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腾讯音乐在深圳起诉网易云音乐等平台侵权。没过几天,网易云音乐在杭州起诉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旗下的酷我音乐侵权。双方剑拨弩张,网易云音乐平台随后下架部分歌曲,腾讯音乐在版权规模上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在这之前,双方也曾在2015年集中爆发涉及音乐版权、App分享接口上的纠纷。 双方你来我往的背后有一条监管“红线”在发挥作用。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下发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的通知》,要求各大网络音乐服务商在月底前将所有未经授权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这被业内视为数字音乐规范化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本身是一件好事。 但版权被“过度重视”的一个结果导致用户在听歌上的不便,很多人不得不同时下载多个音乐App,才能听到更全的歌曲。此次“和解”消息出来后,网上一些用户的第一反应是不用在多个音乐App之间来回切换听歌、分头买会员了。 在这次“和解”中,此前受版权困扰更多一些的网易云音乐被视为更大的受益方,因为QQ音乐的版权库规模更大。但一位数字音乐行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版权局只是打开了双方网络音乐版权的互相授予通道,目的是杜绝以独家版权手段哄抬版权价格、恶性竞争,但互授通道打开并不等于双方可以免费拿到对方的曲库资源,这中间还会涉及到授权费用问题。 按照这个理解,双方能否借互授扩充各自的内容库,还要看是否愿意花钱购买对方的内容。就像此前腾讯与阿里达成数字音乐互授权协议,虾米音乐拿手里的滚石资源交换音乐腾讯一方的索尼、华纳和环球资源,同样会涉及授权费。况且,版权局的文件称互授权规模占比99%,那剩下的所谓1%是否有其他“操作空间”,不得而知。 但版权局此次干预的一个结果是,独家版权未来可能不再会是各家数字音乐App手里的“尚方宝剑”,多元化、差异化竞争将成为行业常态,版权本身可能会变成最基础的“入门工具”。 上周,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旗下的唱歌打擂App“全民K歌”在深圳落幕2017星途计划总决赛,3名出身草根的实力歌手、3首原创音乐分别从190万名海选歌手及160万首参赛曲目中胜出,分得百万元歌手扶持奖金。这实际上是腾讯音乐在打造自己的原创音乐人及内容库。此前虾米音乐的寻光计划、网易云音乐的校园歌手扶持计划等,都在培养自己的音乐新人。 当这些出身草根的歌手在平台上积累了足够的粉丝后,依仗平台力量发行自己的数字专辑就成为可能。国外势头正盛的数字音乐平台Spotify也在做孵化新人、推荐他们的新歌的工作,它在美国同样受到越来越高的版权费的困扰。 此外,各家数字音乐平台的差异化竞争会更多聚焦在像歌曲智能推荐、发现音乐、多元化音效等更细分的领域。像腾讯音乐突出社交属性、音乐KOL、视频功能等,而网易云音乐平台上的走心评论一直被用户津津乐道。国内数字音乐接下去的走势应该会是更细分层面的、多维度的竞争,版权只是其中一个维度。 |
|
来自: 方珺逸 > 《互联网及传统传媒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