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竟然没有了知识焦虑

 小怪兽女孩 2018-02-10

我的内容消费去向是三个地方:电影、游戏、知识付费。

我恐怕是一个典型的知识消费用户。

去年,在得到上定了十几个专栏。

每出一个新知识点,我的知识焦虑会多一丢丢。

每出一个好专栏,我的知识焦虑就会多一卡车。

订阅专栏数量就是这么上来的。

如果不是朋友圈,我可能都不知道去年订的专栏都已经结束了。

今年开始的第二季,基本没订,虽然我知道都是好产品。

为啥?

实…在…看…不…动……

1

关于知识焦虑,我是这么想的。

能通过知识改变自身命运的人,通常会脱离旧圈子,迈向更高端的圈子。

过去没有朋友圈,没有微博。

对旧圈子里的人来说,他们的世界里很少出现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大部分是读书用处不大的故事。

所以,没有那么多知识焦虑。

现在有了朋友圈和微博,那些脱离原圈子的人,还在你朋友圈里。

你能看到他不断学习,一点点爬了上去,即便你和他早就不是一个圈子。

社会比较会导致严重的知识焦虑,尤其是彼此熟悉的人之间。

这类知识焦虑,我称之为社会比较型知识焦虑

为方便,简称1型知识焦虑。

一开始,知识产品的使命就是来解决这类知识焦虑的。

现在我则发现,知识产品不仅不能解决知识焦虑,反而会增加知识焦虑

因为,时间有限,产品太多,能分配到每个产品上的时间就越少,但还有更好的产品出现,人就特别担心自己会错过什么。

所以,这类知识焦虑的本质实际是损失厌恶

我称之为损失厌恶型知识焦虑。

简称,2型知识焦虑

2

我早期是1型知识焦虑。

创业期间加了很多牛人,特别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思考问题的,他们得出一个结论,背后的思维方式是怎么样的。

我不关心那些结论(鱼),重要的是背后的程序型知识(渔)。

后来,罗胖请了很多牛人开专栏,我的钱包就成了得到的取款机…

早期也是非常勤奋啊,不会落下任何一篇文章。

在解决1型知识焦虑上,得到的专栏产品确实很棒。

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你会慢慢了解到牛人的思考方式,1型知识焦虑缓解了不少。

但随着各平台的知识付费产品井喷式出现,同时增长的,就是2型焦虑。

总怕学掉了什么好东西。

以前我没有区分这两种焦虑,所以越学越焦虑。

现在我发现,其本质是2型知识焦虑的增长,超过了1型知识焦虑的减少

以至于总体来看,焦虑在不断增长。

我后来的知识消费,完全是由2型知识焦虑带动的。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停止订阅、减少阅读专栏的次数后,焦虑反而消失的原因吧。

3

靠2型知识焦虑推动的知识付费,不可持续。

因为不仅不能帮助用户缓解焦虑,还会加深焦虑。

这样的消费体验真的很糟糕。

如果用户意识自己的问题是由解决问题的产品导致的,出现负面口碑是不可避免的。

靠解决1知识焦虑推动的知识付费,才可行嘛。

有了这个定义,就会发现,一个用户真正需要的知识产品数量并不多。

假设,得到若出一个专栏,每天帮你浓缩所有专栏精华。

或者出一个音频专栏,点开就会说——今天,我们得到生产了5个小时的内容,我会用20分钟时间帮你转述其精髓。

安逸得很…

对我这样的用户来说,订阅这个产品就够了。

因为,它能解决我的2型知识焦虑——我怕错过,但又不想所有内容都订阅。

如果非常喜爱某一位作者,再去订阅他的专栏呗。

4

每天听本书也很不错啊,一开始每天出一本,我还跟得上。

后来每天出N本,发现没办法了,实在听不完。

于是我又宕机了一段时间…

学习,前面接的是“我不得不”。

玩,前面接的是“我想”。

心理发动成本完全不一样啊。

后来,我转变了心态,不再把听书当作学习,而是工作后的放松。

从此无论它更新书的速度多块,我都不会焦虑了。

如果遇到听着费脑的,就切下一本。

后来我发现,听书有极好的催眠疗效,治愈了创业期遗留下的失眠问题

不开玩笑,我真的睡得比以前好。

尤其是听物理、哲学、科学这类的。

所以,我就在想,如果是我为每天听本书写营销文案,应该会加这样的内容——

(铿锵有力的旁白男声)

你还因考试密集而辗转反侧吗?
你还为升迁而加班熬夜吗?
你还在因孩子夜里苦恼而作息紊乱?
你还为公司融资而日夜颠倒嘛?

难以入寝,夜长梦多,起夜频繁,长期失眠?

每天听本书吧,让你找回大学课堂中的香甜睡眠!

5

下半年开始,我的知识付费转向了技能付费。

专栏偶尔看,书也只是偶尔听。

时间都花在了刻意练习新技能上。

这里有一个很明确的心态转换时刻——

通过长期的知识付费了解各种各样的行业和领域,经过对比,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去向。

当一个人对所处领域之外了解过少,他的视野总是受限的。

这会带来两种可能的后果:

1、要么他会想着,外面可能有更适合自己的领域。

2、要么他会想着,自己的领域就是最适合自己的了。

只要稍微多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看看,结果可能就会变成:

1、发现其他领域都不适合自己,反而更决绝地坚持自己热爱的领域,再也不会有任何犹豫。

2、去到新的领域,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

到这个时候,知识焦虑会更少了,技能焦虑反而多了。

所以,我基本上没有再买新的知识付费产品。

1型和2型知识焦虑暂时消失了。

也许等到新技能熟练至产生肌肉记忆,并创造了新的价值之后,才会再次回到务虚的学习上。

务虚开拓眼界,务实创造价值,两者都不可缺,不过是在周期循环而已。

明白自己是什么类型的知识焦虑,位于务虚与务实的周期中的哪个位置,学习才更有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