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点速递】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lsyy2096 2018-02-09



【考点自测】

女,35岁。双手第2、3、5近端指间关节、双腕和双肘关节肿痛1年,伴晨僵1小时。查体:上述关节肿胀、压痛。实验室检查:ESR 48mm/h,CRP升高。双手X线片:双手骨质疏松,第2近端指间关节可见骨质破坏,对诊断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 血尿酸

B. 抗核抗体

C.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D. 类风湿因子

E. 抗链“O


☆答案和解析见本文最后


【考点分析

项目

临床意义

反映活动性

反映严重程度

血象

轻至中度贫血,白细胞多正常

活动期血小板增高

血沉(ESR)

活动期升高

C反应蛋白(CRP)

活动期升高

类风湿因子(RF)

70%阳性。多为1gM,少数为1gG、1gA

抗角蛋白抗体谱

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免疫复合物

70%阳性

补体

活动期升高

关节滑液

活动期关节液量增多、白细胞↑、中性粒↑

类风湿结节活检

典型的病理改变有助于诊断



 

关节X线检查

对诊断、关节病变分期、病变演变的监测均很重要。临床应用最多的是手指及腕关节X线片

Ⅰ期: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阴影,关节端骨质疏松;

Ⅱ期:关节间隙变窄

Ⅲ期:关节面出现虫蚀样改变;

Ⅳ期:关节半脱位和关节破坏后的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1)类风湿因子(RF)可分为IgM、IgG、IgA型。临床上主要检测IgM型类风湿因子,约70%的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其滴度与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呈比例。但RF并非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抗体,甚至在5%的正常人也可出现RF阳性,因此类风湿因子阳性者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能诊断本病。

(2)抗角蛋白抗体谱  包括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CCP是抗原的主要成分,因此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答案及解析】

☆【考点自测】真题答案

C    


☆相关解析

①患者双手对称性近端指间关节肿痛伴晨僵,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CRP)增高,X线片示第2近端指间关节骨质破坏,应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对确诊最有意义的检查为类风湿因子(D)。类风湿因子(RF)是原来常用的诊断性自身抗体,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是1998年由Schellekens首先报导的新型抗体。28年制内科学P1108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阳性率为60%~78%,特异性为86%CCP抗体的阳性率为47%~82%,特异性为96%,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RF。因此,按老教材选D,按新教材选C作为正确答案。

②血尿酸测定主要用于诊断痛风。抗核抗体主要用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抗链“O”阳性只是表示近期受链球菌感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