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背诗 | 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航行大海靠舵手 2018-02-09



宋·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编辑注:此诗为七律“平起首句入韵”格式,押“十三元”韵。韵脚为“原”、“门”、“村”、“魂”、“言”,今天我们读来不太押韵,原因在于古今读音的变化。


简析

杨徽之(921-1000),北宋初期诗人,诗名深得宋太宗赏识,这首诗是杨徽之的代表作之一。我初读这首诗时,感觉它更像是一首词,虽然句式整齐划一,却有着错落有致的节奏;全诗意境的飘忽迷离也是它感觉像词的特点。


清明前的寒食节,细雨霏霏,久呆城市的诗人外出踏青。山村的家家户户门上都插着柳枝,虚掩的木门掩映在柳枝的翠色里。一座寺庙孤零零的卧在小河对面的山峦上的竹林里,河上泛起的薄薄的雾气使寺庙看起来迷迷离离。在一条官路旁,有一个小村庄,满村的桃花被稀疏的雨水打落,村子显得异常缤纷。而此时诗人坐在郊外的一个偏僻而高危的酒楼里,看到路上来来往往烧纸的人,天气乍暖还寒,又没有好酒,他不能尽兴,未免失魂落魄。仅仅是因为楼高酒薄吗?诗人回首千里之外的闽浙故乡,思乡的心情却不知道该向谁诉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两天,寒食清明常常并举,寒食节禁火,吃冷食,为清明节祭扫先人作精神上的铺垫。诗人常年在京城做官,终日忙忙碌碌很难想起故乡,但是寒食清明时节自然会想到故乡的。清明时节又是到郊外踏青的时节,诗人乘车驶向郊外时,心情还是愉快的,那是飞出樊笼的愉快,所以他看到的是柳门、淡烟、竹林、疏雨、落花等乐景。但是,随着清明这一祭奠先人的符号进入他的心底,他想起遥远的故乡了,心情也就陡然变得凄凉起来。因而,这首诗前四句和后四句写了两种相反的情绪,而这两种相反的情绪统摄于清明踏青和祭祖这两种习俗中,自然而贴切,清明的内涵也就成为前后四句之间的无形的过度。这是这首诗的高明之处,也是我今天刚刚打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张鸣选辑的《宋诗选》开篇这第一首诗仅仅五分钟后的精神启迪,此所谓开卷有益也。


此外,这首诗中间两联各有特色,都是很美的对偶。三四两句美在意境,两句各用四个意象,分别组成了两幅国画,其组成手法对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有很明显的启发。五六两句美在形式和意境,两句是工整的流水对,以倾诉的方式抒发了凄凉的心境。据说,宋太宗是杨徽之的粉丝,曾选杨徽之的十联诗,让书法家写在自己后宫的屏风上赏读,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十联诗中的一联,不过,我倒觉得这首诗的第三四句更好。

作者小传:董元奔,1971年生,江苏宿迁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辅导工作者,学业主攻古典文学,兼及泛传统文化,已发表文学论文、文化随笔、新诗、诗词等各类作品数十万字。微信号:1395136738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