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是我抵御焦虑的最好方式

 自在飞花也似梦 2018-02-10


购物和旅行如强心剂,效果立现,但很快反弹。

每当把一件光鲜亮丽的衣服收进衣橱,

或者把旅行归来的手办礼分发给朋友之后,

生活立刻跌回老样子。

——小瑾


阅读,是我用来抵御焦虑的方式 来自好好虚度时光 17:06 ▲主播/夏忆  配乐/万晓利 - 陀螺


 文|禅小瑾

 

听国内的朋友常说自己的焦虑,我一度还以为是国内的大环境导致。

 

直到移居新西兰半年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也被焦虑重重包裹住了。焦虑的情绪如一团无形的空气,吸走周身能量,让人觉得空虚和彷徨。

 

这不是“移居”本身带来的焦虑,而是度过了新鲜和忙乱的适应期后,先前被遮盖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在国内工作时,焦虑和惶恐很容易被隐藏。

 

下班后,哪怕午休两个小时,也抓紧和小伙伴们一起吃吃喝喝。工作三年,电影票收集了满满一大本,但凡评分不低的,几乎一部没错过。

 

频繁的娱乐活动塞满了工作之余的空间,可以很好的避免无聊。

 

没有大的波动,但总是不对劲,仿佛每天喜怒哀乐之下悄然流动着一种情绪。似乎来自于潜意识层面,隐隐地不易察觉,却无所不在。


是一种不安,焦虑,彷徨,空荡荡,甩不开,躲不掉……为了脱去这一身不爽,我做了很多“艰苦卓绝”的努力。

 

比如购物。上班太忙没时间逛街,就疯狂网购,把大部分工资都贡献给了衣服鞋子,获得“本单位快递最多”荣誉称号。

 

再比如旅行。低强度的休闲游不能满足我了,便来个高强度的雪山徒步。结果立竿见影,徒步回来整个人都淑女了几分,轻声细语,累到没有说话的力气。

 

长假少,就抓紧短假期来个周边游。说到这儿,要感谢我的领导,如果不是领导那年元旦让我们加班,按照原计划我会出现在发生踩踏事故的上海外滩。

 

购物和旅行如同强心剂,效果立现,但很快反弹。


新鲜的刺激虽然遮盖了暗流涌动的事实,但是每当把一件光鲜亮丽的衣服收进衣橱,或者把旅行归来的手办礼分发给朋友之后,生活立刻跌回老样子。



 而那些不安、焦虑、彷徨、空荡荡依旧阴魂不散。

 

于是,我每天都在淘宝购物车里塞进新的东西,收藏夹里是不尽的欲望,工资永远不够清空购物车。

 

日程表上不是即将到来的旅行,就是新的目的地。


只要有新的旅行列入计划,就会有新的期待,新的欣喜。感到空虚时,想一想即将到来的旅行,似乎又“充实”起来。

 

生活看似丰富多彩,但没留下实实在在的东西,除了那几橱衣服和一堆旅行的照片。很多衣服还没有拆吊牌就已经被嫌弃,很多照片永远躺在硬盘里没被打开。

 

一个记录着自己浪费的金钱,一个记录着即将忘却的光阴。

 

除了这些我还有一道最强有力的防火墙,来抵御内心的不安与焦虑。那就是我的工作。

 

体制内的铁饭碗本身就是最好的保护,出门在外别人介绍我都是我的岗位。


好歹自己觉得工作岗位不错,被很多人羡慕着,即便按部就班平平淡淡,几年、十几年后,凭借资历也能有个不错的去处。

 

每当这样想,便不会觉得生活有什么不好,似乎摆脱了空虚和焦虑,投身到“快乐”的生活中。

 

 


移居新西兰之后的前半年,没有感觉到有任何不适。

 

每天都在学习新的东西,适应新的环境,了解新的文化。在如此大量的新刺激下,觉得生活充实的不得了,特别开心。

 

一切新鲜终究会归于平淡。那些奇奇怪怪的歪果仁成了熟悉的好友,新的交通规章已经不需要战战兢兢提醒自己,变成下意识的行为。

 

彻底熟悉环境后,内心又觉得缺少了什么,焦虑和空虚如同藤蔓植物,很快爬满心头。

 

没了娱乐的冲淡,没了体制的保护,这一次的焦虑特别真实,又特别浓厚。多年来掩盖的问题,只能硬着头皮赤裸裸面对了。

 

我迎上前去,要看清楚这些焦虑和空虚到底是什么?他们跟随我多年,到底从何而来?

 

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这个人的一言一行、爱恨情仇、风格喜好、气场、审美,都源自内在的世界。就如常言所说,你心里有什么就能感受到什么。

 

勇敢直面内心的人,大概早就发现了这里草木荒凉,于是会用心浇灌内心世界,尽量给自己独处的空间,让自己的世界越来越完善,体系越来越健全,对行为的控制也越来越自如。

 

而我,大概忽视自己的内心很久了。没有完善的逻辑体系,没有坚不可破的价值观念。


一无所有引发不自信,不自信引发对未来的焦虑感,焦虑而无所为引发空虚感。



 

于是,能想到最直接的恶补方式就是阅读。

 

与购物和旅行带来的强心剂不同,阅读更像是中医的调理。一本书两本书下去,完全没效果。字里行间若有收获,却不能改变现实的生活。似有所悟,却看不到摸不着。

 

但就是这隐隐约约的感觉却历久弥香,后劲很足。

 

读书成为习惯以后发现,原来“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不是夸张的手法,而是实实在在的描述。读书会上瘾,这是最好的“瘾”。

 

读书就像在自己的世界里埋种子,短时间内没有很大改变,但心里笃定,希望就在这泥土下方,未来说不准那一天,就有一个种子破土而出,有所顿悟。

 

这一天迟早会到来。泥土中的种子多了,今天这颗发芽,明天那颗生花,每一天都有预测不到的惊喜,每一天对生活和生命都有更深的理解。

 

“腹有诗书气自华”,大概就是说读的书多了,内心世界越来越丰盈了,便能生活地更加随心而自信。

 

读书越来越多,我内心的状态也越来越舒适。虽然阅读无止境,永远在路上,但已然能感觉到阅读带来的好处。

 

工作时不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纠结于暂时没有建树,因为更确信努力的价值,相信前方定有好运相伴。

 

与此同时,生活中一切的舒适和娱乐似乎也都是应得的,因为内心世界的充实称得起当下的欢愉,于是更加潇洒。


 


所以我现在觉得新西兰人特别能玩儿,大约与特别能读是分不开的。

 

大家都知道新西兰人能玩儿,尤其是公共假日,路上全是拖着皮划艇、自行车、滑雪板的私家车。但很多人不知道新西兰人也很能读。

 

虽然新西兰的图书价格是中国的五六倍,但每次坐飞机,都能遇到在飞机上读书的人,从年轻人到老年人都有,每个社区图书馆里也都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一个阅读很充实的群体,当然能玩得很洒脱。

 

阅读除了能让自己心境更踏实更舒服以外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想写。

 

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就想写。从读到写本身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内心世界草木繁盛到一定程度,就想把他们修剪成型。

 

写东西是与自己的对话,如同整理衣橱一般,从杂乱无章到井井有条,特别清爽快乐。

 

无论是已成体系的长文,亦或随手随笔的小短片,哪怕是从不示人的日记,都在一定程度上整理了散落的思绪,挖掘和修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个人有了足够健全的内心世界,便有了抵御大众价值观的能力,也就有了力量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了动力追寻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使命。

 




本文作者禅小瑾,及虚度编辑部,将每个人2017年看过的、最为受益的5本书推荐如下:


禅小瑾荐书


《好的孤独》,陈果

关于人生、关于友情、关于成功,关于善良,生活中很多疑惑都可以从这里找到答案,这是哲学的力量。


《番茄工作法图解》,诺特伯格

简单有效的时间管理方式,在治愈拖延症方面成绩突出。


《六神磊磊读唐诗》,王晓磊

一眼千年,我们如今读到每句诗词,每个字眼,都是经历了多少巧合才从历史的曲折中幸运的活到今世。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看待过唐诗,那些曾经考试卷上的题目,而今看来字字珍宝。


《亲密关系》,罗兰·米勒、丹尼尔·铂尔曼

当玄幻神秘的爱情,变成实实在在的科学研究结果,当未明原因的一见钟情,变成没有情感的数字统计,我惊喜的发现,比起身陷没有头绪的情绪之中,亲密关系可能更需要这样理性而科学的解读。


祁十一荐书


《基督山伯爵》,大仲马

2017年春节,在苍山上远离人烟的寺庙短住,看完了这本书,像是获得了一整年的能量。那句著名的“人类全部智慧所在,就是两个词:等待与希望”,出自这里;《肖申克的救赎》中著名的越狱故事,原型也来自这里。


《人类性幻想》,B·卡尔

去土耳其旅行的路上读完的书,一边看一边回忆人生,像是得到了关于自身、关于人类的诸多密码。


《安滕忠雄都市彷徨》,安藤忠雄

为何建筑是艺术的极佳注解。亦可从一个具有极强生命力的人身上,看到他看待世界的视角。


《为奴十二年》,所罗门·诺瑟普

真实的记录,真实的故事,优美的文笔,让人看到真实具有何等强大的力量,看到苦难之中人的灵性。


《禅与日本文化》,铃木大拙

禅宗从中国传去日本,并成为上世纪60年代嬉皮运动的精神支撑,当今的硅谷、乔布斯、苹果等诸多科技进程,鲍勃迪伦等诸多文化艺术创造,都与之相关。为什么会这样?这本书里可以找到些许答案。 


宽宽荐书


《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2017年初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几乎觉得它应该是每个人必读书目了,对于人这个东西的认知,时有一种醍醐灌顶又原来如此的彻悟。


《僧侣与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

不多说了,有因缘的自然能从中获益良多,无因缘的硬读下来,只怕会更加绝缘。


《照夜白》,韦羲 

一本读了半年之久的书,关于中国山水小史。非常耐嚼的一本书。


《文学回忆录》,木心

很早就买回来的一套书,直到2017年才完整的读了一遍。尤其最后一课,反复读过十几遍,对木心的敬仰和喜爱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他的人格与修养,成为我内心的灯塔。


《浮生六记》,沈复 

很遗憾没有在更年少时读完,中学时翻过,闲它婆婆妈妈就撂下了,去年重读,感慨万千,人生长留的清欢,要比富贵后的闲趣,更能显出一个人内心的格局。


云晓荐书


《阿纳斯塔夏系列》,弗拉狄米爾.米格烈 

给灵魂看的书,真实的纪实故事。人类因为过度发展而遗失的一切美好,或许能从这一系列书中,找到照亮那一切的灯塔。


《岁朝清供》,汪曾祺 

汪曾祺写再平凡不过的草木虫鱼,饭菜蔬食,却极其有味。生活的真趣,都在里头了。


《与狼共奔的女人》,克拉利萨·品卡罗·埃斯蒂斯 

这本书从古老的寓言故事中解读女性,以此来了解我们的原始本能,比如爱,直觉,性,情绪。读过几个故事后就会渐入佳境,领悟了灵魂的归属是为何物,你又会如何回到灵魂的家中。


《周梦蝶诗集》,周梦蝶

木心说“什么是艺术,连生活的都要成为艺术。”那什么是真正的诗人呢?他的诗是他整个生命诗篇,挤出来的几滴永恒清澈温润的露水。

《海桑诗集》,海桑

他的诗读起来偶尔会像是孩子写的,像一个青春勃发的少年执笔,又像一个每日朝九晚五,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写就。或许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就恰如海桑的诗,因此在他的诗总让人有共鸣吧。


 

马上就是中国春节了,吃喝玩乐之余,你有没有打算在假期里读完一本书?是哪一本?欢迎在留言区交流。

 

本期作者:禅小瑾。好好虚度时光签约作者。出生河北,热爱海南,曾工作在江苏,目前生活在新西兰,自由撰稿人。喜欢文字、旅行与艺术,热爱创造美的工作,崇尚标准简单、经历丰富的生活方式。个人公众号:禅小瑾(Chan-Xiaoj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