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年 | 笔酣墨饱,一饱“剧院”福

 沁园春春2016 2018-02-08



小年夜

福到来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

又称小年夜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

扫尘、吃灶糖的日子

它是新年的序幕

寄托着中国人辞旧迎新、

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距离春节只有7天了

在外漂泊拼搏的游子们

是否已经攥紧了回程的车票

迫切渴望着围桌团圆的饭菜香

今天在江苏大剧院的共享大厅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的

多位书法艺术家用红纸黑笔

写下一张张遒劲的“福、寿、旺”

让百福具臻的暖冬午后

洋溢着喜气,蔓延着祝福

这是红火热闹一年的招手与呼唤

这是寒冬旧岁深情地回眸和告别



各位书法家挥毫泼墨

用五大书体

“篆、隶、楷、行、草”

送去“五福盈门”的愿景

拿到“福”字的剧院人

都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暖心





诚挚





欢喜







感谢


大家将福字放在地上“晒福”

从头到脚尽情吸收“福气”

在潇洒流落,翰意神飞中

将福运传递,让烦恼化为浮云

感谢书法家们的辛勤付出

让新年充满仪式感和祝福



心声


此次写“福”书法家之中,

还有几位参与过《江苏大剧院赋》

的书法、篆刻作品创作,

与江苏大剧院有着不解之缘

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王继安,他创作的《江苏大剧院赋》书法作品就珍藏在剧院中,他说:“用‘福’字送‘文化’到文化高水准的大剧院。江苏大剧院高品质的节目使我们为江苏、为大剧院而骄傲。”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院副院长白鹤老师也是《江苏大剧院赋》书法创作者之一,他通过《大剧院赋》初识大剧院并结下渊源,他说道:“为万民写万福,我们每天大概创作200张左右的福字,这也是作为书法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中国书法家协会成员、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秘书长荀海也一直用作品陪伴大剧院的成长,他的篆刻作品参加过《艺苑精华——江苏大剧院赋书法篆刻展》,他说:“大剧院不仅是连接全国、世界的纽带,也是向各方展现江苏文化实力的舞台。”




在小年之际,

江苏大剧院全体员工

向一直关注支持着大剧院的各位朋友

拜个早年,愿各位新年快乐、阖家欢乐

编辑/王乐爽

摄影/彭鹏、屠景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