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罕见慈禧老照片:慈禧爱上摄影

 xiake172 2018-02-08

慈禧太后(1835~1908年)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帝国时代的最后几十年里,饱受争议的慈禧太后用照片塑造了自己的形象。当时摄影正在成为大众媒介,大清朝(1644~1912年)在一个充满敌意的帝国主义世界中挣扎求生。(图为慈禧正照)

1900年义和团运动后,许多国人和洋人都把这次灾难归咎于慈禧。作为回应,清廷采取了个人的外交措施来接触外国。慈溪邀请北京的外国使节到白金汉宫参加午宴,并任命一些常驻在海外的满族人充当翻译,其中之一有位名叫裕勋龄(1880~1943)的年轻人,他是前任驻东京和巴黎大使的儿子。裕勋龄对摄影有极大的热情。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慈禧让他为自己拍摄了一系列个人肖像和生活照以对自己的公众形象加以修饰。后来裕勋龄成为了慈禧的御用摄影师。(图为裕勋龄)

送你一个新年福利,点击领取
广告
图片

裕勋龄为慈禧拍摄的系列照片多为公众化形象考虑,主要作为报纸和历史书籍的插图。尽管慈禧在国外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残暴的龙女形象,但下图右侧图这幅浪漫化的肖像据说是为了体现慈禧作为年轻女性优柔的一面形象,左侧图则为慈禧实拍照。

慈禧因煽动义和团攻击外国居民和中国基督教徒以及阻碍中国现代化建设而受到西方的谴责。1900年7月14日,法国杂志《Le Rire》的封面上,一幅怪诞的慈禧手持一把带血的匕首,脸旁是基督教徒被砍下的头颅和残缺的肢体。

慈禧在颐和园一幅非正式的照片

慈禧对摄影非常着迷,并积极地参与到人物位置、服装选择和道具的摆放。照片中密集的构图里,荷花、织棉、水果、植物和装饰性屏风等等都强烈表现出慈禧对大胆的图案、奢华的物品的热爱以及她对中国戏剧的热情。(左侧为当时中国的传统肖像,右侧为慈禧肖像)

“慈禧太后赏荷花“,从慈禧坐的船及其之上的屏风、香炉、花卉、侍女等体现出慈禧追求奢华富贵的心态

慈禧太后坐在大轿上

慈禧太后组图

宣统元年(1909年)十月,慈禧被葬于河北省遵化市菩陀峪定东陵,定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太皇太后”,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简称“孝钦显皇后”,谥号共22字,其长度超过清朝开国皇后孝慈、本朝孝德、孝贞两位正宫皇后,为清代及中国历代皇后之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