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很多人儿时的梦想。三尺讲桌,挥洒书生意气;两寸粉笔,传授天文地理。在我国,教育一直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近年来党和政府也在不断加大教育领域的投入,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而不懈努力。 不过,由于中国的国情,便产生了教师有否“编制”的问题。在过去,没有编制的老师一般被称为“代课老师”,因为教师编制是有固定数量的,当没有编制又需要老师的时候,学校会招聘一些代课老师作为补充。代课老师虽然做着同样的工作,但工资及福利与在编教师会差很多。 近几年,以山东省为首的诸多省份由于要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而大力扩招教师,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同时一个新的名词:“聘用制教师”也频繁出现在眼前。那么,什么是聘用制教师?聘用制教师是在编教师吗?工资和福利和在编教师差别大吗? 首先来说,有编制的教师,工作很稳定,享受学校较多福利,基本上不犯大错误,不会被开除。且离职的与否决定权在上级单位,学校本身不能决定。同时工资由当地人事劳动局核算,单位是无法决定其工资的。因此说在编教师是所有类别的教师中最稳定的。 但还是那句话,教师的编制是有一定限额的,编制的增加也不是说增就能增的,但目前我们的教育又需要大量的优秀教师,如果按照一个教师一个编制的增加,会严重拖累我们的教育事业,因此便有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聘用制教师。 聘用制教师,是编外教师。一般来说人事决定于所在的学校,工资福利一般也是所在学校决定。但是,聘用制教师和在编教师一样,一般也是通过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考试进行招聘,所以说,虽然参加的是事业单位考试,但是这个教师的岗位却不一定是有编制的。普遍来讲,如果招聘的是在编教师,单位的招考公告里会明确表示,所招的是“在编教师”,如2018年临沂兰山区招聘的应届重点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明确写道“引进的应届优秀毕业生列入事业编制,安置到区直驻城初中学校任教和区直中专学校任教”。相反,如果没有明确招的是在编教师,且签订的是有年限的聘用合同,则一般是聘用制教师。 如果你看不懂招考公告的字眼,最最直接明了的方法就是,打电话给相关单位,问清所报岗位是不是在事业单位编制的,这是官方的回答与保证。问自己、问家人、问小编,都不如官方说得清。 在以前,在编与不在编,待遇可谓是天上地下,但现如今已经大为改变。以山东省为例,近几年山东省为吸引考生报考教师,已经大幅提高聘用制教师的待遇,比如临沂经开区就提出聘用、在编教师同等待遇的条件。其工资待遇、评优树先、外出培训、职称评聘、“五险一金”等方面与正式在编教师同等对待,其中养老保险参照企业养老保险执行,“五险一金”由区财政全额预算并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标准,仅此一项,区财政每年就要支出600多万元,解决了聘用制教师的后顾之忧。因此说,现如今教师在编与不在编,差别已经不大了,只是一个名分与否的问题。同时,只要不犯太大错误,聘用制教师也是会一直续聘的,不会辞退,这也是一种对聘用制教师的承诺。 同时,聘用制教师也是可以向在编教师转化的。这个需要因人而别,因地而别,在这里小编就不再赘述。 最后小编想说,教师这个岗位,编制的色彩会越来越淡,但待遇会越来越好。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桃李满天下。 关于教师课堂规范用语的几点建议 教师课堂用语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的主要语言输出途径,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对于教学基本功的重要考核方面。良好且规范的教学语言,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建立良好沟通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适时的点拨与引导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寻找结论,而不是运用“填鸭式教学”通过灌输的方法让学生死记答案与知识点,才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在考试当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这一教学理念。 那么,如何规范我们的课堂用语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启发类 在提问设置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并将提问问题设置清晰明确,简洁到位,避免语言的重复与赘余。 例如: 1.同学们,现在请大声的朗读课文,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应善于观察,从刚刚的阅读当中,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呢? 3.根据老师刚刚带领大家学习的方法,接下来我们自主学习一下剩下的内容。 4.把你的想法与同桌相互交流一下。 5.接下来,我们以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6.这个道理能否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呢?谈谈你的看法。 二、设疑类 由于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水平参差不齐,考虑到教学的真实性,我们可以在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上进行设疑,可以更好的提高考试当中情景模拟的真实度。 例如: 1.这位同学还没有找到答案,你可以再好好思考一下,那哪位同学已经找到了呢? 2.这位同学的回答十分的准确,但只回答出了一部分,哪位同学还有补充? 3.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想法么?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三、评价类 在学生回答前后,教师要对不敢回答问题或者不确定答案是否正确的学生进行鼓励,并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适当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提到课堂效率,达成教学目标。评价一般分为三种类型:赏识类、鼓励类、表扬类。 (一)赏识类 例如: 1.回答的非常全面,可以看出你一直在认真的思考。 2.大家说他回答的准不准确?好,非常准确,我们给他一些鼓励。 3.这位同学对于文本的分析能力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4.你的朗读情感丰富,有成为一名演说家的潜质。 5.你分析问题的角度十分独特,看得出是一位勤于思考的同学。 6.这位同学答题的方法很新颖,这样的方式,连老师都没有想到。 (二)鼓励类 例如: 1.这位同学,请你谈谈你的看法。刚刚在讨论的时候,老师看到你与其他同学讨论的非常激烈,一定是有不一样的看法。勇敢的站起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2.你是第一个举手的同学,非常的勇敢,大胆的和大家谈一谈你的观点,不要怕出错! 3.这个想法非常的有创意,你可以详细的谈一谈自己的构思么? (三)表扬类 例如: 1.你的回答真是深入,可以很好的把握文章当中人物的情绪,并且添加了自己的想法。 2.这位同学语言精练到位,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重点。 3.这样有难度的问题你能回答的这样完整又有深度,真是我们班的小小爱因斯坦。 4.这位同学预习的非常到位,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主动探究新的知识。 5.你的文学知识积累的真丰富,一定有很广的阅读面。 6.你懂的知识真多,见识真广,就像一本小小百科全书一般。 7.课堂上就是应该多质疑多思考,老师喜欢你这样的精神。 四、反思类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或回忆总结,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得出什么结果和收获。 例如: 1.通过阅读课文,你发现作者写作的规律了吗? 2.你们有没有想到更好的讨论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呢? 3.对于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没有什么收获和启发呢? |
|
来自: 昵称cZwA4 > 《2018年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