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ell Meta丨不是肝脏!原来果糖主要被小肠处理掉了

 学习雪雪 2018-02-09

一般来讲,人们对甜食的喜爱主要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果糖或者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葡萄糖本身没有甜味)。据统计,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人们对果糖的摄入增加了100倍。然而人体过度摄入果糖会造成体内代谢紊乱。此前有研究表明,人体摄入过量的果糖会导致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1】。


由于过去的研究表明,果糖转变为果糖-1-磷酸主要由己酮糖(磷酸)激酶(ketohexokinase,Khk)调控,Khk敲除的小鼠会导致果糖代谢缺陷,而Khk又主要在肝脏表达,所以过去一般认为饮食中摄入的果糖的代谢主要在肝脏中完成。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小饿小困后喝奶茶有利或是有害?


日前,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 Metabolism杂志上发表文章表明,在小鼠实验中,正常饮食摄入的果糖大于有90%主要在小肠中被处理掉,而不是过去认为的发生在肝脏中。如果,摄入果糖量过高,那么多余的部分将会转移到肝脏进行加工。有意思的是,饭后小肠处理果糖的能力更高,这也就是说在饭后摄入一定量的水果或者甜品不至于给肝脏带来“压力”,但是不鼓励在用餐时间之外摄入(下图)。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小鼠的消化系统研究了同位素标记的果糖代谢途径。研究发现,果糖在摄入后代谢出的果糖-1磷酸主要存在小肠包括12指肠duodenum、空肠jenumun和回肠ileum)而非传统认为的肝脏(下图)。



门静脉(portal vein)是连通小肠和肝脏的血管,为了能更直接证明小肠吸收的果糖代谢后慢慢将代谢物转入到肝脏,通过同位素标记的方法直接测定门静脉中代谢物的量即可知道果糖是否主要被小肠吸收。研究人员随后通过该手段外加敲除控制果糖代谢的关键基因Khk进一步确认了果糖主要在小肠中被吸收代谢(下图)。



当然,小肠的吸收范围是有限度的,后续的而研究证明过量摄入果糖后,未被小肠吸收的过量果糖会被肝脏和肠道微生物群消化掉。也就是说过,在摄入大量的果糖之后,才可能会影响肝功能(下图B)。


过去一般认为果糖的代谢途径(图A)和本文提出的果糖代谢途径(图B)


有意思的是,小肠对果糖的吸收还会受到饮食本身的调控,换句话说意味着饮食过后小肠对果糖的吸收能力提升了。


综上,上该论文的一些列动物试验中,可以得出一些供人们参考的结论,即适量的摄入果糖成分并不会到达肝脏,那也就谈不上对肝脏的损伤了。许可你喝入的果汁还没到达肝脏就已经被小肠拦截了,饭后再吃点水果那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这个时候小肠吸收的果糖的功能已经增强了。当然,过量了就不好了,一旦过量就可能加重肝脏的负担,造成损伤导致一些肝脏疾病等。


上述研究也提醒我们,在禁食状态或者刚睡觉醒后,由于小肠的吸收能力比较弱,这个时候就不建议吃甜食了。


有句广告词叫做“小饿小困,喝点XXX”尽管让人印象深刻,但是从生物学角度讲,小饿小困了最好别吃甜食。


参考文献:

1、Caliceti, C., Calabria, D., Roda, A., and Cicero, A.F.G. (2017). Fructose intake, serum uric acid, and cardiometabolic disorders: a critical review. Nutrients 9, E39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