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樊代明院士分享“健康三字经”:三分之一的病不治也能好!

 马思鹰眄 2018-02-08

樊代明院士的这个“三字经”,可不是那种每句3 个字的韵文,而是3 个带“三”字的名词短语,它们浓缩着樊院士多年来对医学的剖析和对生命的感悟。

樊代明院士分享“健康三字经”:三分之一的病不治也能好!

“三间”健康:顺应自然、维护和谐是守护健康的根本

“‘三间’健康,指的是空间健康、人间健康和时间健康。”樊代明介绍说。顺应自然的规律,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守护健康的根本之一。

空间健康

人是“天”的一部分,是宇宙的一部分。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天热了要减衣服,天冷了要加衣服,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违背这个规律,你不是得感冒就是得热伤风。违背自然规律,病就找上门了。”另外,每个人都是人类是社会的一员,要与人为善,胸怀坦荡。“你想,如果你和别人之间相互猜忌、设防、敌视,你能过得舒坦吗?”

人间健康

人体当中,大到肉眼能看得见的各种组织,小到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细胞,它们之间是靠能量和“信息”来维系的。“两个物质之间的联系叫‘信息’,两个物质之间反应的结果则是能量的表达。‘信息’和能量是生命的本质。医生救人救的并非肉体本身,而是肉体当中的千丝万缕的‘信息’。并不是把三块骨头五块肉缝合到一起就能形成生命,‘信息’的传递需要正确的途径。我们平时的运动就是在不断激活‘信息’和能量。”

时间健康

“中国人讲的子午流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外国人讲的生物钟,谈的都是时间对健康、对生命的影响。”樊代明说:“人在中午12 点(午时)生命力最强,晚上12点(子时)生命力最差,那个时候死人最多,现在依然如此。医学上,之前在我们检查出的指标,超过一段时间就不能再当成治病的绝对根据。”

三个三分之一:1/3的病不治也能好,1/3治了也不好,1/3治了才会好

“‘病是治好的’这句话只说对了三分之一。”人类繁衍至今几百万年香火不断,说明人对疾病存在自愈力。“你见过背着药箱到处跑的老虎吗?”

樊代明院士分享“健康三字经”:三分之一的病不治也能好!

樊代明讲道:“人们总爱相信这么两句话:1.有病就要治,越早越好。2.病是治好的。其实这夸大了医生治疗的功能。所有疾病当中,有三分之一不治也能好,三分之一治了也不好,三分之一治了才会好,医生只是去解决那三分之一治了才会好的。”

在樊代明看来,医生不过是帮人们去使那三分之一的力而已。“医学的历史只有几千年,而人类的历史有三四百万年。那么,在医学没有形成之前,那几百万年人类是怎么过来的?靠的是三个字——治愈力。你可以反着想,如果人类不具备一定的抗病、防病以及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也就适应不了大自然,也就不会有从古至今这几百万年的繁衍生息了。

“不光是人类,低等动物也是如此,甚至它们的自愈力比人类更强。每个人基本都能看上病,但是能上兽医院看病的动物有多少?除非是猫猫狗狗之类的宠物。你见过背着药箱到处跑的老虎吗?人被划个口子,就赶紧消毒,用抗生素消炎,不然会得破伤风、败血症。而动物呢?拿舌头舔几下就够了。”

讲到这里,樊代明院士严肃地说:“抗生素滥用,致使现在每两年就产生一种新的耐药菌,而10年才能研发出一种新的抗生素,显然步伐永远跟不上。这是要出问题的!医学的本质是什么?不是治愈,而是带病健康生存。”

“普通感冒、口腔溃疡就属于不治也能好的。而像恶性肿瘤,有一部分可以治,而很大一部分或者是绝大部分晚期肿瘤是治不好的。不论是切除、化疗还是放疗,最终目的是要把癌细胞赶尽杀绝。但患者死了以后推到太平间,8个小时以后,癌细胞居然还是活的!人没了瘤还在。”

樊代明院士分享“健康三字经”:三分之一的病不治也能好!

樊代明讲了个故事:一个院士的夫人得了癌症,情绪极度低落,送到南京去做临终关怀。医生会诊之后,先不针对肿瘤进行治疗,而是先治疗抑郁,然后加强营养。现在已经带瘤生存两年多了。

接着,樊代明举了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我有一次痰中带血,肺部有阴影,检查结果拿给各大专家看,都说80%可能是肺癌。吓死宝宝了!当时我女儿怀孕了,没敢告诉她。我也没理这事儿,因为我知道肺部节结95%以上和肺癌没有关系,那个阴影跟我之前有过肺部感染、现在正在恢复有关系。后来女儿生产了,我当姥爷了,肺部阴影也没了。美国去年有报道显示,医源性死亡是患者在医院里死亡的第三大死因。所以过度医疗必须引起重视!”

治病三境界:真、善、美——求真求实、善待患者、把医术当艺术

“从人体整体上求真求实,医生善待患者,患者善待医生,把医术当成艺术。”这是樊代明院士作为一名医学大家对真善美的诠释,也是他提出的“治病三境界”。

樊代明院士分享“健康三字经”:三分之一的病不治也能好!

“用科学的方法,什么药治什么病,看到什么指标就是什么病。这个能不能搞定?只能搞定一部分,科学在医学中间有很大的局限性,靠什么?靠人文来补充。有的时候求真了不务实了,我们局部的求真是真的,但是对于整体来说并不是实的。这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逻辑。只有从整体上求真求实才是正道。”

即医生对于患者的呵护,患者对医生的尊重。

什么是美?医生上班,把医术当成艺术来做,医生上班做艺术了,患者来看病,享受艺术。

“请问现在有多少医院、多少医生做到了善与美呢?这是医学的本质,是人性的灵魂。如果我们医生忽视了善与美,就是忽视了患者的人性,或者自己作为人的人性。我们只用冷冰冰的手术刀或者药品来治病,就使医学丢掉了温度。”当樊代明说完这句话时,台下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