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MAY的学习簿 2018-02-11

  

  

  

  楷书

  行书

    草书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45


每日一题:书法与雅俗共赏

    雅俗:旧时把文化水平高的人称“雅士”,把文化水平低,见识浅的人称“凡夫俗子”。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接受、欣赏。某些高雅的东西刚出现时,不被大多数所接收。有些则可以雅俗共赏,但欣赏高度、水平不同。书法很难做到雅俗共赏。古语云,“善读可以医愚”。学书法必须多读书。历史的认可需要时间考验,尤其是身故之后的评价。孙过庭说“凭附增价,人亡业损”。书法的评价要尊重慧眼,如苏东坡的字。但有些字内行、外行都认可,但程度水平不同。

每日一字:壽

    “壽”是规范的寿字,但碑帖中不常用,碑帖中常用“夀”。楷书的寿字,要注意间距等分关系,横勾稍稍长于其下面的口字,但不宜过。行书口字略作左右两点。草书写法很多,先学会最常用的。   寿字写法很多,常见有百寿图,其实远不止一百种写法。百寿图带有艺术性,已超出了书法的范围。


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壽,久也。从老省, 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聲。 ——《說文》

 寿,活得长久。字形采用有所省略的“老”作边旁,采用“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作声旁。 ——《象形字典》 

 寿,形声。从老省,畴声(依《说文》)。从老省,即上面象“老”的上半部。本义:长寿。 ——《汉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构造】形声兼会意字。 金文从老省,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声。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为耕耙过的田地的纹路,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故也兼表意。或再加声符口和又,声符就成了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含义相同。 篆文从老省,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声。隶变后楷书承接金文,将又改为寸,写作夀。如今简化作寿。
  
   【本义】《说文·老部》:“壽,久也。从老省,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声。”所释为引申义。本义当为年纪老。
 
   【演变】寿,本义指①年纪老:~星|人~年丰。引申泛指②年岁,生命:阿从其言,~百余岁|中~。再引申指③长久: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高年可贺,又引申为④生日:~诞。又表示⑤向人献物、敬酒、献辞以祝人长寿:博士前为~。又用作婉辞,表示⑥生前预为死后准备的装殓用物:~衣。
 
   【组字】寿,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壽归入土部,寿则归入寸部。凡从寿取义的字皆与年高等义有关。
   以寿作声符的字有:俦、帱、筹、畴、踌、铸、涛、焘、祷、擣(捣)。
 

资料主要来源:
   ①谢光辉主编《汉语字源字典(图解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寿 shòu, 形声,金文、小篆从老省,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chóu)声,隶定为“壽”。本义为长久,引申为长寿(活得长久)、年岁、生日(一般指老年人的)、为死者装殓用的等。唐代俗字、《手头字》、《简体字表》、《简化字表》简作“寿”,据草书楷化。
 
   【辨析】①以“寿”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chóu:筹、踌、畴、帱、俦∣zhù:铸∣tāo:涛、焘∣dǎo:祷∣dào:焘。②“寿(壽)”可作类推简化偏旁使用,如:涛(濤)、铸(鑄)、筹(籌)。

资料主要来源:
   ①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寿”字趣释
 
  追求人生长寿,是人们共同的心愿。在中国人看来,长寿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尤其是我们的先人更是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此,他们将这种理念几乎全部倾注于“寿”字之中。
 
  “寿”的繁体字为“壽”,而甲骨文的“寿”为“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对此形体学者们作过不少猜测:有人认为是一个古“畴”字。《说文解字·田部》:“畴,耕治之田也,从田,象耕屈之形。”《说文解字》还收录了“畴”的一个异体字“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由“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演变而来,形体结构基本相同。徐锴系传认为“畴”的异体字“象耕田沟诘屈(弯曲)也”。也有的人认为“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就是指耕种的土地。还有人认为它是古代一种耕田的农具。长“寿”的“寿”为何与“畴”共形呢?有人认为很可能是我们的先人认为:只有劳动即耕作才能使人长寿。另外有人认为土地对人类来说太重要了,有了土地,就有了生活的保障,因而就能长寿。这也是早期人类的长寿观。
 
  “寿”字进入西周金文时期,在形体上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或“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其上为从“老”省,即将“老”字省略了部分笔画后作为“寿”字的意符。“老”,许慎说“七十曰老”,自古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语,可见“老”有长寿之义。字的下面是“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为声符。“寿”为形声字。“寿”字的小篆为“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形体与后一“寿”字相同,它的意符与前者相同,仍然是从“老”省。而下面的“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仍为声符。《说文解字·老部》:“寿,久也。从老省,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声。”所谓“久”就是“长久”、“长寿”的意思。而“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为声符之说不可信,人们并不知它为何字,有人认为“口”为酒器,繁体的“壽”字下又加“寸”,“寸”为手,即手举酒杯向人敬酒,祝人长寿之意。这样理解是合理的。可见“寿”的本义就是“长久”、“长寿”的意思。如《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其意思是像南山一样长久,永不崩毁。“寿”由“长寿”之义引申为“敬酒祝人长寿”的意思。如《管子·小称》:“阖不起为寡人寿乎?”其意思是何不起身举起酒杯祝我长寿呢?
 
  正因为“寿”体现了人们长寿的共同愿望,所以人们赋予“寿”字以丰富的吉祥内涵,简直成为人们迫切要求长寿的象征。中国传统观念有所谓人生有“五福”,其中居第一位的就是“寿”。(见《尚书·洪范》)古人认为只要长寿,只要活着,一切都好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在一切在”。中国人就是这样一种现实观,他们将理想、幸福大多寄托于人的生命。
  
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湖南祈阳县的浯溪有一著名的“寿字碑”,为篆文变体。传说此碑为吕洞宾所写。碑高160厘米,宽72厘米,碑上有铭文对“壽”字作了介绍。铭文曰:“吕仙纯阳书,上红点为日,下红点为月,三点白圈为星,日月五星为之七政;上作天,中作地,口作人,天地与人为三才;上半亦作金,中亦作木,寸亦作水,移日同配,口亦作火,工亦作土,金木水火土为之五行;地两边顶上两条白气为之;两仪生四象,生八卦;天亦作永,地亦作世,工亦作公,工至下亦作侯,永世公侯,子子孙孙,世代荣昌;日亦作福,月亦作禄,本身是寿,三点白圈是星,福禄寿之星拱照,永昌无疆!……”总之,此“寿”字富有丰富的吉祥之意。
 


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古人在“寿”字上做了不少文章,他们将“寿”字图形化,符号化,艺术化,创造了近三百个不同的“寿”字。古人有用一“寿”字表意的图案,竖长方形的“寿”字叫“长寿”,圆形寿字叫“圆寿”(即无病而终的意思)。也有许多寿字组成的图案,如有一百个小寿字组成的一个大寿字图案叫“寿图”,还有“双百寿图”等。从前祝寿时,常送一幅“百寿图”,人们将它看作是最好的礼物,其寓意自是不言而喻了。不仅如此,古人还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皿、家具、房屋、衣被等用品上均刻有“寿”字。“寿”字成了中国人心目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品。
——吴东平《汉字文化趣释》

 
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陈政《字源谈趣》)


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王力古汉语字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045-壽-书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来源: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