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的灵魂之性情

 杏坛归客 2018-02-11

我们常见到一句话,诗词写性情。性情,是一个人性化词语。就得先从人说起。


  性情二字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字眼,最原始的理解就是:性,性格、禀性;情,思想情感。这词儿合起来就是指人的性格、习性与思想情感,亦即它表现为人的性情。


  指人的禀性和气质。《易·乾》:“利贞者,性情也。”孔颖达疏:“性者,天生之质,正而不邪;情者,性之欲也。”《庄子·缮性》:“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唐元稹《遣行》诗之九:“见说巴风俗,都无汉性情。”



也指思想感情:南朝梁钟嵘《诗品·总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其中有两句这样说的:“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字面意思就是人的性格、脾气:《宋书·沉文秀传》:“且此人性情无常,猜忌特甚,将来之祸,事又难测。”唐白居易《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诗中有句子:”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


人的性情呢,总是表现为个性与社会共性两方面的结合,因此性情是受社会环境与文化影响的。不同历史时期人的共性性情表现相差很远。应该说一切生命体都有自己的一定的性情。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性情中。可是我们为什么又称某些人为性情中人的。



这里就是一个引申意义了:这类人把自己的性格,生活习性,僻好,思想情感不以外界环境而改变或隐藏,指那些突显真实本性的一类人。从举止言行里,很真实的反应着自己的个性与社会的共性。性情中人随其本性、情感外露、率性而为,对自己的喜好有着鲜明勇敢的追求。往往是敢爱敢恨,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自身的本性。言行不考虑或不受外界影响。拥有社会共性方面较少。而一般人的性情表现都会受周围环境做些隐藏或放弃或改变。拥有社会共性较多。


  明了一些说,一般人都知道喝凉水看看天。而性情中人喝凉水不看天。用现代名词说即是比较另类。



为什么说性情受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呢?首先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规范是不同的,而道德规范越多的时期就是越古老的时期。大部分道德规范是统治阶层制定出来,并成为统治者违护国家秩序的一种边沿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的进步,个性化,人性化的成分越来越多。就越让人真实反映自我了。而远古的道德规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性情往社会共性方向发展,最后返朴归真的个性就越来越少了。比如封建的三从四德。男人死了守活寡立贞节碑、女子婚前是不能有性生活的。如果婚后发现不是处女,会被人耻笑,也会受到很严厉的惩罚。


而现在呢?慢说是文人,古来才子皆风流,其实才女也一样。比如李冶、薛涛、鱼玄机、阿里虎等等。就算是现在农村的女性,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也不是没有。这就是人的性情受大气候所影响出现的质的改变。



性情现在也被人很多狭隘的人盗用为专指与性爱相关的情感问题。性:性爱、性生活。情:艳情、激情。一夜情、网恋情、婚外情等等。因为性的需求是生命体最基本最强烈的性情。因此被一些人狭隘的偷换了概念。那么就是说性情中人就是追求性爱中的人了。这显然很不全面。但现实中确确实实被很多人引申到这上面来。比如现在的一些网站挂以性情什么什么网,一些出版物冠以性情文学等。看内容就很狭窄。它指是人性情的一个生理情感方面的性情,包含于性情内。


因为人爱好习性多元化,几乎很少有人爱好是全部相同的。所以爱好将会作为性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来加以对人性情的区分。比如洁僻、恋物、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虐恋、嗜酒、好色等。这些嗜爱僻好都属于人们性情的元素。其次,所有描写性格的词也是人性情的描述。性格是从属于性情的。



人产生性情是由先天遗传、后天生活环境、教育程度等几个因素影响的。一般人成长到某个阶段就很难改变。但不是说人的性情就是人为自身不可调节的。通过人的自律也可以改变一些不好的性情。当然会有一些难度。只要你有毅力与耐性。总会有所收获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性格、习性、行为、爱好都在多元化发展。追求自我的人会越来越多,性情中人也会越来越多。



真实自我,诚恳真挚,却绝不是自私自利头脑简单。敢爱敢恨,善恶分明,柔情与侠气交糅。明朝洪应明晚年所写的一部语录体的说理劝世的作品《菜根谭》里有句子:“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他这句话,包含很多。咱只借题发挥,用以说明性情。


大英雄,做事一般是比较自我的。而真正的名士,一般都风流。不单指男女之间的那种风流事,要广义的去理解。比如毛泽东的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里的意思是说,看我这一帝,即使不绝后,也一定要空前。绝对不是说我要比已过的帝王的恩宠的女人多。大英雄也好,真名士也罢,相较于只能随风倒的平民百姓而言,他们的性格极为突出,毕竟可以随便突出自我的条件要优越平民百姓不止一倍两倍。他们所以无论表现什么和发表什么论调,最易于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因为他们自我突出,而且又(可以突出自我的)条件优越。



  结合到诗词或文字作品来说。其实跟人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是名流,很易于引起人的关注和重视。比如李白,假如他能活到如今,若吃饭吃的面条,而且又狼吞虎咽,会同时抽进去不少气,肯定要多放屁。必然会有不少人在他放屁时,接住,捧在手里,大呼小叫:绝唱呀绝唱,千古绝唱!这是因为他是名流。古代大家,浩如烟海。他之所以能成为佼佼中的佼佼者,就是他的作品能突出自我个性,也即突出真性情,豪放,浪漫,大气,桀骜不驯。万岁呼来不上船。


  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万言不值一杯水,仰天大笑出门去,等等,这都是他的作品的异类别俗的真性情的表现的例句。



如果水流就下,随波逐流,则很难引起人的重视。因为千千万万人都写一样的内容,何以突出自我呢?古往今来之英雄名士,可以说如同清朗夜空的星星,数不过来。然而试想,一个时代,同一个时空下,到底活过多少人?


前些年,也就是我写书的时候,世界总人口是五十多亿,如今已经猛增到七十多亿。英雄名士无疑也不少,可是能流芳万古的英雄名士能有几个?他在总人口数目中占的概率是多少呢?这个无法统计,就我个人揣摩,其间的比例,保守数字说:百万分之一。所以李白能成为李白,何等惊艳!假如他不写真性情,诗坛也许就不会有其巨星闪烁、光耀万古千秋。可想而知,诗词与文字写真性情,何等关键和重要。



《文心雕龙·明诗篇》也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沧浪诗话》里有句云:“诗者,吟咏性情也。”王夫之《四书训义》里说:“《诗》,以道性情。”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鲁迅有《答客诮》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诗的意思是: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知不知道在山林里兴风狂啸的老虎,还时时回过头来看顾小老虎呢。



鲁迅这人喜欢来真的,也不跟谁讲什么客套。真刀真枪就杀过去了。在鲁迅看来,是否英雄,不在于他是否怜子,而在于他对敌人是否无情。人理直气壮地热爱其子,并把这种感情泛而至于广大人民,并不失为丈夫本色,而那些标榜“无情”的人却跟豪杰一点也不沾边。诗人痛斥“无情”论者,没有回避“怜子”,相反地正以“怜子”来证明攻击者的卑鄙,这就完全取得了主动的地位。


这两句诗语意深刻,对仗天成,有否定,有肯定,有判断,有诘问,毫不费力,轻而易举,使得讥讽者自讨没趣,本相毕露。鲁迅的杂文以及诗篇,都突出了真枪实弹的性情与舍我其谁的霸气。如其不然,我想他也不可能成为鲁迅。


郑板桥《偶然作》诗中有句子:“直摅血性为文章。”这是他的志向,写出了真性情。文字里带着鲜红的血。


  谭嗣同《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望门投宿别忘了东汉时的张俭,忍死求生中心中要装着东汉时的杜根。即使屠刀架在了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们,都是昆仑山一样的英雄好汉。这诗写得何等豪迈与不朽!无疑写的是当时真正的情怀。假如,这个时候他写“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那么,就是笑话了!而诗词不写真性情,胡编乱造,明明家里老公,老公不在家,情人门庭若市,还在那里强说相思愁,肝肠痛断,哼哼嘤嘤;更有甚者,好多男性也在那里无病呻吟,写出来的诗词的调韵,就宛如太监见到了皇帝的老婆“娘娘……”其实也正是在制造笑料。



清代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其中有一首为:“文章体制本天生,祇让通才有性情。模宋规唐徒自苦,古人已死不须争。”一个人的文章,所表现的风格与体裁,本来就有很大的不同,今人总喜欢去模仿唐宋时代的作品,只怕是白白的辛苦一场罢了,作者强调写文章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不必为了模仿古人,而失去了自我的体会。


  另一首为:“胸中成见尽消除,一气如云自卷舒。写出此身真阅历,强于饤饾古人书。”


  天上奏出的箫声由自己演奏出来,这种乐趣真是太让人愉快了。一首好的诗要贴近人物,写出真情实感。要比堆砌古人的东西强得多。



问陶是一位好官,不做官了,依然心系黎民百姓。嘉庆十七年三月以病辞官,行前,他系念莱州近年歉收,民有饥馑,便将己之历年积蓄捐谷七百石赈济七邑饥民。他上辞呈后曾写诗自述:“二十三年指一弹,非才早愧不胜官。……云衣久已轻如叶,虎背抽身也不难。”离莱州时,又写诗自白:“绝口不谈官里事,头衔重整旧诗狂”。


这些诗句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愤懑和沉重心情。这些诗写的都是他心情与时代的反应。他在《平度昌邑道中感事》诗中写道:“天意苍茫地苦贫,救荒无策愧临民,辞官也作飘零计,忏尔流亡一郡人。”真是寄情于民了,读了令人感动至深,有泪欲零。到吴门时,病情加重,便留虎丘寓所,自号“药庵退守”。



其寓位于苏州山塘街青山桥附近,邻白居易祠,遂名为“乐天天随邻屋”。写有《题乐天天随邻屋》诗,有句云:“凭栏早醒繁华梦,点笔难删讽喻诗”,反映了他晚年的生活情趣。由于忧患余生,积劳成疾,医治无效,嘉庆十九年三月初四日申时,病卒于苏州寓所,年51岁。辞世时,家境萧条,三个女儿(尚未出嫁)无力扶灵柩回乡。十分凄惨!


他在诗论中还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名心退尽道心生,如梦如仙句偶成。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


  他的诗论观点,其实就是一再强调,诗词写真性情。他是这样强调的,恰恰也是这样做的。像上边才谈到过的“天意苍茫地苦贫,救荒无策愧临民。”这句子,平实无华,直抒胸臆,却富感天地泣鬼神之意境和魂魄。



所以,诗词有无感人之力,有无传颂意境,有无万古飘荡的灵魂,取决于是真性情还是凭空捏造。


  古代这些成名的大家,都是言之有物,身边人,身边事,环境,社会现象,等等,对此感触至深,由心而发之感言,突出了自我对于这些林林总总的看法与感慨,皆为性情使然之作。而不写真性情,境中无我,我亦淡然,何以出意境、感染力以及灵魂呢?死气沉沉,淡如白水,文字僵尸而已。


一个人是否存在着,不在于是否还循环吃喝拉撒睡。要看他是不是拥有自我和具有自我的特性,而又是否能将这些表现出来。好多人为什么要追星呢?就是因为星们,个性张扬,自我突出,异类别俗,社会上有其地位,人类有其光环,世界上有其空间。反过来说,为什么星们不追你呢?因为你存在只是一种形式,一种形态,没有自我,没有灵魂。而追星的唯一结局,也只能失去自我。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应该倍加珍惜和充分利用,不可荒废和蹉跎。



人活出自我来与诗词写出自己来,是一个道理。做人也好,写诗词也好,不要太委屈自己,不要太压抑自己。要理性释放和用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拿给人看,我跟你们不一样,这就是真正的自我。之所以强调理性,因为上边谈论时提到,要在大气候允许之下,而举止言行。否则,赶上晦气浓烈,闹不好就只能去写铁门铁窗铁锁链,这也务必谨记。这个世界可能不需要来真的,一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口是心非、两面三刀、阳奉阴违、溜须拍马……甚至摇尾乞怜,这个比较吃得开。而诗词需要来真的,因为这是世界上唯一存留的一片虚拟的世外桃源样净土。


一位微信名叫“绚丽秋日”的诗友在咱们聚贤庄推出的江晟(胜)(或可读成:读胜时引申义为最高程度、最大程度,含义是旺盛,兴盛或者光明;读成时,表示姓氏,在名字里亦可念‘成’)先生的(四百零三期)专辑跟帖说:“有的诗刊杂志,除了相思,失恋,好像没的写,都回到了十八世纪,刻画的人物都像弱柳扶风眼泪洗脸的林黛玉,再就是相思渡口等你千年……没看!”这就说明,胡编乱造、无病呻吟一列的诗词,并不讨人青睐。因为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而最为感人的真性情的文字,有时候还需要,带着情、带着爱、带着忧、带着恨、带着汗水、带着血液,让它在心中自然如水,流出来。就绝对具有其意境,具有其灵魂。即使感动不了天下所有人,至少能感动一部分人。有一部分人共鸣和传颂,一传十十传百,就有望传世和流芳了。


  坚持做自己,做一个本色的自我。无论写景状物,皆出其本色与黏合自我,性情使然,心入境中,境必感己,又未必不感性情中之他人!


  ——理野2018年2月4号(立春)于太行山下陋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