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广东 2016/12/9 至少在国内,沙盘游戏的操作中,心理咨询师都会在讲述故事阶段让沙盘制作者选择一个代表自己的沙具,我们把这个代表自我的沙具称为“自我像”。 那么“自我像”有什么意义,如何通过它来理解制作者的心理呢? 理解“自我像”之前先要理解荣格分析心理学对于人的心灵结构的观点。众所周知,荣格认为人的心灵由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构成: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其中意识的核心、起到整合意识各个功能的部分为自我(ego),而整个心灵的核心、也是集体无意识核心原型的是自性(Self)也称为潜意识自我。 意识自我的作用除了整合意识的各个功能之外,还有就是向内、向外的觉察功能。 我们能够在一些场合下举止得体,这应该是意识自我对外在环境觉察的功劳;而我们能够了解自己、感知自己则是意识自我向内觉察的功劳,此外意识自我还有觉察自我本身的功能。 做沙盘的时候,意识和潜意识都参与,但是如果制作者比较投入,潜意识的表达就比较多,意识的作用就少;如果制作者不够放松安全以及对潜意识控制较多等因素,意识就作用比较多,而潜意识表达就少。 等到沙盘做完了,让制作者讲述沙盘的人或者事物,这个时候意识起到主导作用,而潜意识的作用减少。 所以说,当制作者选择某个沙具代表自己,有几个可能的含义:其一,意识自我对自己内部觉察的结果;其二,意识自我本身的特点。 举例而言,一个四十岁的妇女选择了一个小女孩代表自己,可能说明她意识自我还是认为自己是个小女孩的状态或者她的意识自我就是小女孩的水平;一个孩子选了一个恐龙代表自己,可能说明意识自我就是处在恐龙的水平。 当然,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不同,国外一些专家并不让制作者选取自我像,至少不必须是;而沙盘中的心理呈现,意识和无意识并不是那么完全分开的,所以这里的观点只是一种可能,是一种参考,还不是很成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去思考和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