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益生菌的10句名言!

 AC987 2018-02-08


编者按

以下有关益生菌的名言源自《小细菌大健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1句:任何时候,我们都与小细菌共生

解读:从重量上来说,人体的微生物约有1.5公斤,绝大部分人体微生物分布在胃肠道,约有一公斤,其它如皮肤、生殖道等也是富含微生物的地方。从个数来说,我们的人体内,有大概100万亿各类细菌,和人体自身的细胞数目比为10:1,而这些细菌携带的基因数目和整个人类自身基因数目的比例是100:1。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微生物在我们身体中占的比例都很大,从某种程度上,与其说我们是一个人类,不如说我们是我们身上的微生组的一部分。



第2句:吃什么饭,养什么菌

解读:为什么饮食结构对我们健康的影响有甚于先天的基因缺陷呢?可能的原因是,高脂食物显著减少双歧杆菌等有益细菌;我们知道,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能够利用膳食纤维来生长的细菌对动物的肠有一种屏障功能,如果它们的数量下降,肠壁的通透性就会增加,使更多的内毒素进入血液,引起慢性炎症,最后导致胰岛素抵抗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疾病。在有益微生物减少的同时,高脂饮食带来的另外一个肠道微生物种群变化是一些病菌的数量会增加,如肠杆菌属的硫酸盐还原菌,这些病菌分泌的叫脂多糖的“内毒素”,这些炎性因子就会弥散在全身,破环人的正常免疫系统,可能引起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失调。在这种慢性炎症的长期打击下,最终会造成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同时,这些有害细菌还可以把硫酸盐还原成硫化氢,过量的硫化氢可以引起肠上皮细胞的基因突变,增加结肠癌的风险。



第3句:肠道菌群是人体“第八大器官”

解读:肠道微生态指在人体消化道中存在的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等微小生物体的集合,其中以细菌为主,肠道内细菌是体内细胞数量最多的部分。可以说肠道菌群是人体器官中的隐含器官,故被称为人体除了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之外的“第八大器官”。



第4句:菌群失调是过敏性鼻炎的关键诱因

解读:肠道菌群不仅能维持肠道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还能拮抗病原微生物的定植,感染和刺激、调控人体的免疫功能。肠道菌群是肠道和肠道免疫发展的重要刺激因素,肠道菌群通过不断地刺激局部或全身免疫应答,促进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发展,增强肠道粘膜屏障的功能,促进 Th1/Th2 细胞平衡,这个免疫平衡对于人的健康极为重要,因为一旦失衡,过敏性鼻炎等过敏疾病就可能发作。随着研究的深入,益生菌的不断深度开发,具有调节人体Th1/Th2免疫平衡,调节IgE过度分泌的功能型益生菌菌株,将逐渐走进人们可以倚赖、并有效地改善过敏体质的主力防治手段的阵营。



第5句:菌群平衡让婴幼儿赢在健康起跑线

解读:自受精卵形成的一瞬间,这个个体的性别及基因即已天生注定,这是无法改变的。然而生产方式的不同对于婴儿的影响才刚开始启动。常见的生产方式包括顺产及剖腹产。顺产顾名思义就是从女性生殖道产出,剖腹产则是从腹部开刀取出胎儿。这两种生产方式直接影响了婴儿对这个世界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每个婴儿起跑线的健康程度就会有差异,其主要差异来自婴儿接触微生物的种类及时间的不同。顺产出生的小宝贝,首先接触到的是母亲生殖道的健康菌群(当然前提是母亲的微生态菌群是平衡的),此时婴儿的全身上下即开始与微生物共存,并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有学者将其称之为“菌脉”,与“血脉”相提并论。事实上,对新生儿而言,附着在其体表的微生物对体内的免疫系统发育至关重要。这些共生的微生物早期与人体的相互作用是免疫系统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若缺乏共生菌的辅助,会造成免疫系统建立迟缓或免疫低下的问题。而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对于新生儿及幼儿在健康成长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益生菌对于疾病的早期预防及缩短病程确有让学者们认可的价值。



第6句:菌群失调与代谢综合征密不可分

解读:肠道菌群被视为特殊的“内分泌”器官,参与了与宿主的对话,维持宿主的代谢平衡,刺激宿主的免疫系统建立。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肠道菌群失调在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中有着密切关系。益生菌的补充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粘膜黏附因子,从而改善缓解全身的低度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缓解胰岛素抵抗,对改善代谢性疾病有益处。



第7句:菌群平衡促进免疫系统发育与完善

解读: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通透完整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紊乱会引起紧密蛋白表达的变化,肠道通透性增加,这会导致一种可怕的情况发生,许多正常情况下被限制进入体内的大分子等抗原出现在血液中,这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无菌动物接种肠道正常细菌后,其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针对抗原的反应速度与强度增加,外周吞噬细胞功能增强,这些都说明正常菌群回到机体后,发挥了免疫系统协同作用,肠道局部免疫及全身性免疫系统功能得以部分恢复。益生菌有助于人体菌群与免疫系统的生态协同作用,可以帮助人体保持和增强健康的免疫力,即便有病毒、致病细菌等病原体的攻击,人们也将有足够的抵抗力免予发生疾病,并长期健康地生活。



第8句:抗菌药(抗生素)对胃肠道菌群的影响在生命伊始就已经存在

解读:多项研究的数据表明广谱抗菌药对于新生儿及婴儿的胃肠道菌群会有长期的作用,包括增加变形菌尤其是肠杆菌科细菌的数量,以及减少放线菌,尤其是双歧杆菌科的数量或多样性减少更为显著。在婴儿的大样本研究中发现相较于未使用抗菌药的对象,经抗菌药治疗后的婴儿体内的肠杆菌丰度值明显升高。分娩时如果母亲接受抗菌药治疗,其生产的婴儿出现长久的微生态环境失调,主要表现为肠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的增加以及拟杆菌比例的降低,在以欧洲人为对象的研究中还发现,母亲在围产期或者哺乳期使用抗菌药,婴儿体内还可以发现许多不常见的杆菌。正确使用益生菌,可以让人体失调的菌群生态逐渐得以恢复。



第9句:过量饮酒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健康生态

解读:过量饮酒导致肠道微生物组成和代谢功能的变化,这与酒精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肠道渗透性升高、酒精性肝病的发展以及其他疾病有密切关系。一旦酒精破坏肠道微生物群,微生物群和微生物群的变化都可能增加对病理变化的易感性。大多数回顾性研究表明酒精诱导的肠生态失调与酒精性肝病和肝硬化的进展之间有关联。研究发现鼠李糖乳杆菌和燕麦补充可改善啮齿类动物模型的酒精诱导的肠道氧化应激、肠高渗透性、肝脏损伤以及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研究也发现,益生菌和益生元的饮食调理,不仅可以逆转酒精诱导的生态失调,而且可以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肠道和肝脏的发病症状。



第10句:幽门螺杆菌让口臭成为一种难治性慢病

解读:有一种口臭大家可能会深有感触,一部分人是自己本身,一部分则是周围的同事、亲友,可能会有这样情况,无论如何刷牙,有种类似氨气味道的异味总是刷不掉,即便用重剂量薄荷味的牙膏,刚刷完,呼出的口气中即混合有薄荷味,也还有一股氨气的臭味,这样的味道严重者甚至能够让远离1米以外的倾听者都能闻到异味。幽门螺杆菌产生大量的尿素酶,分解摄入及血液中析出的尿素,从而产生大量NH3,而氨是一种剧臭的物质,大部分氨吸收入血由肝脏再合成尿素,部分进入肺内而呼出,还有部分返胃进人口腔,这就形成了难治性口臭。当然,学者们已经发现特定的益生菌可以帮助身体对抗幽门螺杆菌,让口气清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