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象视界】不朽的述说,传奇玫茵堂的“大明格古”

 alayavijnana 2018-02-08

今天,我们继续为朋友们探访即将在北京举行的这轮超重量级秋季大拍,今天我们要探访的是超级航母北京大保利。之前我们为朋友们介绍过,保利拍卖的古董部分在国内完全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其整体水平,也绝对不在国际老牌拍卖行之下!


保利秋拍古董部分的亮点实在有一点多,我们今天要为朋友们呈现的,是带有传奇色彩的顶级瓷器收藏体系玫茵堂在保利的又一次亮相。而且,在这一传奇收藏体系中,有某些品种的收藏系列,可能真的是最后的一次集中在拍场整体呈现了,物聚缘散,收藏世界的奇妙轮回。


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

玫茵堂藏  明 成化斗彩鸡缸杯 

成交价:2.8124亿港元


有关瑞士玫茵堂,相信圈内朋友们是再熟悉不过了,当然,让玫茵堂真正为圈内以外的广大收藏爱好者熟知,还是因为2014年那只2.8亿港元成交的成化鸡缸杯了。


《玫茵堂藏中国瓷器》  康蕊君著


事实上,这个二十世纪最令人惊叹的私人瓷器收藏体系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苦心经营,但由于玫茵堂主人行事低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堪称全球最顶尖的私人瓷器收藏体系,一直鲜为人知,一直到1994年,德国学者康蕊君(Regina Krahl)女士编纂的《玫茵堂藏中国瓷器》图录首两册出版,这批精美的中国瓷器第一次震撼世界。


2011年香港苏富比春拍  玫茵堂I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

约2亿港元会后洽购成交


2011年4月,香港苏富比第一次上拍玫茵堂藏瓷,同年的《经济学人》杂志掀开了“玫茵堂主人”的神秘面纱。原来,“玫茵堂主人”是来自于瑞士的实业家裕利(Stephen Zuellig和Gilbert Zuellig)兄弟二人。而此时,其弟Gilbert Zuellig已经于2009年去世,而哥哥Stephen Zuellig当年已经93岁高龄。从2011年到2014年,苏富比连续推出了6个玫茵堂藏瓷专场,每次都引起了市场的热烈反响。

 


玫茵堂的英文译名为The hall amongrosebeds,取意玫瑰如茵、花开遍地之意,这也是他们在瑞士的家乡Meienberg的谐音。


北宋汝窑圆笔洗 玫茵堂藏 


上世纪50年代初,裕利兄弟的一位合伙人的美籍妻子Helen Ling正好在上海经营瓷器,兄弟二人便渐渐开始通过她来购买中国艺术品,而后来,Helen Ling将一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中国古董商介绍给了两兄弟,他便是赫赫有名的仇焱之(1910-1980)。仇焱之激发了兄弟二人对中国艺术品的热爱和敬畏,也为他们的收藏提供了一盏指路明灯。


仇焱之为裕利兄弟提出了三大选件原则——“珍奇稀有、品质上乘、品相完美。”裕利兄弟绝不是这些原则的唯一遵循者,却是最为严格的执行者。他们收藏的每一件作品不仅满足稀缺和重要的标准,而且体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


仇焱之(1910-1980)


半个世纪以来,包括仇炎之、戴润斋、大维德、埃斯肯纳齐、JJ蓝捷理等等都曾替裕利兄弟经手过古董,可以说,玫茵堂的收藏是完完全全建立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的。


如今,斯人已去,这次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拍上亮相的玫茵堂藏瓷,半个多世纪的顶级收藏体系又一次的集体亮相,这样的机会,已然已经不太多了。


LOT5030 

玫茵堂典藏 清 雍正珐琅彩粉彩平安春信图碗 

RMB: 12,000,000-20,000,000

来源:

Bois家族旧藏

罗斯柴尔德家族理事、蒙特信托收藏创始人Vivian Bulkeley-Johnson先生旧藏

蒙特信托基金会旧藏

展览:

「清代艺术展」,东方陶瓷学会,1964年,编号209

「蒙特信托基金会收藏展」,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1970,编号117

「玫茵堂收藏中国陶瓷」,大英博物馆,伦敦,1994

Evolution to Perfection-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Collection」,Sporting d’Hiver,蒙地卡罗,1996年,编号183

著录:

《中国陶艺》, Margaret Medley,纽约,1976,页193

 《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958


保利秋拍,玫茵堂藏瓷将以明清两代作为划分,呈现在两大专场中,其中,我们之前为朋友们重点介绍过的清雍正珐琅彩粉彩「平安春信」图碗将在清代部分——【瑰映如茵Ⅱ——玫茵堂暨欧美名藏盛清五朝御窑隽品】中呈现,而玫茵堂的明代瓷器,则会在保利拍卖传统夜场——【大明格古】中呈现,今天我们介绍的重点,是玫茵堂的这批明代瓷器。


2013年香港苏富比春拍  玫茵堂V

明宣德 红釉敞口盘 

成交价:844万港元


“珍奇稀有、品质上乘、品相完美。”大象个人认为,之所以玫茵堂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瓷器收藏体系,绝不仅仅在于他们收藏了诸如成化鸡缸杯、北宋汝窑盘等少数即将名品,而是其阵容深不可测的厚度。玫茵堂的藏瓷,几乎每一件拿出来,都称得上是精挑细选、可圈可点,这才是最难做到的事情。如今的不少不差钱的顶级藏家,可以在拍卖会上,不惜成本的买到几件“尖货”,但是要形成一个几乎件件精品的高水平的庞大收藏体系,绝对需要极长时间的积累和超越常人的收藏品位,这和您有多少钱,真心没有太多关系的。


之所以今天我们要着重介绍这次玫茵堂呈现的大明格古,是因为大象个人认为,明代瓷器,可能更能反映玫茵堂半个世纪的收藏品质,为什么这么说呢?

说到明清瓷器收藏的差异,清三代官窑往往讲究的是精致的工艺、华丽的颜值和完美的品相,而常常被人们戏称为“粗大明”的明代官窑,收藏家们则往往更加追求稀缺性、特殊性和器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就是说,更追求一些“情怀吧。

举个例子,刚刚过去的香港佳士得秋拍1.88亿港元落槌的乐从堂藏嘉靖大罐子,其品相远远谈不上完美,器物表面带有嘉靖万历瓷器经常都会出现的各种先天性瑕疵,如果一件清代官窑烧成这种样子,那是一定不容易卖出去的,所以,明清瓷器高价背后的市场逻辑,截然不同。


而另一方面,过去三十年,明代瓷器存在着明显被低估的嫌疑,换句话说,明代瓷器的市场涨幅,其实要远远落后于清三代官窑。我们举一个例子。


明 洪武釉里红大盘  日本松冈美术馆藏


这件东京松冈美术馆珍藏的洪武釉里红大盘是1986年苏富比赵从衍藏瓷专场的封面,八十年代,松冈先生竞得它的成交价就是惊人的1034万港元(八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万元户”就被称为有钱人的时代)!而在八十年代,很多顶级的清三代瓷器的拍卖价格,只是停留在数十万港元的价格之上。如2013年香港苏富比拍出过一只康熙珐琅彩碗,成交价是7400万港元,而它在1983年的拍卖价格只有52.8万港元。三十年,清代顶尖瓷器的市场涨幅,不少都可以翻100多倍,但顶尖明代瓷器,是否能够有相同的涨幅呢?很难。


2011年香港苏富比秋拍  玫茵堂II

明永乐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

成交价:1.6866亿港元(当时创明代瓷器拍卖世界纪录)


而在另一方面,当年的很多顶尖藏家,都更加看重明代或者更早期的瓷器,相比较清代瓷器的带有极强工艺性的极致华美,他们或许更加看重明代瓷器所带有的历史品位。因此,从某种角度上将,玫茵堂所藏的明代瓷器,可能看点更多。因为,他们是在一个市场更加看重明代瓷器的年代,再精挑细选累积而成的。


2012年香港苏富比春拍   玫茵堂III

明宣德 青花暗花【海水游龙】图高足杯

成交价:1.1266亿港元


在进行了这么多铺垫后,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本次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拍上的玫茵堂藏明代瓷器吧,本次上拍的明代瓷器,从洪武到万历,称得上是明代官窑瓷器的一个完整序列。


LOT6052

明洪武  青花缠枝花卉折沿盘

D19.7 cm

估价:RMB: 1,000,000-1,500,000

来源:

瑞士玫茵堂收藏

著录:   

《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643

 

我们曾经为朋友们说过,历史有明确记载,明代的官窑瓷器始于洪武年间,但洪武时期的官窑瓷器的判定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我们之前曾经专门为朋友们解析过洪武时期官窑上的龙纹,而保利玫茵堂所呈现的这一件折沿盘称得上是洪武一朝青花瓷器的标准件,洪武时期的缠枝花卉纹,一改元代密不透风的装饰技法,强调质朴有序之风格。相类似的洪武折沿盘,北京故宫和大英博物馆都有所藏。

 



LOT 6053

明永乐  白釉暗花龙纹高足碗 H11.8 cm

估价:RMB: 1,000,000-1,500,000

来源:

瑞士玫茵堂收藏

著录:

《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 1629

 

高足杯是唐代以来的经典器形,而这件则是永乐名品——甜白。永乐的官窑白釉,釉色润白如脂,给人恬淡的柔和感,故而被称为“甜白”。这件值得一看之处在于内壁模印龙纹,形态生动。我们知道,大多数的永乐官窑都不带年款,但我们查阅公私藏品资料,台北故宫所藏有一例极为类似的永乐甜白高足杯,杯内带有暗花“永乐年制”款,可以成为这件高足杯断代的重要参考依据。

 

参阅:明永樂 甜白半脫胎錐拱雙龍高足碗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LOT 6054

明永乐甜白釉双系小罐

W8 cm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来源

1.胡惠春先生(J.M.Hu)旧藏;

2.瑞士玫茵堂收藏

著录   

《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630v

 

相比较历史悠长的高足杯器形,这种双系小罐则是永乐一朝的创新品种,称得上是明初为了除“胡元之旧”政治大环境之下的产物,因此,显得尤其的小巧而隽永。

 

《明太宗实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永乐四年十月丁未)回回结牙思进玉碗,上不受,命礼部赐钞遣还。谓尚书郑赐曰:朕朝夕所用中国瓷器,洁素莹然,甚适于心,不必此也。况此物今府库亦有之,但朕自不用。

 

小巧优雅的器形加上洁素莹然的甜白,称得上是极为反映永乐皇帝审美趣味和政治内涵的美物,这也正是我们前文所说,明代官窑瓷器,往往比清代官窑蕴含着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这也是明代瓷器的品位和收藏价值所在了。这种器形十分珍贵,如今存世者,大多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中,除了甜白,也有青花的例子。还值得一提的是,玫茵堂这件为胡惠春先生的旧藏。

 

参阅: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紋雙系蓋罐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LOT 6055

明宣德「大明宣德年制」款 青花卷草蕉叶纹渣斗

W9.7 cm

估价:RMB: 3,500,000-4,000,000

来源 

1.Rachel Wright Segelin旧藏;

2.胡惠春(J.M.Hu)先生及其家族旧藏;

3.瑞士玫茵堂收藏

著录   

《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675

 

对于这种器形,许之衡(1877—1935)《饮流斋说瓷》中记载:“可于宴飨之时盛装食物残渣,小型者亦可置茶渣”,记得2014年香港苏富比曾经拍出过一件大号的宣德青花渣斗,海水纹,当时拍出1684万港元,就是16.8公分至今的大号渣斗,而保利玫茵堂的这一件至今不到10公分,属于小号,因此,也算是一件茶具。

这件的青花也是明代早期典型的苏麻离青,有着恰到好处的晕散效果,同时,所饰卷草蕉叶纹显得十分的文气而又灵动。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说:“宣窑之美,为有明一代冠”,值得细细品味。

 

参阅:明宣德 青花江崖海水圖渣斗 

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  W:16.8cm  成交价1684万港元




LOT 6056

明成化青花花卉十字杵纹盘

D23.7 cm

估价:RMB: 400,000-600,000

来源

1.克拉克夫人旧藏,编号796;

2.伦敦Spink&Son旧藏;

3.瑞士玫茵堂收藏

展览   

1.东方陶瓷学会,1954年展,编号113;

2.克拉克夫人收藏展,Spink&Son,伦敦,1974年,编号32

著录   

《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 680

 

常言道:“明看成化,清看雍正”,因此,成化一朝的瓷器是明代官窑的又一个巅峰,和永宣青花明显不同,成化青花蓝中带灰,含蓄幽静,为产于江西省乐平县的国产青料,我们常称之为“平等青”,同时,胎质细腻纯洁,白釉莹润如脂。这件青花盘的纹饰尤其值得一提,成化皇帝笃信佛教,所以,成化御瓷上多能见到礼佛纹样,这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实物中更是能够得到大量的印证。保利玫茵堂这件宝相花纹饰,也有“佛莲”之称,以宝相花绘饰十字金刚杵,这种内外装饰纹饰极其罕见,可见玫茵堂主人的选件眼光。近似的例子,大约只有北京故宫有一件成化缠枝宝相花纹盘可以相比对了。

还值得一提的是,这件成化青花盘在玫茵堂递藏之前,还曾经是顶尖藏家克拉克夫人的旧藏,从盘底的标签就可见它的显赫递藏经历。


参阅:明成化 青花纏枝寶相花紋盤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LOT 6057

明 成化青花缠枝花卉纹罐

H9.2 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备注    

瑞士玫茵堂收藏

展览   

1.「玫茵堂收藏中国陶瓷」,大英博物馆,伦敦,1994年,编号145;

2.「Evolution to Perfection-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Sporting d'Hiver,蒙地卡罗,1996年,编号107

著录   

《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678

 

又是一件玲珑隽永的成化青花,发色淡雅柔和,但仍然极为别致的通过青花浓淡烘托出不同的层次,给人优雅脱俗之感。成化皇帝艺术品位极高,对于御窑同样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我们在史料中多处能见到成化皇帝因为质量问题驳回停烧御窑的记录,这也是如今市场所见成化官窑相对稀少珍贵的原因之一了。保利玫茵堂这件小罐,同样十分稀有,和玫茵堂这件相似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但腹部纹饰略有差异,可以比较。

 

参阅:明成化 青花草花紋罐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LOT 6058

明正德青花朵云双龙纹盘

D22.5 cm

估价:RMB: 1,200,000-2,200,000

备注   

瑞士玫茵堂收藏

著录    

《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687

 

正德官窑,十分经典的双龙赶珠图样,从洪武时期,这样的纹饰就有烧造,一直延续到万历时期。这里特别多提一句,“大明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中,“德”字心上无横,是这一时期官窑款识的一个书写特色。

 


 

LOT 6059

明嘉靖珊蝴红釉碗

D11.3 cm

估价:RMB: 100,000-150,000

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