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最近这三四十年,形意拳一直在被冤枉,表现就是有人说形意拳是假功夫,从李能然开始就未得真传,并举出拳史上早于形意拳的心意六合拳来做真假功夫的对比;这种论调也存在于一些将形意拳与自称比形意拳先进的大成拳的对比之中,但证据呢?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可资证明这些论调。而且可查证的史料呈现出的事实(比如,民初那两次全国性的擂台赛,以及两次全国性的国术国考和各省举办的国术省考等),恰恰表明在名列前茅的人中有不少是练形意拳的。当然,仅凭拳史上有数的几次比赛成绩来评定心意六合拳、大成拳或形意拳的技击功夫谁真谁假、孰优孰劣,乃是皮相之见,这里面存在许多偶然或非拳技本身的因素,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可靠且能让人服气的办法,就是我们在检索各个拳派历史上比赛成绩的同时,即使讲故事也不能撇开事实,不能离开学术本身。也就是说,我们要从形意拳技击术的学理与实际操作上看问题。 有喜好传统武术的朋友问起形意拳技击的特长,并说不要谈书里说的,也不要谈传说中的,只谈你自己的体会和亲眼见过的。下面本文就从这个角度谈谈我的认识。因为我这人没有功夫,以我的水平谈这个只能叫刍见。 从小的方面讲,有人说形意拳技击时,一定要先摆成三体式后才能进入技击。我不知道这种说法依据在哪里,至少孙氏形意拳没有这种说法,孙氏形意拳在技击时,无需摆任何姿势,而是直接从行止坐卧的自然状态生出技击效果。 以我亲眼见过的高明的形意拳师傅,打人靠的是自身精气神的品质,如支一峰先生,轻描淡写地用手指一敲对方的来拳,我估计当代人中没有人能够承受得了,直接如触电般瘫倒。所以,他打人的功夫即不见形式,也看不出发力,靠的就是养气功深,他练形意拳就是养气,养气就能打人。当然四十多年来只遇见支一峰先生这样一位有这等功夫的人。他练拳是以孙氏形意拳为主,兼练孙氏太极拳,不练别的拳。 此外,养气功深、筋骨功夫出众的还有刘子明和肖云浦二位。他俩的技击风格也不一样。刘子明先生发出的炸力,谁挨上一下,不死也废了。四十多年来,未见过有第二人能发出那么强悍、霸道的爆发力。想想那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发出的劲力,更觉得传统武术精粹的可畏。 肖云浦先生的劲十分流畅且富有惊弹、吸拿之势,而且真有几分“指如钢钩掌如胶”的手上功夫,在你身前一站,你就能感到威胁。他动起来,一般人摸不着他,尤其是他的身法、步法非常漂亮。我常说武舞相通,真实武艺的身法、步法的飘逸是从灵魂里散发出来的(这与当世那些为漂亮而漂亮的专业武术运动员所练的技艺,并不是同一件事情)。当代人中有两位民间不知名的好手,一位苗刀好手,一位大枪好手以及上海舞蹈家朱洁静、北京舞蹈家唐诗逸这几人的韵律中略有几分肖云浦先生动起来的影子。 我自己的体会是,形意拳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变化筋骨气质、劲力品质等基本素质方面。这是形意拳在心意六合拳基础上的进步和提升,也是形意拳对中国武艺的重要贡献之一。至于形意拳的拳式动作,没有一手是可以专用于技击的,偶尔用上也是碰巧了,换言之,不能以具体招法来看。其实不只是形意拳,其他的拳多少也是一样,打法需要专门练习。套路练的是基础能力如劲力、劲势、身法、步法等,对于具体打法的应用从套路里练不出来。 形意拳在技击中的特色就是“直中”,这个特色源自形意拳对身体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劲力素质有殊胜的修为效果。这种效果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改造生理、变化气质。若这个没有完成,人就是个玻璃人,根本不禁打,与人技击免谈。其二是整体力上,整体力充分强大,使“直中”成为可能。其三是技巧上,劲力运用合理,小的整体力一样可以破大的整体力,也可以使“直中”成为可能。如前面发表的文章中讲过的“顶沉通贯、抽提裹翻、螺旋伸展、撑拉崩断”等,所谓功力小打功力大,若技术运用合理一样可以实现。 对于技巧这部分就需要单练,而且需要有明师喂手。比如,以直破直,粗看上去就是以直拳破直拳,似乎比的是功力,其实不然,如果把动作的录像放慢,两个直拳的空中轨迹是不同的,这里就有巧劲。巧劲体现在触点的时机、位置以及作用方式和作用轨迹上。众所周知,孙氏形意拳在提升整劲品质的修为上极为殊胜,而且在运用整劲的巧妙上同样殊胜。所以当年齐公博先生把手缓缓一送,其他门派的人化不开、挡不住。因为这缓缓一送里有很大的学问。其功力与技巧都是围绕着“直中”在做文章。 还有人说形意拳怎么练就怎么用。 这话要看针对什么,如果针对劲力的形成,这句话就是错的。形意拳在培育劲力形成的过程中,其运动要领是手随身、身随胯、胯随足。当整劲已经形成,所谓整劲上身,一动皆是整劲时,在应用时则是身追手、足随身。刚好是反过来的。所以在这里“怎么练就怎么用”这句话就不对,而是体用有别。 “怎么练就怎么用”如果是针对体用时动作的结构则正确。指实际运用时,技术动作不能变形,三法(步法、身法、手法)与平时练习时一致。 形意拳是中国武术最大的学问之一,我没有能力展开来谈。四十多年来,在我见过的人中,包括电视、视频、光盘等,在形意拳上确有造诣者,屈指可数,如上面提及的支一峰、刘子明、肖云浦等先生那样的功夫造诣,至今还没有见到有谁能够企及。前几年在中央电视台搞的“武林大会”,在这个大会上更没有见到一个懂形意拳的,更不要说练出来点什么。现在的人都喜欢给自己戴大高帽子,搭大戏台,一时引人注目,可是大幕拉开,没有角色,缺少内容,对形意拳声誉的损害反而更大,所以现在很多人认为形意拳不行,没有东西。我这样说,又要得罪很多人,但是,我们扪心自问一下,事实难道不是这样吗? 当今练形意拳者需要沉淀,寻求如何能正确地体用形意拳的功效,而不是急于造势。
《乐传太极与行功》 福利来啦 即日起至11月7日 在文章底部“写留言”区,留言分享您的练武体悟,获赞最多的前5名武友即可获赠一本《乐传太极与行功》(价值68元) 点击进入活动页面【送书福利!】拳击大师乐幻智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 谈 微信号:bkjwut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