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窝扒菜过立春

 圆角望 2018-02-08

    王晓

    大连的女友发了个朋友圈:明天立春,春饼店里又要挤满人了。她庆幸好友提前给她送了春饼,好让家人“咬春”。第一次见北国的春饼,真好看,粉红、淡青、浅墨、轻紫四颗小饼精致地摆在礼盒中,扎着缎带,暖意扑面。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我们这里连下三场大雪,前面的未融,后面的跟上,气温一度跌到了摄氏零下十度左右,在我们这个小城并不多见。暖冬过多了,冰冻便是奇遇。雪就这么不管不顾地下了,十几厘米厚的积雪堆在那里,学校停课,机关人员扫雪。霜前冷,雪后寒,这样的感受太直接了,明明阳光还行,就是寒气逼人。在没有供暖的南方,暖是空调给的。

    与摄影界的朋友小聚,听他们相约,立春日大早要赶去乡下,拍摄鞭打耕牛的耕作戏。这一兴于西周的民俗,多年息演,史料留痕。如今物质条件好了,人们开始重视精神需求,复原了这样的祈福方式:一人牵犁,一人扶犁,众人载歌载舞,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生活的仪式感,在我这个尝过咸淡的中年人眼里,越来越浅而淡。没有想到,我的身边仍然有一部分这样的人,或者为了趣味,或者为了工作,那么虔诚地对待节令。那我该做些什么迎接立春呢?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意味着山萌水动,大地复苏。不管我们留意不留意,节令的脚步不会错乱。立春的前一天,正好休息,我迫切地要回乡下,乡下小院有我的小菜地呢。老人们就着院墙的栅栏,给菜地搭了个塑料棚防冻,与真正的蔬菜大棚没法比。十几厘米的积雪压在上面,有的地方雪化成水,又结成冰,窝在薄膜里淌不出去,全部压在薄膜下面稚嫩的菜上,看了心疼。我决定清除积雪,整理塑料棚子,让菜也晒晒太阳透透气。

    白雪一捧捧塞到栅栏外面,大冰块掰起,整个儿扔出去,拽着薄膜,让雪水顺着势淌,先淌到院子里,再淌到院子外。阳光正好,这些雪水一会儿就无影无踪。手指接触到冰,还是有一点冷,倒不像前阵子那么刺骨,这是春来的节奏吗?缠在栅栏上的蔷薇,早早泄露春的消息,枝条上鼓起无数的红米豆,只等一声令下,争相放出无数像雀舌一样的红叶,既而转绿,打苞,开花。

    我的菜地也得到大地回春的消息了。六个平方的地方,豌豆、紫蒜、菠菜、香菜、小青菜、大青菜、香葱,好几个品种呢,它们在积雪覆盖下的塑料棚里无忧地长着,油绿,不带一片黄叶,低声悄吟春之声。菜地中间,简易的拱架被雪水压塌,嫩嫩的菜茎有的已被折断,闷在薄膜下透不过气来的样子。我将薄膜全部揭开,趁着暖阳,让菜们起身。冬日的雪水从大棚四边浸入,菜地也是湿漉漉的,正好让地也晒晒干,湿气太大,不利于蔬菜生长。

    先生在楼上读书,却时刻担心我在菜地动作过大,不时伸头观望,关照我好好伺候,过年餐桌上的新鲜蔬菜指望它们呢。真到年根里,啥东西都好买,都舍得,但这从地里到嘴里不需十分钟的蔬菜,哪里找呢?菜地边角,大棚漏空处,有积雪滑下,没了几株大青菜,菜们都冻得硬邦邦的,有些都冻伤了。赶快间隔着铲了,中午做个青菜炒牛肉,放点红剁椒,不要太下饭。而没伤着的菜只要不疲(受伤皮汁分离),让它们慢慢还魂,还会在地里好生长着。

    在雪窝里扒菜,是我迎接立春的方式。不畏寒冷,春意已到院门。

    我还在菜地里剪了一小篮子豌豆苗,挑了一把菠菜、一把香菜,还拽了一把小青菜,挖了一把紫蒜,然后坐在满满阳光的小院里,将它们理干净,分袋装好,带回城里,下面条、烫火锅、炒菜,样样都方便,够吃上一个星期。

    当初建这个房子的时候,身边的朋友都劝阻,同等资金可以在扬州新车站附近买个一百六十平米的大套。前后不过五年,论增值,扬州的房翻了一番,这乡下的屋呢,基本没增。我不太精于算账,知心的朋友算给我听的时候,有点懊悔。但当我在立春的前一天,在这个小院里,忙忙碌碌不经意间就过了大半天的光阴,心里是那样的宁静、满足、舒畅,这是多少倍的投资回报都给不了我的。

    在我的地盘,通过一个个鲜明的节令,与大地万物感应共鸣,周而复始,不竭不厌,很古典,也很时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