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中如何预防和应对高原反应?

 湛蓝明月 2018-02-11

高原反应的保命之道,熟记高反的症状,诚实面对,不逞强。如果症状恶化,「立刻」下撤往低海拔。

高原反应很常见!但几乎都是轻症,我们不需要过度畏惧。

高原反应的分类与诊断标准为何?

1.急性高山症(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发生机会约为36%。

症状:诊断标准是一定要有头痛,加上头晕、噁心呕吐没胃口、疲惫虚弱、睡眠困难。

诊断标准:在海拔2500米以上地区,头痛加上其他四个症状至少出现一项。

2.高海拔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 :

发生机会约0.5%-1%。少见,但是有可能会致命。

症状:走路不稳、意识改变或神智状态改变(人、事、时、地、物混淆)、发生急性高山病。

诊断标准: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以上三者至少出现两项。

3.高海拔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发生机会约0.5%-1%。少见,但是有可能会致命。

症状:运动表现急速下降、极度疲惫、胸闷或胸涨、干咳或咳血。

病症:中心型发绀(嘴唇、鼻子无血色)、至少一边肺部有萝音或气喘哮鸣声、心跳加快及呼吸加快。

诊断标准是: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症状及病症各出现至少两项。

哪些人比较危险?哪些人比较安全?

比较危险的人是:从居住地到登山口快速上升高度的人,没有登高山经验者,以及有高山症病史的人。在孩童,体适能落在最差的后四分之一,以及过度肥胖者,也会增加高山症的发生率。比较安全的人是:缓慢上升速度。

高山病要怎么处理?

其实,高山病,只要能诚实面对或是报告自己的症状,就可以做到早期辨识。而且,只要不逞强,暂时抛弃掉「不甘心」的心情,该撤退下降高度、就撤退下降高度,该原地停留、就原地停留。任何人,就都可以在高山上与很常见的高山病和平共处。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高山症患者,只要确实依循《高山病的黄金律》来处置,甚至不需要用到药物,就可以保全生命。

《高山病的黄金律》的原文改写及并加以说明如下。

第一条:在高海拔的任何病症,都应先假定是高山病,直到证明是别的疾病为止。

高山病是在高山地区最常见的疾病,但如果经过适当的处置,可以有效避免伤亡。所以,高山上发生的症状都应被先假定为高山病,依照高山病处置原则来应变。至于「证明是别的疾病为止」,这是病患下降至平地就医时,由医师来费心即可。此外,如果病患最后证实不是高山病,也会因为被假定为高山病,採取下撤,而更有机会及早接受到医疗照顾。

第二条:绝对不要带著高山病的症状上升高度或进入不利救援或撤退的环境。

一旦发生了急性高山病、高海拔脑水肿或是高海拔肺水肿时,绝对不要再进一步的上升高度,因为上升高度会让缺氧更严重,进一步加重病情。也不要进入不利于救援或撤退的环境(例如:前后都是断崖之宿营地,或是下撤需要超过一天的宿营地...等)。因为一旦情况变严重,尤其是病患变成无法行走、需要他人背负时。会增加外援进入所需要的资源及时间,以及增加队友自行将病患脱困下撤的难度与危险。

第三条:如果症状正在恶化,「立刻」下往低海拔及「立刻」脱离不利救援或撤退的环境,以便利外援进入时及早会合、协助撤出。这时候的撤退,应该是要在队伍能力可及之下,风、雨、雪、白天、黑夜无阻,不可以因为任何理由而耽搁

所谓情况恶化,包含以下六种:

1.经由药物治疗或原高度休息后,症状持续,没有缓解之迹象。

2.经由药物治疗或原高度休息之后,症状反而变的严重。

3.治疗后反而出现其他新的严重的症状,这可能是病情恶化或是出现其他疾病。

4.进展到高海拔脑水肿或高海拔肺水肿。

5.病患已经虚弱至无法行走。

6.病患意识改变。

都需要立即下降到高海拔,紧急脱困就医,不然至少要脱离不利于救援或撤退的环境,以便利外援进入时及早会合、协助撤出。这时候的撤退,应该是要在队伍能力可及之下,风、雨、雪、白天、黑夜无阻,不可以因为任何理由而耽搁。

第四条:绝对不要将患有高山症的病人单独留下。

虽然高山症多数为轻症,但还是有可能在短时间症状恶化,甚至死亡。所以把这些病人单独留下是很危险的,例如:单独留在营地休息,其他人员离开营地进行活动。这不但罔顾人命、不道德、且恐怕触犯刑法上的遗弃罪。

适当的方法应该是,这些病人可以留在营地休息,但是要有随队医护或是了解如何处理高山病的领队或向导陪同,且这位陪同人员应该要和队伍及山下留守人员保持通畅的通讯管道,并应定时回报病患情况。以便一旦病患情况变严重,可以及早紧急应变。

【结语】

高山病很常见,多数是轻症,儿童的高山病发生率稍微比成年人高一些,快速上升速度是最重要的危险因子。量血氧饱和度,无法预测高山症。红景天无法预防高山症,缓慢上升高度以及事先的高度适应才能预防高山症。

高山症的保命之道,熟记高山症的症状,诚实面对症状,不逞强,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严格依循高山病的黄金律,万一忘记了就赶快下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