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看

 何晓斌 2018-02-11

茶色的记忆与福建茶铺

说起茶,大多数上海人似乎都没有那么在意和讲究。江浙一带主要出产绿茶,所以过去大家也基本上只喝绿茶。

而泡茶的方式也是有些简单粗暴:一个大玻璃杯,随手扔些茶叶进去,拿热水一冲,就着玻璃杯就可以喝了。大家一人一杯,边上一个热水瓶,随时往玻璃杯里继续加水,也不讲究泡了几泡,或是水温要精确到多少。

于是,我小时候对于茶最大的印象,就是一个很烫,永远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才可以端得起来的玻璃杯。而茶的滋味,倒是一点都没有留下特别的记忆。

不过,仍有一个时代感极强的有趣事情,九十年代流行雀巢速溶咖啡的时候,那个旋盖玻璃容器非常抢手,大家青睐于它能够密封又可以放热水的功能性,若是外出时带上一个用来喝茶,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在出租车上,司机的手边,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装满了因为泡的时间太久而颜色变得有些暗沉暧昧的茶水的雀巢咖啡玻璃瓶。

亦如杯茶人生

2000年之后,上海各处,福建人经营的传统茶铺星星点点的多了起来。这种传统茶铺很有趣,通常的模样是一个摆满了各种贴着名签的大茶叶罐的空间,一进门就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泡茶台。

客人进店之后,往巨大泡茶台边上一坐,即使是第一次,也好像是亲戚朋友上门一样,颇为自然。店家通常会问问客人有什么想喝喝看的茶,若是没有特别确定的,店家就会泡些自己得意的种类,主客边喝边聊,喝上三四种,聊上两三个小时都是常态,一点儿也不奇怪。

客人临走时,选上自己喜欢的买走,也不用担心店主要求自己支付其他。也许是这种源于福建当地以茶待客的喝茶文化的茶铺,让大家了解到了绿茶以外的世界,慢慢的,乌龙茶,特别是福建岩茶,逐渐有了人气。而2002年时,集合了中国各地茶叶经销商的天山茶城,更是在上海打开了新的茶叶的世界。

亦如杯茶人生

茶山上长大的孩子

y,便是这时来到了上海。y的父亲,是武夷山茶科所的元老级的工作人员之一,也是现今人尽皆知的武夷岩茶“大红袍”的研发团队人员之一。

亦如杯茶人生

离开茶科所独立之后,y的父亲自己开垦了茶山,办了茶厂,各种稀有的小品种岩茶,都可以在y家里的茶山上看到,而远近的茶农和做茶师傅,也大多都是父亲的学生。

亦如杯茶人生

虽然是茶山上长大的孩子,但y和其他小孩子一样,也不喜欢茶。小时候,她对茶的最深印象就是每年暑假的时候,每天都要坐在家里挑茶梗,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非常无聊。这个工作,是缘故于乌龙茶采摘时已经是很成熟的叶子,所以做好的茶里会有老叶和梗子,把这些部分手工捡除,便是小小的y的暑期作业。

亦如杯茶人生

还有就是在父亲开垦茶园后,她被要求去把茶园地里的石头都捡干净,因为如果有石头,那么太阳照射后,石头就会变得滚烫,把茶苗烫伤。

亦如杯茶人生

不过,每年采茶季节也不是都那么不开心,每当周末学校放假,妈妈就会带着她和哥哥一起去茶科所找爸爸。那个时候所有的茶都是手工做的,没有任何的机器协助,大家从山上采回来的鲜叶,晾在竹子编的筛子上 ,整个空气里充满了鲜叶的香气,那香气,至今都清新的印刻在y的记忆之中。

亦如杯茶人生

小时候,y是个特别内向又不懂表达的小孩子,她笑着说自己长大了好像也没有太大的改变。y的父亲是个非常严肃的人,在种茶做茶这些专业方面,对谁都要求很高,无论是自己的徒弟亦或儿女,轻易不会表扬大家。

y的脾气其实和父亲很像,于是小时候,两个人经常对着干。她小时候经常想着要离开家,虽然最远走到小河边就回来了,她很期待自己可以独立工作,那样就会获得自己梦寐以求的自由。当毕业后,她入职的大品牌茶公司派遣她到上海来时,她雀跃着离开了家。那一年,她22岁。

亦如杯茶人生

上海、岩茶、成长

对于y来说,上海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她对上海的印象,是父母日常佩戴的两块上海牌手表,白色的表面上,写着“上海”两个字。这是父母结婚时,外公送给他们的结婚礼物。而父亲从上海出差回家时带着的好吃零食,也是她美好的童年回忆。在大品牌茶公司的上海分店中做了一年店长之后,她因为困于办公室政治与实际工作之间,终于和领导大吵了一架,愤然离职。抱着要证明给人看自己真的是能做好茶店的心情,又觉得自己开茶铺可以更加自由,她在天山茶城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

亦如杯茶人生

福建人就是每家每户都喝茶 ,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泡茶台,同一个邻居,如果一天来三次家里,就会坐下来喝三次茶,无论是主人家还是客人,谁都不会觉得一点点奇怪,这是当地文化的待客之道。

亦如杯茶人生

从小喝茶长大却并没有太大感受的y,到了自己开茶铺的时候,突然开了窍。一切也许有因为时间,喝茶时间的长短,亦或自己的年龄,终于到了一个恰当而匹配的时刻。y觉得,武夷山岩茶最大的魅力,便是在于它的变化和不确定。

亦如杯茶人生

品种、产区、工艺,各种排列组合都会在岩茶中产生截然不同的呈现方式。而时间,对岩茶的影响也非常有意思,一款茶可能做好的当年会非常烈,但存储之后,通过时间的转化,就会变的柔和。

亦如杯茶人生

这就好像葡萄酒一样,不同的风土,不同的葡萄品种,不同的酿造工艺,加上时间,将这自然植物,变成了有着无比魅力的饮品。而岩茶更特别的是,不同的冲泡方式和器物选择,又会对最终所呈现的茶汤产生影响,甚至连同一泡茶的不同冲泡次数之间,都会有自己的独特表现。这种独特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让y入了迷。

亦如杯茶人生

而当真正走入岩茶的世界之后,时间又让她对于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每个阶段都会很不一样,刚开始喝岩茶时,会比较注重香气,因为这个是最容易感受的。接下来,就会开始懂得口感醇厚而富有变化的好。最早的时候,我一点儿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喜欢喝老茶,因为自己觉得老茶没有丰富的香气和以及口感上的变化。

亦如杯茶人生

但喝了十年之后,尝试了各种没有尝试过的茶之后,我突然有一天就开始喜欢喝老茶了,可能是缘由身体的直接反应,因为感到喝下去的茶,对身体没有任何负担。”从对于岩茶的本质的在意,例如香气和滋味,在经由对于变化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变得不像起初时那样一味的过于执着。“我觉得,茶带给人到来的精神方面的东西可能还是更多一点的。”

亦如杯茶人生

“我觉得,上海是一个相对来说,包容性和公平性很高的地方。”这些特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y,她对于茶的理解和呈现的方式,也变得越发广阔,包容起了无数的可能性。“非常专业的功夫茶是好的茶,同时,如果能够展现出茶的特质,即使和喝咖啡的融合也是完全自然而合理的。

亦如杯茶人生

离开武夷山,在上海生活成长,然后重新去看武夷山的茶和人,很多东西的理解变得容易而又清楚。“ 我在上海最大改变,就是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人也变得比较自信。我现在越来越理解父亲,也发现其实自己在性格上其实会有很多东西和他很像。

有些时候,我甚至会觉得他很可爱,比如说他喝了一泡哥哥做的茶,虽然觉得不错,但却没有任何赞扬的话,只是默默说了一下‘如果你每一泡茶都这么做,我就放心了’之类的。腼腆认真却其实内心很开心。”而在天山茶城开茶店,也让她有机会遇到了很多有趣的特别的人,“大约三年前,店里来了一个客人,喝好茶买好茶就走了。结果,过了1年多,他突然来了,带着很多自己珍藏的好茶壶,说是让我帮忙寄售,然后把钱都捐给公益机构。然后他就搬去北京了,再也没有见过。”

亦如杯茶人生

Y的“一瓯”与以后

2年前,y在太原路上开了第二间茶店“一瓯”,店名取自古时候人们对于茶盏的称呼。新的店,不同于茶城的客人,新的工作,让y对于茶,对于生活,有了更为宽广的理解。

亦如杯茶人生

“我曾经特别希望,把自己所有知道的关于茶的专业知识和经营告诉每一个客人。现在我倒是不太执着于这件事,因为我发现,其实每个人喝茶的初心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其实只是想要一个暂时抽离现实,能够放松的瞬间。泡茶的时候,烧水、准备茶具、冲泡、分杯……这一过程是非常放松的。只要能够真心感受整个过程,其实就是对于茶的尊重了。同样,习茶的程度,也都是完全取决于这一个人的初心是什么。”

亦如杯茶人生

最近,y开始筹划自己在武夷山的民宿,这是一个几年前缘由一个台湾民宿分享会而引发的愿望,“我当时就觉得,自己退休之后肯定会去开一个,这样就可以把茶通过更日常的点滴构建呈现而出。而且,也能够再一次感受童年时的生活。”今年,她决定要把这件事立刻筹划实施起来。

亦如杯茶人生

“一个人真正想做的事情不多的,还是不要等了的比较好”。当民宿建成开业后,在上海的两家茶店,她会留下一间,并每年匀出一半的时间在上海,“上海是学习的好地方,在这里工作的过程中,永远都会有新的东西可以学习,永远都有有自我提升的空间。这个对我来说,特别好。”

亦如杯茶人生

在武夷山,y最喜欢的一条路,就是从家里去茶园的一条小路,路两边都是山,风景很好,也没有人,就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和小鸟的叫声。在上海,有一条路常常让她想起家乡的那条路,去太原路茶店的时候,她总是会挑两边都是高高的梧桐树的岳阳路来走,这窄窄的路,几乎没有什么商店也没有什么车流。秋天落叶的时候,阳光透过宽疏的枝间照在地面上,让人安心,好像在家一样。

亦如杯茶人生

| 个人简历

y的名字叫应建萍,成长于福建省武夷山星村镇的茶人家庭,从小就跟着在武夷山茶科学研究所工作的父亲喝茶、习茶。90年代,应建萍的父亲离开茶科所,开辟了自家的茶园、茶厂,应建萍则于2001年开始,负责岩茶品牌武夷星在上海的业务拓展工作。2005年,她在上海天山茶城开设了第一间茶店,继续研习岩茶。2007年参加了上海/台湾茶文化交流会,并于09/10年在浙江大学茶科学系获高级品茶证书。2015年,于上海太原路开设一瓯,店名取自古时对茶盏的称呼。

文:Zulu

图:Gernon

一部分图片提供:应建萍

转载请联系本号,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一样的路,却充满着故事。

亦如杯茶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