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怕的腾讯和阿里!

 落木随风2012 2018-02-11


       马化腾和马云,今天可以说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商业领袖!但是如果我要说,大家还是低估他们了,大家会怎么想?


        大家以为,他们就只是线上的巨头吗?


        我今天想要跟大家描绘的,是未来的腾讯和阿里。从中大家也可以发现,如果吧盯着土地和房子,未来在中国应该投资什么。


       分为两个部分。线上和线下!


(一)线上部分!


           线上可以总结就是三块屏幕!


          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


           手机屏、电脑屏,不用多说。不管是在电脑端的互联网,还是移动端的互联网。相信大家都亲身感受到了他们的存在感。


           这也是小米真正值钱的原因。别的手机厂只是卖手机,但是小米真正做的是,让大家喜欢小米,从而可以抢占手机这个屏的入口。现在小米在用这个屏在做他的智能家居帝国。


          这也是为什么乐视又要做手机,又要做电视的原因。真被他成功,他是有可能成为互联网第三巨头的。可惜啊,非战之罪,涉及到了不该涉及的争斗当中。


        前几年倒是传出过BAT想投资各地数字有线电视公司的传闻。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最终可能没有成功。想一想也知道里面的原因。那就是各个地方的数字有线公司大多都是国资,大规模全部收购不太现实,里面有很多的麻烦。


       但是也没有难住他们,搞互联网电视。


      2014年起阿里就联合海尔推出过首台购物电视。2017年2月,青岛海尔发布公告称,阿里出资6.56亿元入股旗下多媒体公司。阿里算是拿下了海尔这个电视屏。


      不过腾讯也不弱小。2017年6月6日,创维旗下子酷开宣布获得腾讯3亿元的战略投资,占股7.71%,估值约为38.9 亿元。据了解,这并非是酷开首次获得互联网巨头投资,2016年9月,爱奇艺曾向酷开公司投资1.5亿元,占股5%。并于同年7月,又入股TCL旗下多媒体公司雷鸟。


      在2016年1月,腾讯就正式推出代表其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品牌——“企鹅电视”。现今,长虹、TCL、创维、海信、康佳、飞利浦、海美迪、天敏等电视和盒子厂商陆续成为腾讯互联网电视的合作伙伴。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有点想得通,为什么乐视亏那么多钱,也要做乐视电视机了。你看着的是,卖这个电视机不赚钱。但是,其实你仔细想一想。入股乐视电视机占领了千家万户之后呢?它不可以在电视机里面加一个电视购物?不可以在你看春晚的时候,加一个广告?


         不管是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其实都像是城门一样。你看着不起眼,但是关键时刻是有大用的!如果我们今天用的电脑全是小米的,小米有一天要做一个淘宝,你觉得真的会没有希望吗?


(二)线下部分!


         今年,他们发明了一个新名词,那就是新零售。我估计大多数人都没听懂。我今天用另外一个角度跟大家解读一下。


       所谓的新零售,就是BAT要入股线下实体的连锁销售企业。


       现在已经入股很多了,比如腾讯入股了家乐福、永辉超市等等。阿里入股了银泰商业、三江购物、联华超市、大润发等等。对了,湖南的步步高也被腾讯入股了。


       入股干嘛呢?我给大家描述几个场景。


       (1)你想去超市买东西,然后你打开电脑、手机、电视,任何一个渠道,点击下单之后。然后货物在30分钟之内,送到你家里。


        它怎么做到的呢?你在网上下单,BAT直接把单子发给离你物理距离最近的超市。然后美团快递的这种实时快递的方式,送到你的家。


       (2)晚上8点,苹果10首发100万台抢购。然后8点30分送货上门。


       怎么做到的呢?BAT已经通过大数据进行了预判每个地区会抢的人有多少,并且对于每个地区能抢到的总数进行了调控。并且提前把手机分发到了离你最近的仓库。哪个仓库呢?就是这些超市的仓库。你一抢到,立马派送!


        这也是我,单纯从快递业务来讲,并不看好除了顺丰以外的快递公司的原因。因为迟早被BAT给颠覆掉。当然申通、圆通、韵达公司还是有前途的,大家也可以去做做物流公司。不过不是这个快递业务很有前景,而是可以借物流产业的名义多搞点土地,只要物流业务不亏本,就是大赚!


       然后因为BAT掌握了大量的数据,我们的行动轨迹,我们的吃喝玩乐。它甚至可以预判出,这一片区域的人群一周究竟要买多少鸡蛋,多少速冻饺子。饺子是三鲜好卖,还是猪肉韭菜的好卖,甚至可以具体到多少盒!大家知道这样能解决超市多大的库存压力吗?


       然后你家的鸡蛋快吃完了,系统能够通过数据判断出你家是女主人负责买菜,然后给女主人推送一条消息,她顺道回家,离家很近的一家超市里超市的鸡蛋信息。然后可以现在下单,之后到超市服务台直接领取打包好的,直接带走。不需要浪费时间选购。你觉得会怎么样?


       说真的,一大片小超市会关门!因为你打不过!BAT可以知道这个家庭究竟是重视性价比,还是重视无公害,然后有针对性的专门推荐。你怎么竞争?人还没到你超市门口,在办公室和家里的时候就被截走了,你怎么竞争?


        其它的,卖五金的,卖建材的,也一样。只要是工业标准化的产品。BAT把类似于红星美凯龙,只要的连锁企业给收了,给它导流,给它背书。然后给红星美凯龙大量的钱,让它大量的去开店。给他们去做配送,直接上门。你觉得结果会怎么样?


        最不受影响的,反而是那些餐饮店。同样一碗辣椒炒肉,我就是喜欢这个厨师做的,就是不喜欢那个厨师做的。人的口味太多了,而且我今天爱吃,不代表明天也爱吃。其实也不单是餐饮店,是所有没有办法工业标准化的店,都是BAT不擅长的领域。


(三)BAT的对手只有政府!


        美国有一家企业,叫亚马逊。亏了20余年,然后这几年才微弱盈利。但是却不妨碍它成为了美国市值最高的股票之一。


        为什么?因为对于亚马逊所做事情的认可,和对于未来的期待。因为亚马逊是美国人最大的网上购物入口。只要有这么大的人流在,平均每人每件东西亚马逊未来只要能赚1美元,都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互联网就是这么奇怪的一个地方,投资者更加看重的是企业的未来,而非现在。那么你说,当以上我讲的线上、线下两部分故事,讲给投资者,会是什么局面?


        这两个企业,握着全中国13亿人所有的线上线下入口,所有的行动轨迹、各种交互数据。吃喝拉撒都跟他们有关系。那么你觉得这样的两家企业值多少钱?


        而且他们的产业链是完善的,都有自己的银行。你可以用它理财、买股票、基金,还是消费,还是现实的租房、购物。还有医院付费。真的可以做到从出生到死亡,他们都涉及。


         那么你觉得这样的企业值多少钱呢?


         这样的故事一讲出来,投资人给他们的钱就更多了。他们的钱更充足,就更加有大把银子去线下,买、买、买!买的越多,入口在他们手上的就会越多,那么他们就更值钱。这将会是一个无限的循环。我仿佛看到了超级巨人的出现。


         确实他们比复星、万达、海航要聪明。没有把钱挪移到海外,而是扎扎实实的都投在了中国,而且都响应号召投入到了实体经济当中去。但是,大家有想过如此庞大的入口被一两个公司掌握之后,可能产生的风险吗?如果真给他们按照设想做成,甚至都可以代替政权的某部分职能了。这是政权所能容许的吗?



         不过究竟怎么样,要去试了才知道。它们正在试!


         对于我而言,研究这个就是为了如何赚钱。基于以上所说的新零售的前景,我认为线下连锁领域将会兴起一股入股风。一些全国性的连锁品牌,或者区域性,但是覆盖能力非常强的品牌。不局限在商超领域,都会成为各大资本追逐入股的目标。也就是说,非常强的一些连锁品牌企业的估值,会被资本给整体抬升。那么这里面,就会有很多机会了。


        愿意的,我们可以一起做愚公。把以上所说,作为做长期投资的标的物!也搭上一把BAT的财富快车。或者直接长期持有这两家公司的股票。


        阿里巴巴,2016年12月30日的收盘价是87.80元。但是今天是176.67元。上涨幅度超过100%。


        腾讯,2016年12月30日的收盘价是189.70元。但是今天是407.40元。上涨幅度也超过100%。


       其实公司变成巨无霸级别之后,股价是很少会有如此之大上升的。因为预期已经耗尽,你已经是最大了。你的业务还能有多大的提升空间呢?没有了足够的未来预期,股价表现自然不会理想。但是阿里和腾讯给出的答案是,他们还能高速成长。特别是,如果新零售能大规模真正落地,掌控全世界最大人口国吃穿住行方方面面的两家企业,市值不成为世界第一第二,像话吗?


       难道新零售会是终点吗?不能进行商品溯源,去入股那些各行各业的大型品牌吗?或者掌控线上线下所有渠道的公司,哪一个行业扶持不了自己的品牌?其实它们现在就已经在各行各业四处投资企业了。 


       真到那个阶段,可能宇宙才会是腾讯和阿里价值的天花板!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