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班开课前呢,老师要求我们每人准备一只“狼毫”小楷笔,小楷自然就不用说了,来看这个“毫”字,它是指细长而尖的毛,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的话,我自然而然的想:“狼毫”应该就是“狼”的毛制成的吧!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这里的“狼”其实是黄鼠狼,仔细想一下也合理,狼身上的毛貌似不是那么容易大量获取的。 那么为什么采用黄鼠狼的毛呢?是因为古人发现黄鼠狼的尾毛细腻有劲,是书写的理想毛料,尤其在冬季,其柔韧性和弹性更是上佳,因此“狼毫”由此得名。那么除了“狼毫”,还有哪些动物的皮毛可以制成毛笔呢?我们常见的还有“兔毫”、“羊毫”、“鼠毫”、“鸡毫”等等,它们是按照制作毛头的原料分类的。 另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毛笔弹性的强弱,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其实这种分类方法是在按原料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动物毛的软硬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诸如狼毫、鼠毫、兔毫等因为其动物毛刚健、弹性较大,故称为硬毫,而如羊毫、鸡毫等较柔软的则叫做软毫,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兼毫笔,它是硬毫、软毫混合而制成的,具备了两者的特点,刚柔并济,一般适合初学者使用。 不同类型的毛笔有不同的特点,其用途也大不相同,宋朝之前的人们大多用硬毫笔书写,到了明清时期,书写的字体越来越大,笔也渐渐由硬毫笔转为软毫笔。因为羊毫较长,容易制成大笔写大字,所以行书、草书一般用硬毫笔,便于挥洒,而楷书、隶书、篆书等用多用软毫笔,易于滋润饱满。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我们既可以用硬毫笔来写楷书、篆书和隶书,也可以用羊毫笔来写草书、行书,多靠书写者以运笔的技巧来调节笔锋。 对于初学者毛笔的选择,很多人推荐兼毫,因为兼毫的笔锋利于按提、折转等动作变化,有助于运笔,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容易掌握。 因为自己也是属于书法小白,关于毛笔的选择,这里再多说两句,和玩摄影的人一样,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很多入门者想要做到一步到位,对于品牌产地等过分讲究,对此很多老手的态度都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结合自己的能力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优选择。 同理,对于第一支毛笔的选择,我觉得只要质量尚佳即可,毕竟任何事我们都有进步空间的,毛笔也是,待到书法功力渐入佳境时,何不再寻佳笔以称心意? 那么一支毛笔具备什么特点才能算是一支好的毛笔呢?重点来了,古人总结了四个字:“尖、齐、圆、健”,即毛笔的四德,就像君子有“仁义礼智”四德一样,微言大义。 毛笔之四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象征了我们中国人的特点,既要敢于冒尖,又要整齐团结,既要包容谦和,还能有以柔克刚的性格。下面我们就来解读这四个字: 尖:是指一支毛笔沾湿后聚拢时,笔锋要锐利,这样写出的字锋棱易出,更加传神。 齐:笔尖沾水润开,将其压平后,笔端的毛长短信相等整齐划一。 圆:是指笔肚周围,笔毫圆润如枣核之形,呈圆锥状,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笔锋圆满,运笔才能圆转如意。 健:是指笔腰要有弹力,毛笔易于收拢,一般我们可以通过将笔重压后弹起后能能否立马恢复原状来进行判断。 好了,毛笔的四德介绍完了,作为一个书法小白,当我拿到一支心爱的毛笔时,我又犯愁了,这硬邦邦的笔头,我该如何使用呢?这里又涉及到另一个概念:开笔。 通常在毛笔出厂时,考虑到固定、包装及运输的问题,笔头都会被毛笔胶(由一种叫做鹿角菜的海藻制成)粘着,所以在第一次使用时,我们需要将毛头用水浸透,一般情况下10-20分钟即可,待笔头全部泛开后,我们将这层用来封笔的胶质清理干净,这样,一只新的毛笔就启封了,吸去多余的水后就可以使用了,不过还要注意一点,毛笔在初次使用时,要把笔头放在墨中浸泡一会儿,笔尖会因此变得直顺聚拢,方能到最佳使用效果。 至于毛笔的日常保养,这里也顺道说一下,每次用完笔后,一定不能偷懒,要将毛笔的残墨尽量洗刷干净,越干净越好,因为墨液干了后会浓缩,这对毛笔的伤害很大。 毛笔洗净后要将笔尖顺齐,不可歪斜,注意要将水吸干,有条件的话最好在笔架上倒挂放置。另外,如果笔用久了,残墨累积过多难以清洗时,还可以用护发素进行清理,毕竟毛笔的毛也是动物的毛发制成的。 好了,关于毛笔的知识就介绍到这里了,书法知识博大精深,今天只是小小的分享了其中的一个点,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支适合自己的毛笔在手,就是写出一手漂亮字的开始! |
|
来自: 为什么73 > 《正an个人收藏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