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希望儿女成才,但教育是件很费心的事。在教育过程中父母肯定是烦恼多多。有位宝妈粉丝私信跟我说,我看了那么多的育儿文章和教程,可儿子依然教不好,面对孩子的时候教起来很吃力,孩子不听话,打又不是,骂又不行,我的心好纠结! 天下父母心,教育孩子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烦心事。可父母要懂得掌握教育孩子的分寸。该打就打,该骂就骂,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维持一个度。古语说的好‘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可行的(科尼小时候调皮,被打得太多了) 慈母多败儿也有一定的道理。并不像很多网络文章的那样,孩子不能打,什么会让孩子敏感、脆弱、内心受伤等”孩子在3岁以前还没有完全独立的行为和思想意识,所以3岁之前的孩子重在引导。 而3-6岁这时期一定要立规矩,该打的时候必须打。家长可以没脾气,但不能没规矩,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份上。那么孩子有这4种臭毛病千万不能惯着,该打就得打! 一、孩子说谎 说谎是人的本能,其实孩子说谎大多是无意识的,并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是说谎,那这时候父母不能忽视,如果不察觉和漠视处理态度。那孩子的思维认知中就认为说谎是理所当然的。一旦孩子形成说谎习惯,父母想纠正就难很多了。 打个比方:我们的小孩想要一个奥特曼的玩具或者不写作业去玩,一旦发现说谎能够得到某些好处,就会继续说谎,发现孩子说谎必须要及时纠正,不得延误,而父母立规矩就是要让孩子明白,做错了事情就应该受到惩罚,如果孩子再犯,就该打之,这样做孩子才会长记性,父母要有担当! 二、孩子摔东西 科尼曾在网上看过一个小视频,一个5岁的男孩,妈妈不让他玩王者荣耀,小男孩立马把她妈妈的苹果手机摔坏了。而小男孩的妈妈很无助,不敢打骂孩子,偷偷躲起来哭,想想这样的家庭教育多可悲。 孩子生气摔东西,这种行为更多的是受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而问题的根源大多与父母的行为相关,两夫妻吵架摔东西,或者生活的环境中就存在这样的行为,孩子看到后,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潜意识。孩子就会想,噢,原来心情不好可以摔东西来发泄的。 孩子摔东西是一个很严重的臭毛病,打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打一次得起一次的效果,不疼不痒的打几下,根本没用。打了就得让他知道下次再有这些事出现害怕挨打,在思维上认识到摔东西的重要性,努力改正这习惯。 三、孩子得不到的东西就动手 这个现象也很常见,很多小孩去玩具的要玩具,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不给买,孩子要么哭闹不停,要么大力动手打人。还有一些霸道的小孩,看中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直接动手抢过来,要求父母买单,有些家长很称赞小孩,我小孩真厉害不会给别的孩子欺负等等。 孩子小时候喜欢动手打父母或者别人的绝对是溺爱、纵容的结果。孩子这种行为作为家长的你不教育,迟早也会害了你的家庭,长大后孩子说不定活活把你气得半死,所以有这些习惯的,早改早受益。 四、自私自利的孩子 有位宝妈私信跟我说:昨天带三岁的儿子去游乐园玩,儿子要玩摇摇车,刚好满位了。有个大点的小男孩上来了,指着我儿子要下去让位给他,他爷爷就跟小男孩说,这是公共的地方,咱们下一把再玩哈。小男孩就立马哭了,这一哭,爷爷就哄他,拿着扇子佯装打我儿子,还说:‘这小弟弟坏,打他,咱打他,乖孙不哭哈……”。 这样的教育方式也非常可悲,孩子小,并不懂得判断对错和是非之分。娇惯孩子、纵容孩子只会扭曲孩子的思维意识,尤其是公众场所出现这种自私的行为。不加以制止,还纵容孩子的类似现象,你有过吗? 总结一下:咱们家庭立规矩的时候,该打还是要打,该骂还是要骂,但是打过之后要找孩子谈,要让孩子思维认识到父母为什么要打他,错在哪里?对这个错误长记性。而且,要让孩子知道就算打了他,爸爸妈妈还是非常爱他的,做到对事不对人。 在这里科尼也不是宣扬各位家长使用暴力打孩子哈,凡是要掌握个度,遇到原则性的问题,比如以上讲的,可是打之。而不是因为家庭琐事动不动打骂孩子,这现象也是不好的,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孩子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听话,谁愿意打骂孩子呢,疼还来不及呢!你们说是不是!看完文章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