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6种坏习惯,正在杀死你的孩子,千万别再做了

 扫地僧一一 2018-02-09
图片
教育,就是父母对孩子习惯的培养。
习惯,顾名思义一个人长久养成的生活方式。
孩子的行为习惯多数是从父母、学校、老师身上模仿来的。
一个家庭中,好的行为习惯越多,孩子越优秀。相反,坏习惯越多,孩子身上的毛病也就越多。
家长的行为习惯更是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改变。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孩子的同时,父母先做好榜样,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是大多数家长多多少少都会存在的坏习惯,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图片
坏习惯一:
与孩子沟通,三心二意。
不少家长总是一边关心着孩子,一边忙着自己的事。
睿睿爸爸就是这个样子。孩子放学回家,既想给孩子套套近乎、关心一下孩子,还放不下手中的手机。
三言两语,说不来几句话,孩子就没了耐性。“爸爸,你到底听没听见我说话!.....”
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需要父母高质量的陪伴。所谓高质量的陪伴,就是全心全意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
现如今很多家长工作压力大,每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加在一起可能还不超过两个小时。
细数起来,每天与孩子说话超不过15句。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图片
坏习惯二:
不在意孩子意见,自作主张。
父母擅自做决定,孩子没有发言权。
机械式培养孩子,不在意孩子意见的现象如今尤为明显。
现在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急切,不仅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在兴趣培养上也特别上心。
领居家的孩子,五岁不到妈妈就逼迫着孩子学钢琴,每天都能够听到孩子哭闹,吵着不想学习。原本兴趣的培养,变本加厉成了一种逼迫。
正视孩子意见,是作为父母对孩子起码的尊重。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是正在发展的“人”。
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忽视孩子的意见!
图片
坏习惯三:
给孩子传授负能量,增加孩子情绪负担。
一个人的情绪,会受到周围情绪的影响,妈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孩子。
父母有急事,孩子接送是个问题。你打电话给婆婆,让她接送孩子,结果婆婆拒绝了你。
挂下电话,你就给孩子唠叨:“这么多年,我这么照顾你奶奶,让她接送你上学都不行,以后不要叫他奶奶…….”
生活中,两代人的矛盾琐事,给孩子抛出太多负能量,只会增加孩子的情绪负担。
还可能对孩子的人格审视造成影响,甚至影响孩子与长辈的关系。
千万不要把你的情绪,宣泄放在孩子身上,适当闭嘴,这是对孩子最深沉的疼爱。
图片
坏习惯四:
总是拿自己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每个父母、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拿其他孩子与自己孩子作比较,这是很多家长的通病。
以为对比孩子的情况,可以激励孩子,事实上,效果适得其反!
你王叔叔家的女儿,今年又拿奖学金了,看看人家,真是为你操碎了心。
隔壁李阿姨的儿子,英语竞赛得了一等奖,家长会上,老师还点名让他分享经验呢,看看人家多给父母争气!
当你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无意间就已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
学习成绩也只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千万不要局限的衡量孩子,否定他的优秀。
图片
坏习惯五:
不让孩子与差生玩
很多家长只想让自己的孩子与优秀的孩子一起玩,不愿意让孩子接触差生。
在这种思想的背后,其实是一种陈旧的教育观念,差生不一定是真的差!
众所周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大多数家长不想让孩子与差生接触,是害怕孩子接触坏的习惯,导致自己不能更好的学习,影响孩子的成绩、身心发展。
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不一定品德差,情商低。
父母如果一味地拒绝孩子接触,过度担心孩子,只会让孩子产生好奇和逆反心理。
图片
坏习惯六:
不讲究个人卫生 在孩子面前不顾及自己的形象
闺蜜家孩子三岁半,元旦假期,把孩子带到爷爷奶奶家住了三天,学了一身的坏习惯!
爷爷随地吐痰,孩子就跟着学吐痰。爷爷吃饭后,拿手指剔牙,孩子就把手放到嘴上一直磨蹭。
这种好奇模仿的意识在10岁以下的孩子身上表现最为明显。
家长在孩子面前不顾及自己的形象,不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拘谨,形成的后果就是孩子满身的坏习惯。
你不刷牙孩子也不会刷牙,你吃饭前不洗手当然孩子也不会有洗手的习惯。
言传身教,是教育孩子两种不可分割的方法,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不如改改自己的坏习惯。
孩子的成长道路不是一条笔直的马路,时而曲折,时而顺畅!
但是,家长的教育道路只有一盏绿灯,方法、习惯用的对,才不会违规,遭受处罚。
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从改变自己的习惯做起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