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材教辅作业的电子化,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最佳实现途径!

 张福涛lu70kpm9 2018-02-11


如何掌握这个“度”?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呢?



电子教辅教材的新形态新功能


如果只将电子教辅教材简单理解为把教材数字化,依旧站在传统物理空间中观察电子教材,往往只能看到其表面或一个局部,不能把握全局。


电子教材教辅增加了许多先进的技术与功能

1)如英语、语文学科有标准化的语音朗读。在课堂教学中,点击某一个段落,便可现成聆听到标准化的语音朗读。


2)可添加与知识点匹配的素材及训练习题,最大程度还原课堂教学的功能。


3)局部放大某一知识点板块,便于教师强化重点、难点。多终端均可使用,满足各种场景需求。

  • 教师备课。老师可在同步备课下使用电子教材进行备课,各类功能,满足教师备好一节完整、高质课程。


  • 教师授课。在教室环境中,老师可以打开,使用电子教材进行授课。


  • 学生自主学。学生手机端,也同步展示电子教材,同时还有配套的名师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或预习。


  不能简单把电子教材理解为传统教材变成电子文档。在数字世界中,作为虚拟存在的实体,电子教材教辅继承着数字世界的规定性,电子化特征使其与印刷教材在基本形态等方面截然不同,彰显电子教材的优势。


  基于电子化特征,电子教材教辅是内容存在、条件存在、功能存在和环境存在。需要提供相应的功能,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教师职业生活的需求,如针对师生的教/学活动需求,至少需提供备课支持、教学支持、学习支持、评价支持、师生互动支持。针对教师的发展需求,教辅教材应提供面向教师的同行互动支持和教师个人发展支持等。

作业电子化价值在于数据的采集

  进入互联网时代,家庭电子作业越来越普遍。电子家庭作业内容较传统作业更生动、活泼,在学生作业交流方面可以实现实时在线互动,以其资源丰富性、互动性广受青睐。


  通过手机、电脑网络完成作业让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书本,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在当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业繁重,需要精品优质作业或在线学习资源在有限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效用。


  电子化作业有利于数据采集分析,量化和收集学生的行为,制定更加集成、更加模块化和更加复杂化的在线学习系统,探索建立预测模型,重新发现和预测学生如何学习,预测学生成绩并研究学生表现和对课程满意度的关系、评估学业进步、预测未来表现等。


  数据的分析实现了精准推送服务,学校可以依靠数据的流动来组织、管理、评价与干预。可以支持分层走班的对位选择需求;可以实现课堂上的快速反馈,促进教师教学调整;可以通过轨迹画像,预测成绩、预判交友、知晓情绪,使教育的个性化与规模化矛盾成功和解。

电子化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最佳途径

  有人担心,年龄小的孩子,或者是不爱学习、手机控之类的学生,会沉迷于手机等电子设备,但更多的担忧是这种依赖电子设备和网络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及进行教学的模式,如果成为常态化的话,孩子们在传统的书写或文字表达上,恐怕会呈现出退化的状态,使本来就日益弱化的汉字书写能力,加剧弱化。


  学校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网络和电子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但在一般的教学中,包括作业的完成,应该给学生养成传统书写的好习惯,毕竟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电子产品这类新科技,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轻而易举的掌握,而对汉字书写的传统技能,却可能成为一辈子的缺憾。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当电子学习媒介普及后,家长的思维方式也应随之改变,电子作业是与时代发展进步接轨重要手段,学校与社会要及时跟进对孩子的媒介素养教育,呵护由作业电子化所引发的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积极配合作业电子化。


从下面的实际案例可以看出,学生学习与电子媒介深度融合起来,推动课堂的结构性变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