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到一个成语“肝胆相照”,其实这是来自中医对肝胆关系的一种认识。《黄帝内经》认为肝与胆相表里,肝和胆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胆的主要功能是主生发。晚上23点到凌晨1点这个时间段是胆经上岗值班,这时只要胆一生发,一阳生起来,后面的阳就会陆续跟上来,慢慢地全身都会生发,如果胆生发不起来,那么人的两颊就会发青,产生胆气郁滞的情况,这就是胆经对我们人体的重要意义所在。 胆病在胆囊方面的疾病比较多,比如胆囊炎、胆结石等,导致这些疾病的原因多是跟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比如入睡较晚等。另外,暴饮暴食也会引发胆病,因为胆汁的分泌与食物相关,饱食过度和饮酒过量都会造成胆汁分泌的紊乱,而情志过度压抑也会使得胆无法生发,造成胆囊方面的疾患。 中医认为,人的气不足会造成虚火过旺,而虚火会导致“津”(液体向外渗透)的功能过强,就会使饱和的胆汁溶液产生结晶,于是就产生了胆结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