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习练心意推手

 天下读书人心意 2018-02-11

文/陈代明  2012年

心意六合拳推手(以下简称心意推手)是由两人按照一定的运动轨迹进行的一种攻防性的劲法运动,其推手形式主要为定式推手与活步推手。在劲法上,注重起落、开合、蓄展、吞吐、螺旋等多种劲法的运用。其手法以心意把为主,且虚实相生,富于变化。在步法上,一般以鸡形步为主。心意推手具有阳刚、威猛、沉雄、霸气的特点,因此它具有较强的技击性,属功力型推手,深受习练心意拳的青年爱好者欢迎。

笔者近年也十分爱好心意推手,深觉心意推手不但对人体有调节气血、训练神经、改造生理、强化筋骨、运化脏腑的健身作用,而且对习武练功者在培养反应、活跃思维、增强技击、深化功力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笔者将所学的心意推手介绍一下。

怎样习练心意推手——陈代明(荆州)
图为笔者在荆州心意拳辅导站与推手爱好者交流推手方法

一、定式单推手

两人相对站立,双方出右脚,搭右手,腕部相贴,另一手下按于小腹前。身体微沉,眼视食指,然后相互由逆时针方向开始画圈进行平圆轨迹运动。两人站立的步形须保持鸡形步状,重心为前三后七,身形必须中正,做到头顶臀收、空胸实腹、体松神注。

二、定式双推手

两人相对站立,双方出右脚,相互两手臂相贴,左右手分别做一上一下的立圆运动。定式双推手的步法身法与定式单推手相同。

三、活步单推手

姿势与定式单推手相同。两人搭手后,腕部相贴,仍然按平圆轨迹运动。唯一区别的是在推手的同时,双方必须进行步法移动。步法移动可按直线做一进一退的走步练习,也可按圆曲线做左右方向的走转练,还可直曲交叉进行任意的走步练习。

四、活步双推手

活步双推手与上述三种推手方式比较起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其动作姿势与定式双推手相同。两人相对站立后,双方出右脚,两手臂相贴,然后左右手分别做一上一下的立圆运动。在推手的同时,双方进行步法移动。步法移动,可按直线进行一进一退的走步练习,也可按圆曲线傲一左一右方向的自由走转练习,还可按直曲线交叉的方式进行任意的走步练习。这种推手方式更适合习练者进行劲法、把法、步法与身法的运用和发挥,双方推起来具有很强的对抗性,既是实力与技术的较量,更是心理与智慧的较量。

上述的定式单推手与定式双推手,均要求习练者在推手中脚步不动,只能以手带动腰部转动。若是活步推手,两人一进一退,一左一右,直线曲线不限,可灵活运用、自由发挥,但必须注意步法的鸡步运用以及身体四肢的协调与劲法的虚实转换。两种推手训练方式均要求左右式交替练习。初练时动作以慢为宜,并注意保持好整体间架不变。

怎样习练心意推手——陈代明(荆州)
荆州市心意拳辅导站部分学员推手情景

心意推手相对于其他拳种的推手更为自由灵活,习练者双方均不受动作与劲法的限制与束缚,节奏的快慢由两人自由掌控,为此双方推起来都感觉比较痛快淋漓。但在心意推手的习练中,以下方法和原则尤须注意。

一是在定式推手与活步推手时,均要求身心放松,在此基础上注重心意拳“六艺相合”的法则,虎抱头、熊膀、龙身、鸡腿、鹰捉、雷声的六艺合一。如此才能使人体的上下劲得到贯穿,形成四面包骨、八方支撑的整体劲势。

二是在“六艺”的基础上,还需做到“六正一势”,即在一个间架姿势上,做到“肩颈正,腰胯正,膝踝正”。推手时,在身法上若时时能做到“六艺”与“六正”之法,必能形正架顺、势正劲整,并能有效保持自我平衡与稳定,更好地破坏对方的平衡或发放对方。

三是在步法移动上要尽量做到“步步不离鸡步”,手法变化要做到“把把不离鹰捉”,劲力的发放做到“势势不离虎扑”。这些法则均是心意推手中的重要元素,缺一不可。

四是要注重“合即出”的劲法运用原则。合是发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合得好”才能“发得好”。心意拳重在“合”,心意推手同样重在“合”。这里的“合”是指在推手的运动过程中与变化的瞬间求“合”,要求习练者在瞬间做到一形合一势、一势合一劲、一劲合一气,使人体的“骨肉筋气劲神”按功法要求达到合一。这是推手中劲法运用的关键。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极不容易的,必须进行长期的实践与不断的修正体悟才能逐步达到。习练者只有掌握了“合”的技艺,有了“合”的功底,才能在推手中产生出强大的整体劲、爆发劲、螺旋劲、波浪劲、惊炸劲等不同劲势的威猛、沉雄、浑厚的劲道。

近年笔者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健身爱好者与习武爱好者在习练探索心意推手,这无疑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我们古老的民族武术文化正在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认同。然而笔者也看到了这门武文化在推广发展和传承中的一些缺失现象。一些心意推手爱好者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和必要的基本功训练,过早地进入推手,以致在推手中出现前仰后倒、重心失衡的现象,还有的甚至被对方推僵住、不能动弹、手化不开、腰转不动。笔者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习练者对推手的技术性动作要领掌握不熟,更重要的原因是功力缺乏或不足。为此,学习心意推手,必须在良好的师承基础上,加强自身功力的培养。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功力,才能在推手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只有在功力扎实的前提下,才能将推手的技法运用得更准确,更有效,更有威慑力。功力是推手的灵魂,须引起习练者的注意和重视。

笔者当初习练心意推手时,同样也是由于缺乏基本功在推手中经常出现被动的现象。为改变这一状况,提高推手水平,我有幸得到荆州心意拳名家黄飞剑先生的指导,暂时放弃了推手,转为心意拳鸡步、站桩的训练。经过几载的磨砺,当我再习练推手时被动的现象就少了很多。古人云:“如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其实,习练推手也是如此。对于初学者,要想练好心意推手必须下一番工夫才行。这里,笔者结合个人的经验和体会谈谈肤浅的认识,希望能对初学推手的爱好者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是练好推手先练步。步,即鸡形步。鸡形步是心意拳中修炼人体下盘功夫的主要方式,是心意拳的入门功夫。坚持一段时间的鸡形步的走、踩功法习练,人体的下节劲、根节劲、整体劲自然上身。

二是练好推手必练桩。桩,即心意桩。桩功是人体内劲增长的重要途径。初学者站桩可先简后难,从心意混元桩练起,再逐步过渡到龙形桩、虎形桩,逐步加大难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桩功修炼后再去推手,其水平定会上一个大的台阶。

三是练好推手须练把。把,即心意把。心意把是心意六合拳的独有技法,集劲法与手法于一体。心意推手中的各种技法皆从心意把变化而来,练好心意把是正确掌握推手劲法、技法的重要环节。初学者必须在正确的指导下一招一式地认真习练,时间一长,心意拳之起落、开合、吞吐、蓄展等劲法皆可运用发挥,并能增强推手发放的威力。

若通过以上三方面的训练,推手水平定会提高。

 

陈代明,笔名东月、紫远、阿东、红柳。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国家武术二级裁判员,湖北荆州武术协会常务理事,荆州心意拳研究会副会长,烈士陵园心意拳辅导站教练。少时随家兄主习金家功夫,后师承荆州章华寺大殿主寺释演昌法师,随中医名家黄飞剑先生研习心意六合拳与桩功。先后在《中华武术》、《太极与少林》、《武魂》、《武当》、《搏击》等武术杂志发表数十篇武术理论研究文章与功法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