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蕴章书法讲座【054-曾-书法润格中的若干问题】

 MAY的学习簿 2018-02-11


  

  

  

  楷书

  行书

  草书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054-曾-书法润格中的若干问题】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54


每日一题:书法润格中的若干问题

    润格即润笔。计量单位按一平尺算。古已有之。如郑板桥。“兄之所赠,未必是弟之所需。还是以白银为妙。”四尺整宣,二乘四尺为八尺。还有三六尺,2.5乘5尺,4尺乘8尺等。同样尺寸,字数不同。论平尺不科学。只能是大概。再参考字数。如写《心经》260个字。牌匾、扇面、碑文等价格高。关系远近也影响价格。今人书法水平远不及古人。启功先生的水平在民国比较普通。但他们的润格却远不及今人。唐孙过庭说“凭附增价,身谢道衰。”也有相反。

每日一字:曾

    “曾(zeng平声)不知老之将至”。曾字上面是个扁口 ,是扇面形的 ,下面是个长口。行书赵体。两点尽量高起。同样一种写法,比的是水平。

    





 曾,詞之舒也。从八,从曰,田蕴章书法讲座【054-曾-书法润格中的若干问题】 聲。 ——《說文》 

曾,虚词中表示舒缓语气的助词。字形采用“八、曰”作边旁,采用“田蕴章书法讲座【054-曾-书法润格中的若干问题】 ”作声旁。——《象形字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054-曾-书法润格中的若干问题】


 
    曾为“甑”的本字。甑是古代一种用来蒸食物的炊具。甲骨文曾字,下面的“田”字形代表甑底的箅,上面逸出的两笔像蒸汽,表示用甑蒸食物的意思。所以曾的本义为甑,又借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如曾祖、曾孙。曾还读为céng,用作副词,表示从前有过的某种行为或情况,如“曾经沧海”等。
 
另:
   【构造】会意字。甲骨文下像蒸锅之屉,即箅子,上像蒸气升腾之状,本为蒸熟食物的器具,是甑的本字。金文繁化,下边加出蒸锅形。篆文文字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曾。
 
   【本义】《说文·八部》:“曾,词之舒也。从八,从曰,田蕴章书法讲座【054-曾-书法润格中的若干问题】声。”析形不确,所释为假借义。本义当为蒸熟食物的器具。
 
   【演变】曾,读zēnɡ,本义指①蒸熟食物的器具。蒸锅有锅有屉有盖,是重叠累加的,故引申为②重:非其子孙,则其~玄|~祖|~孙。又引申指③高举:(凤凰)~逝万仞之上,翱翔四海之外。又表示④增加:所以动心忍性,~益其所不能。借为副词,表示⑤乃,竟:谁谓河广,~不容刀。又表示疑问,相当于⑥岂,怎:呜呼! ~谓泰山不如林放(人名)乎? 又读cénɡ,表示⑦重叠:荡胸生~(层)云|大厦~加,拟于昆仑。又表示⑧高:~飙振六翮。又借为副词,表示⑨曾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相识燕归来。
 
   ○后“曾”为借义所专用,蒸锅之义便另加义符“瓦”写作“甑”来表示。甑,从瓦从曾会意,曾也兼表声。读zènɡ,本义指①古代蒸熟食物的器具:许子以釜~爨,以铁耕乎? 又指②蒸饭用的一种木制的桶状物:~子。
 
   ○重叠之义便另加义符“尸”(表房屋)写作“層”来表示。層,从尸从曾会意,曾也兼表声。如今简作层,读cénɡ,本义指①多层的房子:珠殿连云,金~辉景。引申泛指②重叠:~峦叠翠|~出不穷。又用作③量词:九~之台,起于累土。
 
   ○增加之义则另加义符“土”写作“增”来表示。增,从土从曾会意,曾也兼表声。读zēnɡ,本义指①加多:~重赋税,刻剥百姓|~加|~高|~强|~产。又通“层”,表示②重叠:~冰峨峨,飞雪千里些(语气词)。
 
   【组字】曾,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曰部。凡从曾取义的字皆与器具、重累等义有关。
   以曾作声兼义符的字有:层、增、甑。
   以曾作声符的字有:僧、缯、憎、噌、赠、罾。

 
资料主要来源:
   ①谢光辉主编《汉语字源字典(图解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054-曾-书法润格中的若干问题】

   曾,象形,甲骨文象上有蒸气溢出的竹箅形,金文、小篆字形增繁,隶定为“曾”。本义读zēnɡ,蒸熟食物的器具(是“甑”的本字),假借为中间相隔两代的(亲属关系)、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竟然”)、代词(表示疑问,相当于“怎”)、增加(与“增”同)、姓等;又读cénɡ,假借为副词,表示以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相当于“曾经”。
 
   【辨析】①以“曾”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enɡ,但声调和声母不同。zēnɡ:增、憎、缯、罾∣zènɡ:赠、甑∣cēnɡ:噌∣cènɡ:蹭∣sēnɡ:僧。②曾(cénɡ)/尝 这两个字在曾经的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古代多用“尝”,少用“曾”。
 
资料主要来源:
   ①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054-曾-书法润格中的若干问题】

  “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个“曾”字本为象形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像古代蒸食的炊器。②是金文的形体,更像炊器。上为盖,中为腹,下面还加了底,做饭用。③是小篆的形体,与金文相似。④是楷书的写法。
 
  《说文》:“曾,词之舒也。”此说不妥。“曾”为“甑(zèng)”的本字,是一种炊器。当“曾”字被借作虚词之后,在炊器的意义上就写作“甑”了,如《汉书·范冉传》:“甑尘釜鱼。”就是说:甑中落下了很厚的尘土,釜中能够养鱼了。这是形容贫苦人家断炊已久。
 
  “曾”(zēng)当“乃”、“竟”讲,如《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刀”本作“舠”,小船。大意是:谁说黄河宽又宽?竟容不下一条小船。“曾”还可作副词用,表示加强语气,如《列子·汤问》:“曾不若孀妻弱子。”大意是:连那寡妇和小孩子都不如。“曾”也有“曾(céng)经”义,如李白《猛虎行》:“萧何曾作沛中吏。”这是说:萧何曾经作过沛县的官。
 
  请注意:杜甫《望岳》“荡胸生曾云”中的“曾”,却是“层”字的通假字,表示重叠义。
——(左民安《细说汉字》)

田蕴章书法讲座【054-曾-书法润格中的若干问题】

田蕴章书法讲座【054-曾-书法润格中的若干问题】

——《王力古汉语字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054-曾-书法润格中的若干问题】

 【054-曾-书法润格中的若干问题 】

 
http://ent.enorth.com.cn/system/2006/06/30/001345006.shtml(北方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