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编故事:当年流行“意识流”

 Quan悠云 2018-02-09

(六)关于意识流及其他
近年来,文坛上出现了一个十分时髦的名词:“意识流”。和意识流这个名词一块流传的还有许多新名词,例如:表现主义,存在主义、印象派、象征派等等。荒诞派等等。
其实,这些名词并不是什么新东西,二三十年代中国,早就流行过。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不就是典型的意识流吗?《阿Q正传》不就是用荒诞派手法写的作品吗?陈白尘同志的剧本里,许多的不也是充满着荒诞派之气息吗?
现在许多人在写作时,往往以意识流手法来抵消作品的故事性。这似乎还是不大妥当。
其实,文学写作中对于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有两种这样不同的情况;
意识流中第一种情况:例如谌容的《人到中年》。这是一篇众人为之称道的意识流小说。其实,这小说依然是一个完整的,动人的故事。但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是以主人公陆文婷在昏迷之中的迷迷糊糊的状态,是以陆文婷在这种状态下的一种下意识,而断断续续想起一连串故事,而涌现出一连串的生活的感受。它打破过去那种从头到尾的故事叙述方法,它采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但所表现的依然是一个故事。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意识流只是表现手法,只是叙述故事的一种方法,归根到底,还是要有内容,还是要有一个故事。
又例如法国电影《老枪》也是这样。他讲一个善良的性格憨厚的医生,到乡下去看望妻子和女儿。可妻子和女儿被德国兵惨酷杀害了。于是,这个善良的医生使用一种祖传的老枪,将德国人一个一个地消灭了。这是一个十分好的故事。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之时,采用了意识流手法,每当要打死一个鬼子之时,就回忆起自己过去的幸福生活,是鬼子破坏了这种生活!故而仇恨满腔,奋起报仇!这种手法,在电影中也叫“闪回”的手法。我们如今之电影也常常用这种手法,但往往用得平庸,不是非要不可,没有在闪回中让主题闪光。
在这方面,日本影片《砂器》可称得上做得十分之好:警察已查明凶手,已经来到舞台旁边,准备逮捕杀人犯和贺英良。而这时和贺英良的钢琴协奏曲之表演开始了,他弹的曲子题目就是《宿命》。这曲子一弹,音乐流淌,在这个音乐之中开始了闪回,就出现了一个人的人生宿命,就随着音乐而出现了年幼的和贺英良:他父亲得了麻疯病,他母亲随着别人跑了,和贺英良随着父亲在外边流浪、讨饭,受尽了人间的白眼。最后遇上一位好心的警察收留了他,把他父亲送到 麻疯医院,把他收为养子。可过不多久,和贺英良从警察家里跑出,他要去社会上求生,他盼望有朝一日能抬头做人。他终于走上了音乐家这条路——这样子的来闪回,来意识流,于是,就写出了:一个坏人并非天生成的坏人,他也是无法,是因为一种不可知的命运在推着他,使得他不由自主地就走到这一条死路上来了。这,就是宿命!这,就是《砂器》这部作品的主题。
以上讲的,就是意识流手法使用中的第一种情况:虽是意识流,却依然是利用意识流在讲故事。
第二种情况,是一种地道的纯粹的意识流。这种作品里,的的确确没有故事,只有细节而没有情节,甚至细节都没有,而只有主人公的一种碎碎片片的“思绪”——而往往这种作品能成为一种内行们极为欣赏的作品,成为一种小众圈眼中的精品。
这里举一个例子:苏联有个六十年代开始崭露头角的电影编剧,名字叫阿纳托里·波里索维奇·格列布涅夫。他写了几个有名的作品,有一部叫《七月的雨》,无明显之故事情节,讲的是七月下雨之时,一群苏联年青人的精神苦闷,整部作品写的就是这么一种情绪。另一部电影,也是他的剧本,叫《赋闲的日子》,讲一个联合企业的厂长被解除了职务,一下子从中忙碌中落到了清闲之中。就写他在清闲之中的悠闲,在清闲之中的苦闷与无聊……最后,他接到通知,到另一个单位去担任领导,于是苦闷的日子结束。
像这种作品还有:例如法国的新小说派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她自编自导的《印度支歌》。影片讲的一个法国女人随着丈夫呆在印度,她的一连串的生活琐事……由于生活无聊、空虚,她最后投海自尽。影片渲染的也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空虚的情绪:在燥热的夏天里,青蛙在外边池塘叫着,以及远处如何传来一种声响……这样的作品,往往最真实,最细致,在评论界也评价最高。
然而,象这样的作品,是难以写出来的。写作界经常流传一句话:“无技巧便是最高技巧。”这句话的确讲得对!但那最高技巧,应当是在掌握所有的技巧之后,才能够达到的!这是最高境界!(能否到达这种境界,还要看天赋,要看运气!)古往今来有许多大师,他们写这种无故事的作品,往往是到晚年才写成的。(而且,这种作品往往难以为大众所理解。)
综上所述,意识流手法以及别的一些手法,有助于作品的表现力,我们应学习、应借鉴。但是,戏剧作品还是要有故事的,例如京剧《徐九经升官记》里也用了意识流表现手法,然而,他还是有一个精彩的好故事嘛!
但是,全世界的文人都在文学领域中来进行标新立异,大家在不断创新,不断变化。但变过来变过去,有一些东西总是永恒的。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是永恒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在我们这个坐标上看,是永恒的。让我们记住这些永恒的东西吧!
对于外来的主义、理论、派别,我们不闭关自守,认真学习、善于借鉴。要运用鲁迅的拿来主义。但这种拿来,是要为我们服务。而且,如今外国人纷纷觉得:光是这样一味的荒诞,已经荒诞不下去了!所以现在法国文坛又涌起了一股新潮流,叫做“恢复故事性!”
看来,我们搞创作还是要以从前老先生的八个字为妥: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