有生活气氛。今天的美术发展,已远非过去的任何时代所能比拟,不少青年绘画者得到过造型能力以及色彩、速写等方面的锻炼;如果把速写的技巧与默写、默记结合起来,对于对象的特征和生活环境的掌握就会更深入一步。默写的能力提高了,也有助于速写时捕捉对象的瞬间动态。默写的好处很大,也更难。


临摹是重要的,早在六朝时,谢赫就将其列为“六法”之一而得到重视。但写意画的临摹却为不少青年朋友所忽视。他们学画,也并非全然不临,但重视的多为画法问题,却未认真研究作品的精神气质。临摹主要是要理解画理,既可忠实于原作,也可改动它的缺点。林良的《双雁》,用笔洗练,章法饱满而完整,对之令人感到增一分、减一笔都是不适宜的。我在临摹时,自然而然地要求以努力忠于原作的画法去体会画家的用心。相反的例子,如王一清的《双鹰》,也画得很好,只是两个鹰的头,分向两侧而分散了画面,当我临画时,笔笔对临,但却把一个鹰的头部扭转过来,这样改动看来可使画面更为集中。临摹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明确,收获也就更多。



三、笔墨技巧要因其自然 


笔墨是为表现对象服务的,要自然形成。明朝人讲笔墨,讲用中锋的多,但其效果,正如黄宾虹所说,比较孤秃,行笔短促,显得太干涩。画画时,什么笔锋都可通用,只要较好的表现对象即可,日久天长,自己的笔墨风格也就会自然形成;切记在画画的初始阶段就一味追求笔墨,而放松对自然对象的生动表现。笔墨掌握的难易顺序是笔、墨、水。其实,水分淋漓的画法是较易表现的,而干枯见笔处才真正需要功力。笔墨表现,对绘画意境有很大影响。徐渭的画有好的一面,但也并不十分高超。他善于以胶调墨作画,如《河蟹图》,任伯年也用这种方法。用胶的方法比掌握水容易,效果比较润泽,缺点是墨色单调。以王梦白的《石榴》和徐渭的《石榴》相比,则前者是形神兼备,一点雕琢气没有,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可见笔墨表现的重要。



四、探究中国画色彩运用的特点 


不大了解的人常以为中国画笔墨可取,而色彩则不讲究,其实不尽然。中国画的色彩是有传统、有特点的。数千年前的彩陶艺术,至今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不仅因为图案和器形的完美结合,也因为绘制流畅线条的黑红色与陶器烧制后的表面色彩相协调,形成了色彩、图案与器形的统一。其后,从战国、秦汉的漆器,汉代的壁画可以看出,美术创作中色彩的民族特点已经形成。谢赫总结的“随类赋彩”说明千余年前色彩问题已经提高到理论问题而加以重视了。




不强调特定时间和环境下的视觉感受,采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加工方法来表现,是中国绘画色彩运用的特点。表现的方法,一是墨与色相结合,或以墨代色;一是表现对象固有色为主。墨画是色彩表现上的精练概括,所谓墨分五色,运用得好,很多时候可以起到使用色彩也达不到的艺术效果。不少黑白照片的表现力很强,可以使颜色准确的色彩照片相形见绌。也没有人认为卓别林的影片因为无声而成为缺憾。在这里,黑白与无声成为艺术感染力的手段。以墨来概括自然界的色彩,就是中国画色彩表现一大特点。同样,墨与色结合使用,时常也可以得到丰富的表现力和更好地表现特定的情感。以色助墨、以墨显色,一向为人所重视。




齐白石以浓墨画白菜,旁边并列两个带有黑蒂的深红小辣椒,色彩感觉十分鲜明。他画的黑白蜡台,插上红色蜡烛有着同样的效果。红黑二色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古代人就很熟悉,如中国的漆器、希腊的瓶画。它有鲜明的对比,而又庄重饱满。我自己也有一些感受。牡丹是人所喜爱的一个花卉品种,唐代人赏牡丹成了长安、洛阳的一大风尚。历来文人、画工以此为题写诗作画的很多。然而封建文人是把它作为富贵象征来描绘的,今日人民对它的爱好、感受全然不同。我曾试以墨色描画枝叶,衬托红色花头,突破了红花一定要绿叶来扶的格式,除却了柔媚富贵之气。用色虽然减少,但整体效果突出而庄重;运用得好,色彩感觉未必是单调的,同时也更能在枝叶上发挥笔墨效果。




中国画的色彩表现与西洋画全然不同,虽说谁都了解中国画以表现对象固有色为主,问题就在于如何巧妙利用自然对象的固有色来丰富画面。西洋画中总结的色彩规律对了解这一点是有帮助的。白色的玉簪上落上一个瓢虫,活跃了过于淡雅的色调,对比之下也更增添了花的晶莹。生就有着两种颜色的螳螂,在一幅画上为赭黄色可能更谐调;另一幅中,画成石绿色,则在对比之下可能更突出。色彩的巧妙运用可以为画面增添音乐感和韵律。我画过一幅“鸢尾”,其上补什么飞虫,颇费不少脑筋,主要从色彩上考虑,添加了蜡蝽才觉比较满意。整幅画是所谓偏冷一些的温色调,比较明快、淡雅,同时又不过分地使用了对比,造成统一而悦目的效果。整体色调是由画在泥金底上的草绿和青紫的花形成的,而花头与飞虫的红翅造成对比。同时青紫、灰红、黄绿三种色调又能协调为一体,色彩感觉就丰富些。借助外国的色彩经验,用来丰富以表现固有色为主的传统技法,我看很值得钻研。




五、引人生情的意境创造 


从总的方面讲,中国绘画传统是注重写意的,如同京剧艺术一样。不拘于机械的再现对象,更要把握对象的精神气质,着意于创造意境以感染观者。清末广东居窠、居廉的草虫有写生功夫,但缺少内在的精神,形同标本,也就失却了感人的意境。




中国画讲画理、画情、画趣。一幅画的内容是好的,但总要有情趣才能打动人心。要画得引人生情,善于体现自然界中不大为人注意,或者是可能会发生的一种机趣,从而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感受和回味想象的余地。雏鸡争食是生物的自然现象,而在齐白石笔下的“他日相呼”则倾注着人类的情感,和使人联想无穷的意境。一只咬破了草笼爬于其外的纺织娘,有时不是比藏在瓜藤中的更多一番情趣吗?




夸张的手法在花鸟画中使用最多。鸟类由于眼睛的视角广阔和体态的灵活,一般眼球的转动是很少的。但八大山人的鸟,眼睛是会说话的,这在他生活的时代,或可说是代他自己在说话吧。我画过的许多鸟,眼眶往往大于真实,眼球也随视线而转动,在与前者不同的意境中,则体现了生机,在情感上具有了一种拟人的味道。有些人很重视夸张,但却做得过分,看上去不舒服,这在于没有了解到,夸张是要根据意境创作出发,仍是借助于形态而传神的,夸张与漫画不可等同。




刻意表现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抓取生活中的瞬间来表现动势,是意境创作的重要因素。飞鸟固然有着千姿百态,但欲飞将落的瞬间,可能会使人想到一种闻声索侣或觅食才归的意趣。寓动于静则是含蓄表现动势的另一种方式。踞伏草中的雏鸡动态很小,但在空灵数笔的脖颈上和转折有力富有弹性的背部曲线上,蕴藏着力量,不难使人想象,在它灵活的躯体上可能预示着的动势。总之,感人的意境是要作者倾注感情去探索的。




六、章法布局归于立意 


布局结构决定整幅作品的基本形式。古人强调意在笔先,立意就是总纲,其基本思想就是用什么去打动人心。立意饱满方可气脉一贯,即使面对小幅纸,也要站着画才能纵观全局。由于中国画工具纸张和创作上的特点,不能要求有百般推敲而成的草图。在经营构图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我初次见到有人用剪贴的办法设计构图时,真使我惊讶不已,谈何意境呢?花鸟画要求画前有腹稿,但它只能确定大致面貌,重要的在于落笔后能随机应变。石涛讲“一画”,在画法上,这初始的“一画”决定风貌,笔笔相随,才能贯通一气,这或可称之为“始于一”。这样的画气脉流畅、结构完整。不可不顾落笔后的实际情况而坚持原有的构图设想,以致使画面零乱,这是“中国画”不同于西画的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绘画注重线条,构图中以线型的安排为主,大致可有主、辅、破线三种类型。主线是确定型式的主导,辅线加强主线的气势,而破线一方面打破单调的布局,同时又以对比的方式再次突出主线。草虫虽小,在花鸟画中却并非是点缀,体态短小的一只蝉,有时可以视为 一块必要的墨色;而生性敏捷的螳螂,在构图中往往是作为有折曲的线型来对待的,连那长长的触须,是低是扬,也要安排得当,细心的人仔细琢磨是不难领会的,至于疏密、聚散、动静、虚实等等,只起丰富主体效果作用。金农的梅花有功力,但过于散漫一片,章法上是失败的。规律要注意总结,但不可为法使。只需刻意于画的中心,古人称之为气的结点,笔笔都要考虑这个中心,章法自然奇拔。


王雪涛 

1980年春记于首都 


刘绍勇,号少墉,1945年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国书法艺术专业。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西城政协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


作画讲究用笔,还须注重用墨,清代画家王原祁说:“用笔用墨,相为表里。”有墨无笔,缺少筋料;有笔无墨,缺少血肉。

关于墨色变化,有“五墨六彩”之说,五墨是指焦、浓、重、淡、清,这是墨阶,运用它的构成搭配,使面面形成节奏和旋律。六彩是指黑、白、浓、淡、干、湿,是画中用墨变化的要素,使墨具有丰富色彩的表现力。


墨法就是用墨的技法,墨法离不开水法,它直接关系到用墨的效果,所以这里将水法归入墨法之中。



—— 蘸墨法


即调墨的方法,一般要求,笔头上的墨不可均匀,要有浓、淡、干、湿,这就要研究蘸墨的具体方法。


笔端蘸墨蘸水后,笔前端蘸墨,在调色盘上按一按,使墨色从笔端至笔根,由深逐渐变浅。无论是正锋顺用,还是侧锋用,都会出现浓淡变化。




笔腹蘸墨:蘸水后,笔腹蘸墨,然后在调色盘上按一按,使墨色从笔腹至笔端,由深至浅逐渐过渡。正锋顺用和侧锋侧用的黑色效果,与笔端蘸墨的墨色变化正好相反。这两种蘸墨是极为常见的方法。



笔侧蘸墨:先蘸淡墨并将笔头轻轻压扁,然后用一侧或两侧蘸浓墨,画出的线条是一边深一边浅,或两边深中间浅。常用一侧蘸墨的方法画枝干、藤蔓,用两侧蘸的方法画竹竿等。



蘸水:蘸浓墨后,笔端蘸水,墨被水冲向笔腹,使笔锋至笔腹由浅渐深。可以连续用蘸水法作画。笔端蘸水和笔腹蘸墨都是笔端浅笔腹浓,但是,笔端蘸水画出的形象更显得光泽透明。常用这种方法画叶子、葡萄、兰花和花瓣、小鸡、小鸟等。



滴水:方法很灵活,先蘸浓墨,需要笔的哪一部分汪些,就用别一支笔蘸清水滴在哪一部位上,可多次滴水。可以滴水在笔根、笔腹一侧、笔腹两侧,使水墨和谐,滴水后笔中水分较大,画出的轮廓较模糊。



—— 用墨法


用墨法是指在纸上运用墨的技法,包括用水的方法,与蘸墨法不同的是在纸上“作文章”。用墨法有破墨、积墨、泼墨、焦墨、冲墨、水渍、渗墨等。


破墨:通过墨与墨的冲撞、渗化,使原来的墨迹产生新的变化。具体方法有以浓破淡、以淡破浓、以干破湿、以湿破干。



积墨:通常由淡墨到浓墨,以不同的墨色笔触交错、层层积上去。先用淡墨画,干后或九成干,再往上皴点第二层墨。一遍一遍积上去,直到满意。不可平涂,要见笔。



泼墨:将调好的墨泼在纸上,根据泼成的形状,加以进一步的构想,随机应变,顺势点写而成。这种墨法不拘泥于小节,适合表现形体较大,可以灵活随意一些的形象。



焦墨:焦墨水分很少,浓黑发亮,作画易出飞白,能产生一种特殊效果。这种用墨方法,不是靠墨色浓淡变化来表现,而是通过线条的粗细、轻重、虚实,来表现花鸟形象和空间层次的。



冲墨:先用浓墨画,未干时用清水在墨上点或或将水滴在浓墨上,被水冲开的部位,墨色就浅了许多,一部分墨随水洇出,产生了一些特殊的斑纹效果,增加墨色变化的趣味。冲墨可以一遍可以以数遍。



水渍:落墨后水渗出墨外,再接第二笔,第一次落墨渗出的水,将第二次落的墨排斥开,两笔之间留出水迹。渗出的水迹越宽,水渍效果越明显。常用此法画花冠、禽鸟羽毛等,用墨时要一笔笔画上去,不可反复涂抹。



渗墨:饱蘸水和墨,落墨后用力重按,然后反复在原地提按,使墨随水渗化出去,提按次数越多,重按时间越长,渗化的墨迹越宽,渗化的外轮廓变化丰富,厚实而不板滞。



墨染:墨中水分较大,一笔接一笔地涂上去,可以平涂也可以分出深浅,墨色和谐滋润。墨染主要为表现物象的阴阳、凹凸,加强黑白对比,以突出花鸟形象的立体感、质感或层次感。要想墨染得均匀,可先用水将纸喷湿或刷湿,然后用调匀的墨平涂,这样会不见笔触。



以上是写意花鸟画中常用的墨法,必须在绘画实践中加深理解和逐步掌握。另外,笔法与墨法是统一的而不是孤立的,笔中有墨,墨中有笔,只有笔墨配合一致,相互生发,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文内容摘录自刘绍勇著《写意花鸟画笔墨技法》,农村读物出版社,内容有删节,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购买正版图书!

怎样画小鸡、麻雀

画法引申是对初学者

最好最快的一种训练方法,

例如画好小鸡

我们看看小鸡和麻雀对比,用笔是一样的,我们再看看麻雀与小燕子的对比

一、小鸡的画法 小鸡是从蛋中孵化出来的,小鸡是大卵形套小卵形,躯干两侧是左右八字形小翅爪有四趾前三后一

具体画法步骤 用大白云笔中等墨色,笔尖略 调浓墨,画头,双翅和臀。最后 用朱砂点鸡冠(看看小鸡的动态规律)


二、怎样画麻雀(小鸡引申麻雀)画麻雀与小鸡用笔一样,不同的是飞行和色彩的变化。

首先用大白云笔调赭石笔尖点淡墨画头,然后画背和双翅,前实后虚,接下来再加墨画飞翅和尾羽,最后用淡墨画胸,腹,用浓墨点背斑,嘴眼,腮斑爪子(如图)



跟着徐湛老师画写意花鸟画——麻雀的画法 :

三、 怎样画小燕子(麻雀引申燕子)根据麻雀的笔法引申领会燕子的画法。首先用大白云笔调中墨,笔尖点浓墨画头。然后紧接着两笔画背,注意虚实,一气呵成。接下来以方笔侧锋画近端翅,顺势画剪刀尾最后用淡墨勾胸腹,用淡朱砂画腮红,(注意要等墨色少干再点腮红)



跟着徐湛老师画写意花鸟画——小鸡和燕子的画法 :

讲笔墨,初讲可以说“:线者为笔,染者为墨”,易懂易入手。进而应当明了“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用墨无笔,古人称之为“墨猪”,它有肉无骨;用笔无墨是行笔间缺乏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其实“笔”与“墨”分不开,所以叫“笔墨”,它是一种表现美丽的手段过程。如同地球公转和自转:为表现意象造形的美服务,是“公转”;它也有美的自我表现,是“自转”。笔墨离开了这个意思,那就是“耍笔墨”,那不是“笔墨”,更不是写意画。


学习国画其实说难也不难,关键要得法,在这种前提下,努力勤奋才能见到成效,否则方向搞错了就会越走越歪。在学习国画时,首先要记住三个字:读、品、临。读就是欣赏和分析,从作品的主题立意到构图,气韵,从造型特点到笔墨变化,从色彩的运用到虚实关系等等。“品”就是脱开技法的层面,品味作品要表达的情。“临”就是对照范画模效,也叫临摹。临摹的方式很多,对构图气势好的可以进行“整临”如果画面局部精彩,也可以“节临”,一切因需要而定。每次临完之后一定要对照原作反复比较,努力寻找差距,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王雪涛:花鸟画的六大要领


如何画画?怎么画好?是很多人关心的。有些人来看我作画,用心临写,以至将如何画花,如何画鸟等等,记成文字,视为定法。这是否能画好画呢?技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画?要解决;如何画好?更要刻意探究。利用这一机会谈一点体会。

                                                                                                   ——王雪涛


一、基本功的锻炼要扎实


 花鸟画是以描绘花卉、禽鸟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力,体现欣欣向荣的生气,从而给人以健康的艺术感染。它描绘的对象是大自然,因此培养对自然界的生命力,训练观察力的敏锐是主要的。不少前人也是这样做的。传说一位画家,为了体验草虫的形态,经常趴在草丛中观察,以至露水打湿了衣裳,可见观察之认真。我小时生活在农村,对自然界中的一情一景十分偏好,幼时养成的观察和写生习惯,对我一直影响很大。要认真地了解物象的结构、特点、习性和生活规律,画时才能做到心手相应。特别应当提到的是,有些人对所谓“写意花鸟画”有一定的误解,以为“写意”者,不必求其形似,只图练习笔墨,这是把对现实的观察、提炼、概括与不必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性和结构特点混为一谈,其结果便是把生动、多样、变化丰富的大自然,不是画得千篇一律,就是非驴非马。有些画出自不注意观察人的手笔,是一眼可以看出的,这是画不好画的。花鸟画的源泉是生动的大自然,而不是他人的笔墨,提炼与概括也要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因此对自然界的观察是训练心眼的基本功。



不注意对物写生,把握不住对象形体的特征,就失去了艺术再现的能力。写生不是画虫鸟标本,不但要能准确刻画形象,而且特别要强调概括能力和捕捉对象瞬间的动态,我对自己的速写总是以这样来要求。手眼的敏捷是速写要解决的问题,画面的生动,离不开速写的锻炼。




二、默写比速写更重要


我讲的默写,实际是默记,凭眼睛看,用脑子记。速写再快,也常局限于一时一物,而认真观察后,印在脑子里的形象,则更为完整、生动,待到运用时自然发于笔端。我的老师王梦白是近代画家中十分注意写生的,其主要方法是默写。他喜欢看描写动物的影片,有一次一起看电影,见到猴子结成一串下来喝水,他很激动,不断捏我的手,让我注意观察。他的猴子画得很好,抓得住神气,有生活气氛。今天的美术发展,已远非过去的任何时代所能比拟,不少青年绘画者得到过造型能力以及色彩、速写等方面的锻炼;如果把速写的技巧与默写、默记结合起来,对于对象的特征和生活环境的掌握就会更深入一步。默写的能力提高了,也有助于速写时捕捉对象的瞬间动态。默写的好处很大,也更难。


临摹是重要的,早在六朝时,谢赫就将其列为“六法”之一而得到重视。但写意画的临摹却为不少青年朋友所忽视。他们学画,也并非全然不临,但重视的多为画法问题,却未认真研究作品的精神气质。临摹主要是要理解画理,既可忠实于原作,也可改动它的缺点。林良的《双雁》,用笔洗练,章法饱满而完整,对之令人感到增一分、减一笔都是不适宜的。我在临摹时,自然而然地要求以努力忠于原作的画法去体会画家的用心。相反的例子,如王一清的《双鹰》,也画得很好,只是两个鹰的头,分向两侧而分散了画面,当我临画时,笔笔对临,但却把一个鹰的头部扭转过来,这样改动看来可使画面更为集中。临摹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明确,收获也就更多。



三、笔墨技巧要因其自然 


笔墨是为表现对象服务的,要自然形成。明朝人讲笔墨,讲用中锋的多,但其效果,正如黄宾虹所说,比较孤秃,行笔短促,显得太干涩。画画时,什么笔锋都可通用,只要较好的表现对象即可,日久天长,自己的笔墨风格也就会自然形成;切记在画画的初始阶段就一味追求笔墨,而放松对自然对象的生动表现。笔墨掌握的难易顺序是笔、墨、水。其实,水分淋漓的画法是较易表现的,而干枯见笔处才真正需要功力。笔墨表现,对绘画意境有很大影响。徐渭的画有好的一面,但也并不十分高超。他善于以胶调墨作画,如《河蟹图》,任伯年也用这种方法。用胶的方法比掌握水容易,效果比较润泽,缺点是墨色单调。以王梦白的《石榴》和徐渭的《石榴》相比,则前者是形神兼备,一点雕琢气没有,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可见笔墨表现的重要。



四、探究中国画色彩运用的特点 


不大了解的人常以为中国画笔墨可取,而色彩则不讲究,其实不尽然。中国画的色彩是有传统、有特点的。数千年前的彩陶艺术,至今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不仅因为图案和器形的完美结合,也因为绘制流畅线条的黑红色与陶器烧制后的表面色彩相协调,形成了色彩、图案与器形的统一。其后,从战国、秦汉的漆器,汉代的壁画可以看出,美术创作中色彩的民族特点已经形成。谢赫总结的“随类赋彩”说明千余年前色彩问题已经提高到理论问题而加以重视了。




不强调特定时间和环境下的视觉感受,采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加工方法来表现,是中国绘画色彩运用的特点。表现的方法,一是墨与色相结合,或以墨代色;一是表现对象固有色为主。墨画是色彩表现上的精练概括,所谓墨分五色,运用得好,很多时候可以起到使用色彩也达不到的艺术效果。不少黑白照片的表现力很强,可以使颜色准确的色彩照片相形见绌。也没有人认为卓别林的影片因为无声而成为缺憾。在这里,黑白与无声成为艺术感染力的手段。以墨来概括自然界的色彩,就是中国画色彩表现一大特点。同样,墨与色结合使用,时常也可以得到丰富的表现力和更好地表现特定的情感。以色助墨、以墨显色,一向为人所重视。




齐白石以浓墨画白菜,旁边并列两个带有黑蒂的深红小辣椒,色彩感觉十分鲜明。他画的黑白蜡台,插上红色蜡烛有着同样的效果。红黑二色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古代人就很熟悉,如中国的漆器、希腊的瓶画。它有鲜明的对比,而又庄重饱满。我自己也有一些感受。牡丹是人所喜爱的一个花卉品种,唐代人赏牡丹成了长安、洛阳的一大风尚。历来文人、画工以此为题写诗作画的很多。然而封建文人是把它作为富贵象征来描绘的,今日人民对它的爱好、感受全然不同。我曾试以墨色描画枝叶,衬托红色花头,突破了红花一定要绿叶来扶的格式,除却了柔媚富贵之气。用色虽然减少,但整体效果突出而庄重;运用得好,色彩感觉未必是单调的,同时也更能在枝叶上发挥笔墨效果。




中国画的色彩表现与西洋画全然不同,虽说谁都了解中国画以表现对象固有色为主,问题就在于如何巧妙利用自然对象的固有色来丰富画面。西洋画中总结的色彩规律对了解这一点是有帮助的。白色的玉簪上落上一个瓢虫,活跃了过于淡雅的色调,对比之下也更增添了花的晶莹。生就有着两种颜色的螳螂,在一幅画上为赭黄色可能更谐调;另一幅中,画成石绿色,则在对比之下可能更突出。色彩的巧妙运用可以为画面增添音乐感和韵律。我画过一幅“鸢尾”,其上补什么飞虫,颇费不少脑筋,主要从色彩上考虑,添加了蜡蝽才觉比较满意。整幅画是所谓偏冷一些的温色调,比较明快、淡雅,同时又不过分地使用了对比,造成统一而悦目的效果。整体色调是由画在泥金底上的草绿和青紫的花形成的,而花头与飞虫的红翅造成对比。同时青紫、灰红、黄绿三种色调又能协调为一体,色彩感觉就丰富些。借助外国的色彩经验,用来丰富以表现固有色为主的传统技法,我看很值得钻研。




五、引人生情的意境创造 


从总的方面讲,中国绘画传统是注重写意的,如同京剧艺术一样。不拘于机械的再现对象,更要把握对象的精神气质,着意于创造意境以感染观者。清末广东居窠、居廉的草虫有写生功夫,但缺少内在的精神,形同标本,也就失却了感人的意境。




中国画讲画理、画情、画趣。一幅画的内容是好的,但总要有情趣才能打动人心。要画得引人生情,善于体现自然界中不大为人注意,或者是可能会发生的一种机趣,从而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感受和回味想象的余地。雏鸡争食是生物的自然现象,而在齐白石笔下的“他日相呼”则倾注着人类的情感,和使人联想无穷的意境。一只咬破了草笼爬于其外的纺织娘,有时不是比藏在瓜藤中的更多一番情趣吗?




夸张的手法在花鸟画中使用最多。鸟类由于眼睛的视角广阔和体态的灵活,一般眼球的转动是很少的。但八大山人的鸟,眼睛是会说话的,这在他生活的时代,或可说是代他自己在说话吧。我画过的许多鸟,眼眶往往大于真实,眼球也随视线而转动,在与前者不同的意境中,则体现了生机,在情感上具有了一种拟人的味道。有些人很重视夸张,但却做得过分,看上去不舒服,这在于没有了解到,夸张是要根据意境创作出发,仍是借助于形态而传神的,夸张与漫画不可等同。




刻意表现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抓取生活中的瞬间来表现动势,是意境创作的重要因素。飞鸟固然有着千姿百态,但欲飞将落的瞬间,可能会使人想到一种闻声索侣或觅食才归的意趣。寓动于静则是含蓄表现动势的另一种方式。踞伏草中的雏鸡动态很小,但在空灵数笔的脖颈上和转折有力富有弹性的背部曲线上,蕴藏着力量,不难使人想象,在它灵活的躯体上可能预示着的动势。总之,感人的意境是要作者倾注感情去探索的。




六、章法布局归于立意 


布局结构决定整幅作品的基本形式。古人强调意在笔先,立意就是总纲,其基本思想就是用什么去打动人心。立意饱满方可气脉一贯,即使面对小幅纸,也要站着画才能纵观全局。由于中国画工具纸张和创作上的特点,不能要求有百般推敲而成的草图。在经营构图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我初次见到有人用剪贴的办法设计构图时,真使我惊讶不已,谈何意境呢?花鸟画要求画前有腹稿,但它只能确定大致面貌,重要的在于落笔后能随机应变。石涛讲“一画”,在画法上,这初始的“一画”决定风貌,笔笔相随,才能贯通一气,这或可称之为“始于一”。这样的画气脉流畅、结构完整。不可不顾落笔后的实际情况而坚持原有的构图设想,以致使画面零乱,这是“中国画”不同于西画的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绘画注重线条,构图中以线型的安排为主,大致可有主、辅、破线三种类型。主线是确定型式的主导,辅线加强主线的气势,而破线一方面打破单调的布局,同时又以对比的方式再次突出主线。草虫虽小,在花鸟画中却并非是点缀,体态短小的一只蝉,有时可以视为 一块必要的墨色;而生性敏捷的螳螂,在构图中往往是作为有折曲的线型来对待的,连那长长的触须,是低是扬,也要安排得当,细心的人仔细琢磨是不难领会的,至于疏密、聚散、动静、虚实等等,只起丰富主体效果作用。金农的梅花有功力,但过于散漫一片,章法上是失败的。规律要注意总结,但不可为法使。只需刻意于画的中心,古人称之为气的结点,笔笔都要考虑这个中心,章法自然奇拔。


王雪涛 

1980年春记于首都 


刘绍勇,号少墉,1945年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国书法艺术专业。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西城政协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


作画讲究用笔,还须注重用墨,清代画家王原祁说:“用笔用墨,相为表里。”有墨无笔,缺少筋料;有笔无墨,缺少血肉。

关于墨色变化,有“五墨六彩”之说,五墨是指焦、浓、重、淡、清,这是墨阶,运用它的构成搭配,使面面形成节奏和旋律。六彩是指黑、白、浓、淡、干、湿,是画中用墨变化的要素,使墨具有丰富色彩的表现力。


墨法就是用墨的技法,墨法离不开水法,它直接关系到用墨的效果,所以这里将水法归入墨法之中。



—— 蘸墨法


即调墨的方法,一般要求,笔头上的墨不可均匀,要有浓、淡、干、湿,这就要研究蘸墨的具体方法。


笔端蘸墨蘸水后,笔前端蘸墨,在调色盘上按一按,使墨色从笔端至笔根,由深逐渐变浅。无论是正锋顺用,还是侧锋用,都会出现浓淡变化。




笔腹蘸墨:蘸水后,笔腹蘸墨,然后在调色盘上按一按,使墨色从笔腹至笔端,由深至浅逐渐过渡。正锋顺用和侧锋侧用的黑色效果,与笔端蘸墨的墨色变化正好相反。这两种蘸墨是极为常见的方法。



笔侧蘸墨:先蘸淡墨并将笔头轻轻压扁,然后用一侧或两侧蘸浓墨,画出的线条是一边深一边浅,或两边深中间浅。常用一侧蘸墨的方法画枝干、藤蔓,用两侧蘸的方法画竹竿等。



蘸水:蘸浓墨后,笔端蘸水,墨被水冲向笔腹,使笔锋至笔腹由浅渐深。可以连续用蘸水法作画。笔端蘸水和笔腹蘸墨都是笔端浅笔腹浓,但是,笔端蘸水画出的形象更显得光泽透明。常用这种方法画叶子、葡萄、兰花和花瓣、小鸡、小鸟等。



滴水:方法很灵活,先蘸浓墨,需要笔的哪一部分汪些,就用别一支笔蘸清水滴在哪一部位上,可多次滴水。可以滴水在笔根、笔腹一侧、笔腹两侧,使水墨和谐,滴水后笔中水分较大,画出的轮廓较模糊。



—— 用墨法


用墨法是指在纸上运用墨的技法,包括用水的方法,与蘸墨法不同的是在纸上“作文章”。用墨法有破墨、积墨、泼墨、焦墨、冲墨、水渍、渗墨等。


破墨:通过墨与墨的冲撞、渗化,使原来的墨迹产生新的变化。具体方法有以浓破淡、以淡破浓、以干破湿、以湿破干。



积墨:通常由淡墨到浓墨,以不同的墨色笔触交错、层层积上去。先用淡墨画,干后或九成干,再往上皴点第二层墨。一遍一遍积上去,直到满意。不可平涂,要见笔。



泼墨:将调好的墨泼在纸上,根据泼成的形状,加以进一步的构想,随机应变,顺势点写而成。这种墨法不拘泥于小节,适合表现形体较大,可以灵活随意一些的形象。



焦墨:焦墨水分很少,浓黑发亮,作画易出飞白,能产生一种特殊效果。这种用墨方法,不是靠墨色浓淡变化来表现,而是通过线条的粗细、轻重、虚实,来表现花鸟形象和空间层次的。



冲墨:先用浓墨画,未干时用清水在墨上点或或将水滴在浓墨上,被水冲开的部位,墨色就浅了许多,一部分墨随水洇出,产生了一些特殊的斑纹效果,增加墨色变化的趣味。冲墨可以一遍可以以数遍。



水渍:落墨后水渗出墨外,再接第二笔,第一次落墨渗出的水,将第二次落的墨排斥开,两笔之间留出水迹。渗出的水迹越宽,水渍效果越明显。常用此法画花冠、禽鸟羽毛等,用墨时要一笔笔画上去,不可反复涂抹。



渗墨:饱蘸水和墨,落墨后用力重按,然后反复在原地提按,使墨随水渗化出去,提按次数越多,重按时间越长,渗化的墨迹越宽,渗化的外轮廓变化丰富,厚实而不板滞。



墨染:墨中水分较大,一笔接一笔地涂上去,可以平涂也可以分出深浅,墨色和谐滋润。墨染主要为表现物象的阴阳、凹凸,加强黑白对比,以突出花鸟形象的立体感、质感或层次感。要想墨染得均匀,可先用水将纸喷湿或刷湿,然后用调匀的墨平涂,这样会不见笔触。



以上是写意花鸟画中常用的墨法,必须在绘画实践中加深理解和逐步掌握。另外,笔法与墨法是统一的而不是孤立的,笔中有墨,墨中有笔,只有笔墨配合一致,相互生发,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文内容摘录自刘绍勇著《写意花鸟画笔墨技法》,农村读物出版社,内容有删节,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购买正版图书!

怎样画小鸡、麻雀

画法引申是对初学者

最好最快的一种训练方法,

例如画好小鸡

我们看看小鸡和麻雀对比,用笔是一样的,我们再看看麻雀与小燕子的对比

一、小鸡的画法 小鸡是从蛋中孵化出来的,小鸡是大卵形套小卵形,躯干两侧是左右八字形小翅爪有四趾前三后一

具体画法步骤 用大白云笔中等墨色,笔尖略 调浓墨,画头,双翅和臀。最后 用朱砂点鸡冠(看看小鸡的动态规律)


二、怎样画麻雀(小鸡引申麻雀)画麻雀与小鸡用笔一样,不同的是飞行和色彩的变化。

首先用大白云笔调赭石笔尖点淡墨画头,然后画背和双翅,前实后虚,接下来再加墨画飞翅和尾羽,最后用淡墨画胸,腹,用浓墨点背斑,嘴眼,腮斑爪子(如图)



跟着徐湛老师画写意花鸟画——麻雀的画法 :

三、 怎样画小燕子(麻雀引申燕子)根据麻雀的笔法引申领会燕子的画法。首先用大白云笔调中墨,笔尖点浓墨画头。然后紧接着两笔画背,注意虚实,一气呵成。接下来以方笔侧锋画近端翅,顺势画剪刀尾最后用淡墨勾胸腹,用淡朱砂画腮红,(注意要等墨色少干再点腮红)



跟着徐湛老师画写意花鸟画——小鸡和燕子的画法 :

讲笔墨,初讲可以说“:线者为笔,染者为墨”,易懂易入手。进而应当明了“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用墨无笔,古人称之为“墨猪”,它有肉无骨;用笔无墨是行笔间缺乏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其实“笔”与“墨”分不开,所以叫“笔墨”,它是一种表现美丽的手段过程。如同地球公转和自转:为表现意象造形的美服务,是“公转”;它也有美的自我表现,是“自转”。笔墨离开了这个意思,那就是“耍笔墨”,那不是“笔墨”,更不是写意画。


学习国画其实说难也不难,关键要得法,在这种前提下,努力勤奋才能见到成效,否则方向搞错了就会越走越歪。在学习国画时,首先要记住三个字:读、品、临。读就是欣赏和分析,从作品的主题立意到构图,气韵,从造型特点到笔墨变化,从色彩的运用到虚实关系等等。“品”就是脱开技法的层面,品味作品要表达的情。“临”就是对照范画模效,也叫临摹。临摹的方式很多,对构图气势好的可以进行“整临”如果画面局部精彩,也可以“节临”,一切因需要而定。每次临完之后一定要对照原作反复比较,努力寻找差距,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王雪涛:花鸟画的六大要领


如何画画?怎么画好?是很多人关心的。有些人来看我作画,用心临写,以至将如何画花,如何画鸟等等,记成文字,视为定法。这是否能画好画呢?技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画?要解决;如何画好?更要刻意探究。利用这一机会谈一点体会。

                                                                                                   ——王雪涛


一、基本功的锻炼要扎实


 花鸟画是以描绘花卉、禽鸟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力,体现欣欣向荣的生气,从而给人以健康的艺术感染。它描绘的对象是大自然,因此培养对自然界的生命力,训练观察力的敏锐是主要的。不少前人也是这样做的。传说一位画家,为了体验草虫的形态,经常趴在草丛中观察,以至露水打湿了衣裳,可见观察之认真。我小时生活在农村,对自然界中的一情一景十分偏好,幼时养成的观察和写生习惯,对我一直影响很大。要认真地了解物象的结构、特点、习性和生活规律,画时才能做到心手相应。特别应当提到的是,有些人对所谓“写意花鸟画”有一定的误解,以为“写意”者,不必求其形似,只图练习笔墨,这是把对现实的观察、提炼、概括与不必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性和结构特点混为一谈,其结果便是把生动、多样、变化丰富的大自然,不是画得千篇一律,就是非驴非马。有些画出自不注意观察人的手笔,是一眼可以看出的,这是画不好画的。花鸟画的源泉是生动的大自然,而不是他人的笔墨,提炼与概括也要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因此对自然界的观察是训练心眼的基本功。



不注意对物写生,把握不住对象形体的特征,就失去了艺术再现的能力。写生不是画虫鸟标本,不但要能准确刻画形象,而且特别要强调概括能力和捕捉对象瞬间的动态,我对自己的速写总是以这样来要求。手眼的敏捷是速写要解决的问题,画面的生动,离不开速写的锻炼。




二、默写比速写更重要


我讲的默写,实际是默记,凭眼睛看,用脑子记。速写再快,也常局限于一时一物,而认真观察后,印在脑子里的形象,则更为完整、生动,待到运用时自然发于笔端。我的老师王梦白是近代画家中十分注意写生的,其主要方法是默写。他喜欢看描写动物的影片,有一次一起看电影,见到猴子结成一串下来喝水,他很激动,不断捏我的手,让我注意观察。他的猴子画得很好,抓得住神气,有生活气氛。今天的美术发展,已远非过去的任何时代所能比拟,不少青年绘画者得到过造型能力以及色彩、速写等方面的锻炼;如果把速写的技巧与默写、默记结合起来,对于对象的特征和生活环境的掌握就会更深入一步。默写的能力提高了,也有助于速写时捕捉对象的瞬间动态。默写的好处很大,也更难。


临摹是重要的,早在六朝时,谢赫就将其列为“六法”之一而得到重视。但写意画的临摹却为不少青年朋友所忽视。他们学画,也并非全然不临,但重视的多为画法问题,却未认真研究作品的精神气质。临摹主要是要理解画理,既可忠实于原作,也可改动它的缺点。林良的《双雁》,用笔洗练,章法饱满而完整,对之令人感到增一分、减一笔都是不适宜的。我在临摹时,自然而然地要求以努力忠于原作的画法去体会画家的用心。相反的例子,如王一清的《双鹰》,也画得很好,只是两个鹰的头,分向两侧而分散了画面,当我临画时,笔笔对临,但却把一个鹰的头部扭转过来,这样改动看来可使画面更为集中。临摹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明确,收获也就更多。



三、笔墨技巧要因其自然 


笔墨是为表现对象服务的,要自然形成。明朝人讲笔墨,讲用中锋的多,但其效果,正如黄宾虹所说,比较孤秃,行笔短促,显得太干涩。画画时,什么笔锋都可通用,只要较好的表现对象即可,日久天长,自己的笔墨风格也就会自然形成;切记在画画的初始阶段就一味追求笔墨,而放松对自然对象的生动表现。笔墨掌握的难易顺序是笔、墨、水。其实,水分淋漓的画法是较易表现的,而干枯见笔处才真正需要功力。笔墨表现,对绘画意境有很大影响。徐渭的画有好的一面,但也并不十分高超。他善于以胶调墨作画,如《河蟹图》,任伯年也用这种方法。用胶的方法比掌握水容易,效果比较润泽,缺点是墨色单调。以王梦白的《石榴》和徐渭的《石榴》相比,则前者是形神兼备,一点雕琢气没有,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可见笔墨表现的重要。



四、探究中国画色彩运用的特点 


不大了解的人常以为中国画笔墨可取,而色彩则不讲究,其实不尽然。中国画的色彩是有传统、有特点的。数千年前的彩陶艺术,至今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不仅因为图案和器形的完美结合,也因为绘制流畅线条的黑红色与陶器烧制后的表面色彩相协调,形成了色彩、图案与器形的统一。其后,从战国、秦汉的漆器,汉代的壁画可以看出,美术创作中色彩的民族特点已经形成。谢赫总结的“随类赋彩”说明千余年前色彩问题已经提高到理论问题而加以重视了。




不强调特定时间和环境下的视觉感受,采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加工方法来表现,是中国绘画色彩运用的特点。表现的方法,一是墨与色相结合,或以墨代色;一是表现对象固有色为主。墨画是色彩表现上的精练概括,所谓墨分五色,运用得好,很多时候可以起到使用色彩也达不到的艺术效果。不少黑白照片的表现力很强,可以使颜色准确的色彩照片相形见绌。也没有人认为卓别林的影片因为无声而成为缺憾。在这里,黑白与无声成为艺术感染力的手段。以墨来概括自然界的色彩,就是中国画色彩表现一大特点。同样,墨与色结合使用,时常也可以得到丰富的表现力和更好地表现特定的情感。以色助墨、以墨显色,一向为人所重视。




齐白石以浓墨画白菜,旁边并列两个带有黑蒂的深红小辣椒,色彩感觉十分鲜明。他画的黑白蜡台,插上红色蜡烛有着同样的效果。红黑二色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古代人就很熟悉,如中国的漆器、希腊的瓶画。它有鲜明的对比,而又庄重饱满。我自己也有一些感受。牡丹是人所喜爱的一个花卉品种,唐代人赏牡丹成了长安、洛阳的一大风尚。历来文人、画工以此为题写诗作画的很多。然而封建文人是把它作为富贵象征来描绘的,今日人民对它的爱好、感受全然不同。我曾试以墨色描画枝叶,衬托红色花头,突破了红花一定要绿叶来扶的格式,除却了柔媚富贵之气。用色虽然减少,但整体效果突出而庄重;运用得好,色彩感觉未必是单调的,同时也更能在枝叶上发挥笔墨效果。




中国画的色彩表现与西洋画全然不同,虽说谁都了解中国画以表现对象固有色为主,问题就在于如何巧妙利用自然对象的固有色来丰富画面。西洋画中总结的色彩规律对了解这一点是有帮助的。白色的玉簪上落上一个瓢虫,活跃了过于淡雅的色调,对比之下也更增添了花的晶莹。生就有着两种颜色的螳螂,在一幅画上为赭黄色可能更谐调;另一幅中,画成石绿色,则在对比之下可能更突出。色彩的巧妙运用可以为画面增添音乐感和韵律。我画过一幅“鸢尾”,其上补什么飞虫,颇费不少脑筋,主要从色彩上考虑,添加了蜡蝽才觉比较满意。整幅画是所谓偏冷一些的温色调,比较明快、淡雅,同时又不过分地使用了对比,造成统一而悦目的效果。整体色调是由画在泥金底上的草绿和青紫的花形成的,而花头与飞虫的红翅造成对比。同时青紫、灰红、黄绿三种色调又能协调为一体,色彩感觉就丰富些。借助外国的色彩经验,用来丰富以表现固有色为主的传统技法,我看很值得钻研。




五、引人生情的意境创造 


从总的方面讲,中国绘画传统是注重写意的,如同京剧艺术一样。不拘于机械的再现对象,更要把握对象的精神气质,着意于创造意境以感染观者。清末广东居窠、居廉的草虫有写生功夫,但缺少内在的精神,形同标本,也就失却了感人的意境。




中国画讲画理、画情、画趣。一幅画的内容是好的,但总要有情趣才能打动人心。要画得引人生情,善于体现自然界中不大为人注意,或者是可能会发生的一种机趣,从而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感受和回味想象的余地。雏鸡争食是生物的自然现象,而在齐白石笔下的“他日相呼”则倾注着人类的情感,和使人联想无穷的意境。一只咬破了草笼爬于其外的纺织娘,有时不是比藏在瓜藤中的更多一番情趣吗?




夸张的手法在花鸟画中使用最多。鸟类由于眼睛的视角广阔和体态的灵活,一般眼球的转动是很少的。但八大山人的鸟,眼睛是会说话的,这在他生活的时代,或可说是代他自己在说话吧。我画过的许多鸟,眼眶往往大于真实,眼球也随视线而转动,在与前者不同的意境中,则体现了生机,在情感上具有了一种拟人的味道。有些人很重视夸张,但却做得过分,看上去不舒服,这在于没有了解到,夸张是要根据意境创作出发,仍是借助于形态而传神的,夸张与漫画不可等同。




刻意表现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抓取生活中的瞬间来表现动势,是意境创作的重要因素。飞鸟固然有着千姿百态,但欲飞将落的瞬间,可能会使人想到一种闻声索侣或觅食才归的意趣。寓动于静则是含蓄表现动势的另一种方式。踞伏草中的雏鸡动态很小,但在空灵数笔的脖颈上和转折有力富有弹性的背部曲线上,蕴藏着力量,不难使人想象,在它灵活的躯体上可能预示着的动势。总之,感人的意境是要作者倾注感情去探索的。




六、章法布局归于立意 


布局结构决定整幅作品的基本形式。古人强调意在笔先,立意就是总纲,其基本思想就是用什么去打动人心。立意饱满方可气脉一贯,即使面对小幅纸,也要站着画才能纵观全局。由于中国画工具纸张和创作上的特点,不能要求有百般推敲而成的草图。在经营构图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我初次见到有人用剪贴的办法设计构图时,真使我惊讶不已,谈何意境呢?花鸟画要求画前有腹稿,但它只能确定大致面貌,重要的在于落笔后能随机应变。石涛讲“一画”,在画法上,这初始的“一画”决定风貌,笔笔相随,才能贯通一气,这或可称之为“始于一”。这样的画气脉流畅、结构完整。不可不顾落笔后的实际情况而坚持原有的构图设想,以致使画面零乱,这是“中国画”不同于西画的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绘画注重线条,构图中以线型的安排为主,大致可有主、辅、破线三种类型。主线是确定型式的主导,辅线加强主线的气势,而破线一方面打破单调的布局,同时又以对比的方式再次突出主线。草虫虽小,在花鸟画中却并非是点缀,体态短小的一只蝉,有时可以视为 一块必要的墨色;而生性敏捷的螳螂,在构图中往往是作为有折曲的线型来对待的,连那长长的触须,是低是扬,也要安排得当,细心的人仔细琢磨是不难领会的,至于疏密、聚散、动静、虚实等等,只起丰富主体效果作用。金农的梅花有功力,但过于散漫一片,章法上是失败的。规律要注意总结,但不可为法使。只需刻意于画的中心,古人称之为气的结点,笔笔都要考虑这个中心,章法自然奇拔。


王雪涛 

1980年春记于首都 


刘绍勇,号少墉,1945年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国书法艺术专业。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西城政协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


作画讲究用笔,还须注重用墨,清代画家王原祁说:“用笔用墨,相为表里。”有墨无笔,缺少筋料;有笔无墨,缺少血肉。

关于墨色变化,有“五墨六彩”之说,五墨是指焦、浓、重、淡、清,这是墨阶,运用它的构成搭配,使面面形成节奏和旋律。六彩是指黑、白、浓、淡、干、湿,是画中用墨变化的要素,使墨具有丰富色彩的表现力。


墨法就是用墨的技法,墨法离不开水法,它直接关系到用墨的效果,所以这里将水法归入墨法之中。



—— 蘸墨法


即调墨的方法,一般要求,笔头上的墨不可均匀,要有浓、淡、干、湿,这就要研究蘸墨的具体方法。


笔端蘸墨蘸水后,笔前端蘸墨,在调色盘上按一按,使墨色从笔端至笔根,由深逐渐变浅。无论是正锋顺用,还是侧锋用,都会出现浓淡变化。




笔腹蘸墨:蘸水后,笔腹蘸墨,然后在调色盘上按一按,使墨色从笔腹至笔端,由深至浅逐渐过渡。正锋顺用和侧锋侧用的黑色效果,与笔端蘸墨的墨色变化正好相反。这两种蘸墨是极为常见的方法。



笔侧蘸墨:先蘸淡墨并将笔头轻轻压扁,然后用一侧或两侧蘸浓墨,画出的线条是一边深一边浅,或两边深中间浅。常用一侧蘸墨的方法画枝干、藤蔓,用两侧蘸的方法画竹竿等。



蘸水:蘸浓墨后,笔端蘸水,墨被水冲向笔腹,使笔锋至笔腹由浅渐深。可以连续用蘸水法作画。笔端蘸水和笔腹蘸墨都是笔端浅笔腹浓,但是,笔端蘸水画出的形象更显得光泽透明。常用这种方法画叶子、葡萄、兰花和花瓣、小鸡、小鸟等。



滴水:方法很灵活,先蘸浓墨,需要笔的哪一部分汪些,就用别一支笔蘸清水滴在哪一部位上,可多次滴水。可以滴水在笔根、笔腹一侧、笔腹两侧,使水墨和谐,滴水后笔中水分较大,画出的轮廓较模糊。



—— 用墨法


用墨法是指在纸上运用墨的技法,包括用水的方法,与蘸墨法不同的是在纸上“作文章”。用墨法有破墨、积墨、泼墨、焦墨、冲墨、水渍、渗墨等。


破墨:通过墨与墨的冲撞、渗化,使原来的墨迹产生新的变化。具体方法有以浓破淡、以淡破浓、以干破湿、以湿破干。



积墨:通常由淡墨到浓墨,以不同的墨色笔触交错、层层积上去。先用淡墨画,干后或九成干,再往上皴点第二层墨。一遍一遍积上去,直到满意。不可平涂,要见笔。



泼墨:将调好的墨泼在纸上,根据泼成的形状,加以进一步的构想,随机应变,顺势点写而成。这种墨法不拘泥于小节,适合表现形体较大,可以灵活随意一些的形象。



焦墨:焦墨水分很少,浓黑发亮,作画易出飞白,能产生一种特殊效果。这种用墨方法,不是靠墨色浓淡变化来表现,而是通过线条的粗细、轻重、虚实,来表现花鸟形象和空间层次的。



冲墨:先用浓墨画,未干时用清水在墨上点或或将水滴在浓墨上,被水冲开的部位,墨色就浅了许多,一部分墨随水洇出,产生了一些特殊的斑纹效果,增加墨色变化的趣味。冲墨可以一遍可以以数遍。



水渍:落墨后水渗出墨外,再接第二笔,第一次落墨渗出的水,将第二次落的墨排斥开,两笔之间留出水迹。渗出的水迹越宽,水渍效果越明显。常用此法画花冠、禽鸟羽毛等,用墨时要一笔笔画上去,不可反复涂抹。



渗墨:饱蘸水和墨,落墨后用力重按,然后反复在原地提按,使墨随水渗化出去,提按次数越多,重按时间越长,渗化的墨迹越宽,渗化的外轮廓变化丰富,厚实而不板滞。



墨染:墨中水分较大,一笔接一笔地涂上去,可以平涂也可以分出深浅,墨色和谐滋润。墨染主要为表现物象的阴阳、凹凸,加强黑白对比,以突出花鸟形象的立体感、质感或层次感。要想墨染得均匀,可先用水将纸喷湿或刷湿,然后用调匀的墨平涂,这样会不见笔触。



以上是写意花鸟画中常用的墨法,必须在绘画实践中加深理解和逐步掌握。另外,笔法与墨法是统一的而不是孤立的,笔中有墨,墨中有笔,只有笔墨配合一致,相互生发,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文内容摘录自刘绍勇著《写意花鸟画笔墨技法》,农村读物出版社,内容有删节,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购买正版图书!

怎样画小鸡、麻雀

画法引申是对初学者

最好最快的一种训练方法,

例如画好小鸡

我们看看小鸡和麻雀对比,用笔是一样的,我们再看看麻雀与小燕子的对比

一、小鸡的画法 小鸡是从蛋中孵化出来的,小鸡是大卵形套小卵形,躯干两侧是左右八字形小翅爪有四趾前三后一

具体画法步骤 用大白云笔中等墨色,笔尖略 调浓墨,画头,双翅和臀。最后 用朱砂点鸡冠(看看小鸡的动态规律)


二、怎样画麻雀(小鸡引申麻雀)画麻雀与小鸡用笔一样,不同的是飞行和色彩的变化。

首先用大白云笔调赭石笔尖点淡墨画头,然后画背和双翅,前实后虚,接下来再加墨画飞翅和尾羽,最后用淡墨画胸,腹,用浓墨点背斑,嘴眼,腮斑爪子(如图)



跟着徐湛老师画写意花鸟画——麻雀的画法 :

三、 怎样画小燕子(麻雀引申燕子)根据麻雀的笔法引申领会燕子的画法。首先用大白云笔调中墨,笔尖点浓墨画头。然后紧接着两笔画背,注意虚实,一气呵成。接下来以方笔侧锋画近端翅,顺势画剪刀尾最后用淡墨勾胸腹,用淡朱砂画腮红,(注意要等墨色少干再点腮红)



跟着徐湛老师画写意花鸟画——小鸡和燕子的画法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